黃健
【摘要】校園是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文明校園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設的,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滲透在學生的觀念、言行、舉止中,友愛、擔當、和諧的馬小文化體現(xiàn)在師生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和情感中。
【關鍵詞】校園文化;以生為本;校園建設
長江三角洲這片古老的沖積平原上,有一所聞名全國的小教之花——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小學(簡稱馬?。?。馬小人以“育時代新人”為己任,以“創(chuàng)建江蘇省文明校園”為契機,不僅為每位學生營造了文明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更讓學生的心田開出了文明的花朵。
一、落實責任,凸顯文明創(chuàng)建主體
走進馬小,校園環(huán)境會讓您為之一振。如果是在課間,朝氣蓬勃的小學生陸續(xù)從您身邊走過,時不時會有學生向您問好。整潔清新、自然仁和,這正是文明內化后外顯于學生行為的體現(xiàn)。曾經(jīng),有來賓參觀校園時不相信馬小學生有如此強的自覺管理能力,在參觀教室時,不經(jīng)意間有張紙片從口袋里滑落,筆者班的一名學生看到后,立即拾起,并向來賓敬了個禮:“請注意保持校園整潔?!边@一舉動讓來賓心服口服。做一名有擔當?shù)鸟R小學子,讓每位學生以成為馬小人而自豪。
(一)文明校園我管理
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學校的小主人,是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的主話題。有效的方法就是將校園、教室功能室劃分給具體的學生小組,讓他們承擔管理責任,如圖書角有專門的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管理、圖書的漂流、圖書的修補、組織交流讀書心得,還有環(huán)保組、文明禮儀組、集體財產守護組等。每月年級間、班級間文明活動的交流是學校最為隆重的活動,學生們輪流到各個教室打分,交流經(jīng)驗。在活動中,學生們打開了思路,拓寬了眼界。同時,一條條文明標語也形成了:建書香馬小,造幸福家園;文明之語我來講,八禮四儀之星我來當;文明是幸福之源……
這天早晨,沒有早讀課,筆者就在校園門口等偉偉。當看到其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后,筆者迎了上去。他還是和剛開學那樣,低頭斜看著筆者。筆者說:“走,偉偉。我?guī)闳⒂^校園?!瘪R小的少年宮在新年前就布置得充滿新年的氣息。在一片中國紅面前,我們停了下來。筆者說:“看,偉偉,這就是咱們班學生自己制作的紅包燈籠。”偉偉來到他和家人共同制作的魚形燈籠前說:“老師,那是我做的。”“是啊,你的手還真是巧呢?!惫P者贊嘆道。各種造型別致的燈籠在我們面前閃過,我們邊看邊聊,偉偉原先和我緊拉的手漸漸放松下來。筆者說:“下周二,老師再帶你去參觀學校的實踐活動室,你看,學校不能少了你的作品啊,你很重要?!眰フf:“謝謝老師?!?/p>
就這樣,馬小讓所有學生參與到校園建設中,成為學校真正的主人。
(二)文化名人我比肩
“我是學校文明守護者”這一活動是建設文明校園系列活動的又一項重要舉措。學校搬遷,一切都是新的,但見證學校文明歷程建設的名木古樹不能丟,要讓這些名木古樹也在校園文明建設中發(fā)揮該有的價值。學校讓全校36個班都認領一棵名木古樹,并發(fā)起了“尋找名木古樹下我成長為優(yōu)秀校友”的活動。在提供了這些知名校友的通信地址后,學生們紛紛給校友寫信,請他們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并邀請知名校友為班級建設設立目標。在與校友的互動中,學生們自發(fā)掀起新的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熱潮,他們的夢想也在不斷升華中。
(三)文化長廊我主建
在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中,文化長廊的建設成為又一個抓手。文化長廊要成為學校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成為校園里會“說話的長廊”,成為學生們喜歡的樂園。學校放手讓社團學生主管文化長廊的建設,每一期長廊的主題、文稿、圖案的搭配都讓學校電腦興趣小組成員自主設計。每當課間活動時,長廊邊都有學生在觀看,因為這是學生們自己建設起來的。每次長廊主題文化更新后,由社團學生組織各班選出的評委進行評選,哪個長廊是學生最喜聞樂見的,哪個社團的長廊建設在校園網(wǎng)上點擊率最高等。每個長廊都成為校園文明的建設亮點,都是學生自己建設的,所以學生分外愛護這些校園文化長廊,也樂意受到其熏陶。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文明創(chuàng)建,成員與成員之間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員們才能夠協(xié)同作戰(zhàn),共同做好創(chuàng)建工作,所以其具有以下作用。
1.形成凝聚力
在了解了學生的特長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興趣小組,這樣便于迅速開展創(chuàng)建活動,保證學生在合作活動中有更多的話題。學生能為了讓組榮譽共同努力創(chuàng)建,真正體驗獲取知識的愉悅和共同成長的快樂,確保創(chuàng)建文明班級、優(yōu)秀長廊、文明校園活動的有序進行。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磨合,學生在初期合作中會有些小問題,但在后期的合作中,這些問題會被慢慢化解,學生之間也形成了凝聚力。
