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紅
摘 要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當前國家對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一個新要求。然而當前國內(nèi)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開展并不理想,改革過程中也面臨多重困境?;诖耍疚膹漠斍八颊n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著手,提出了突破困境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思政課 實踐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27
Abstra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ideal, and the reform process also faces multiple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education
1 高校思政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論?,F(xiàn)代教育提出以學生為本,學校在教育時需要引導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探索實踐活動。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們的思維、生活和價值取向等都發(fā)生了變化。高校大學生思維更超前,閱歷比較淺,對理論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因此,高校在做好思政理論教學的同時需要重視實踐教學,增強思政認同感,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
二是,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符合社會實踐需求。我國提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世界和未來,三個面向也是思政課需要做到并實現(xiàn)的,其需要與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相結(jié)合,這是思政課實踐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必須要做到的。當今時代,高校完成處于開放環(huán)境中,學生的知識來自社會,社會中的各種思想和行為沖擊著學生,學生面臨了嚴峻的考驗,高校思政課若是仍然應用傳統(tǒng)封閉教學模式,就會導致學生脫離現(xiàn)實,忽視了現(xiàn)代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會顯得力不從心。因此,高校思政課必須要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結(jié)合理論和實踐教學。
2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困境
一是認知層面的困境。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成效受到高校所有教職員工思想認識的影響。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對思政課乃至思政教育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重視程度上也遠不足專業(yè)教學。這就導致高校并未意識到思政課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思想政治素質(zhì)提升、對于學生專業(yè)課學習乃至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在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處處掣肘,或者缺少教學研究的支撐,或者缺少政策制度的保障。如此就必然對其教學改革帶來重重阻礙。此外,高校思政課教學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重理論而輕實踐的思想,認為思政課教學就是大道理的灌輸,而忽視了道理的來源是人類的社會實踐,如此也造成思政課教學改革中缺少正確思想認識的引領,根基不穩(wěn)。
二是制度層面的困境。教學改革實際上是一系列教育體制機制的改革。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改革同樣需要有相關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考核評級機制等的支撐,所以在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就必須建立健全相關教學制度。然而現(xiàn)階段國內(nèi)高校針對思政課教學的管理制度與教學考核評價機制卻存在明顯的缺陷。一方面部分高校都未能針對思政課教學管理在管理目標、管理機制、管理機構(gòu)等方面進行專門梳理和科學調(diào)整,使得管理目標、管理責任不明確,管理機構(gòu)職能模糊,如此就造成思政課教學組織管理的混亂局面。另一方面,在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上,尚未能針對實踐教學改革形成一套完善且科學的評價機制,考核評價仍過于單一,同時也缺少對學生思政素質(zhì)進行合理量化評估的辦法,如此就造成教學考核評價難以形成有效激勵,對實踐教學成效無法準確反饋。
三是師資層面的困境。教學改革的主要力量是教師,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施需要有一支具有扎實思想政治理論功底和較強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的支撐。尤其在實踐教學的開展中,如何組織實踐教學、如何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這都需要教師進行掌控。然而思政課實踐教學要求的提出對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工作造成沖擊,許多教師并不具備實踐教學的經(jīng)驗和能力,從而嚴重影響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此外,高校對思政教學隊伍的建設也缺少足夠重視,如此就造成當前的師資隊伍難以勝任實踐教學工作。
3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突破困境的具體對策
3.1 科學認識思政課實踐教學內(nèi)涵
首先,高校管理者與所有教職員工應該加強國家層面有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指示精神和政策性文件的學習,通過集中學習、研討等方式來深刻領會思政教育在新時期高校工作中的指導性意義,準確把握思政教育方向,從而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科學內(nèi)涵進行正確認識。
其次,高校應邀請思政教育領域?qū)<覍W者和教授對教職員工進行培訓,通過舉辦各種講座來讓教職員工學習領會思政課實踐教學內(nèi)涵,從而轉(zhuǎn)變傳統(tǒng)以理論為主的教育思想。
最后,高校應將思政課實踐教學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之中,提升其工作地位,從而使高校思政教育隊伍都能夠重視思政課中實踐教學的改革優(yōu)化。
3.2 強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制度保障
一是在教學組織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高校首先應該明確實踐教學改革的具體組織領導,專門針對此項工作的改革組建其領導小組,由學校分管領導親自坐鎮(zhèn),負責對實踐教學改革各項工作進行總調(diào)度,以強化教學改革的組織保障。其次,要專門針對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進行整體規(guī)劃,明確其改革的總體目標、工作思想、具體要求、實施辦法等,從而使其各項工作開展都能夠在規(guī)范化的軌道上運行。最后,要明確教學改革過程中各部門、各教研機構(gòu)的職責分工,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改革工作機制。
二是在教學考核評價機制方面,高校需要結(jié)合新時期思政教育的具體目標和學生需要具備的思政素質(zhì)來明確其具體考核評價方向,并針對各考核事項制定出具體的考核項目、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如采取融合學分、考試成績和日常思政素質(zhì)分項指標測評于一體的多元化考核模式來對學生的思政素質(zhì)進行綜合、科學評定,從而使教學考核評價機制真正能夠?qū)處熼_展實踐教學和學生參與實踐教學形成有效激勵。此外,教學考核評價還應該注重拓展評價主體,將教師、學生和社會中的人員都作為評價主體,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與自評、社會實踐中社會主體的評價來形成完善且多元的評價體系,進一步保障思政實踐教學評價的客觀、公正、全面。
3.3 多措并舉加強教師隊伍加深
師資困境的突破涉及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因此在改革過程中需要圍繞思政課實踐教學需求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走出師資困境。一方面,高校需要專門針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為教師提供培訓,聘請相關領域?qū)<医淌趤硇Vv課,讓思政課教師能夠掌握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技巧。另一方面,高校應該整合現(xiàn)有思政教育人才資源,對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校思政工作者等進行統(tǒng)籌調(diào)度,保證實踐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結(jié)構(gòu)的合理性和數(shù)量的充足性。高校應加強思政教育人才的引進,組建兼職思政教學師資隊伍,讓各領域中優(yōu)秀的思政工作者都能夠為自身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助力。
4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要切實就走出當前困境,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轉(zhuǎn)變高校工作者思想認知,科學認識思政課實踐教學內(nèi)涵,完善相關教學制度強化制度保障,同時多措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如此方能夠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慶鑫.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國際公關,2020(10):122-123.
[2] 劉富勝,王仕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nèi)在邏輯與實現(xiàn)路徑[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4):100-1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