2.增強凝聚力
在組建團隊會上,組內成員說說自己創(chuàng)建特色活動的優(yōu)勢,加強彼此對活動特色中各自完成部分的了解。學生也意識到,原來自己的伙伴這么優(yōu)秀,從而促使學生欣賞彼此的優(yōu)點。這時,輔導教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平時自己做不到的,還能求助其余小組或教師。一段時間后,學生視野更開闊,分工更明確了,團隊活動的建設也就步入了正軌,最終,一個友愛、擔當、和諧的集體便形成了。只要社團一有實踐活動,學生就能快速展開活動。
二、彰顯典型,保證文明建設動力
學校在市級課題規(guī)劃中明確要求,各班每月一次推選出十名文明標兵,以十個指標為硬性條件,經(jīng)過層層選拔上報給學校政教處,然后全校每月開展一次大評比。在學期結束時,共開展四次文明標兵的評選,讓文明校園的建設真正落到實處。學校以“八禮四儀”為基本抓手,以《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為引導,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進行全方位的校園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一)以典型個體推動班集體文明建設
在班級建設中,學校開展了推選文明典型活動。例如,在就餐禮儀上,學校開展了“馬塘小學光盤行動”系列活動:每月評選一次“光盤小衛(wèi)士”,學期結束時評選一次“文明就餐小組”,在保證學生吃得好的基礎上,確保每個學生在中午的就餐中能盡可能地“光盤”。在就餐完畢后,由飲食組的組長評價其成員能否成為“光盤小衛(wèi)士”。
這天,輪到偉偉收拾桌子。筆者早早來到食堂,一邊指導學生們打掃,一邊觀察偉偉是如何組織本組成員收拾的,以便進行個別化指導,讓每個成員都成為班級建設的主人。當偉偉吃完后,先吃好的成員將碗筷主動放到其桌上(這是筆者早就安排好的,表面為主動收拾,實則是提醒偉偉不要忘了組織收拾)。偉偉將收拾好的部分餐具拿在手上,看向其余的三個組內成員:一個成員在埋頭吃著食物,另外兩個成員正在說著什么??吹搅硗馊齻€成員沒有主動配合,偉偉有點遲疑。筆者對安排好的一個小組成員使了個眼色,他就主動對偉偉說:“偉偉,你要過去和他們說啊。”偉偉慢慢站了起來,紅著臉小聲地和他們說了幾句話,一會兒,他們手中就多了餐巾紙,并認真打掃起來。筆者看到這兒,點了點頭。不是所有個體都能在班級建設中什么都能完成好,同伴的幫扶、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根據(jù)“木桶效應”原理,只有班級中的每個個體的文明程度都提升了,班級整體才能進步。因此,教師只有耐心指導,班級的文明程度才能得到整體提升。
(二)以文明班級建設推動文明校園建設
班級文化包括班名、徽標、吉祥物、班級歌曲、班級目標等,班級文化的建設過程也是學生融入班級、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過程。例如,在設計隊徽時,在一些小組中,有的學生負責繪畫,有的學生負責設計,有的學生負責材料購買,分工合作,各顯其能。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學生們就能配合得比較默契。但是,也有的小組學生不會設計和繪畫,動手能力比較差,他們就可以請求其他小組的支援,或者把其他小組的學生適當和這個小組的學生相互調換,保證每個小組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隊徽設計,提高凝聚力,從而推動班級文明建設,形成一個成熟的班集體。
最終,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合作設計出桐本中隊隊徽,并詮釋隊徽的寓意:外圈黃色表示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是炎黃子孫;“如東縣馬塘小學桐本中隊”幾字為紅色,表示桐本中隊繼承革命精神;內圈藍色為底色,表示天空?!巴┍尽钡氖鬃帜窽、B設計為幼苗和正在翻開的紅色書頁,寓意為學生們在祖國的懷抱中,在白桐本革命精神的引領下茁壯成長。
(三)以特色文化推動校園文明創(chuàng)建
特色文化活動是文明校園建設的重頭戲,直接向全校師生展示了校園文明創(chuàng)建的模板,以及學校文明建設的核心[1]。學校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玉蘭花開”為主題,進行集誦讀、體操、舞蹈、歌詠、繪畫為一體的綜合性主題大單元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不僅讓學生了解了玉蘭花的知識,更讓學生感受到玉蘭花象征的品格和精神。
就這樣,馬小努力探索了符合教育規(guī)律、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推動了校園文明活動更好、更快的建設。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校園文明建設,美化了馬小校園,優(yōu)化了學生的活動陣地,提高了學生的素養(yǎng),滋潤了童心,讓學生的心田開出了更為艷麗的時代之花。
【參考文獻】
陸霞.小學德育中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滲透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