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憑借情境,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發(fā)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類主動探求新知的思想傾向和內在動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要想讓學生學習效果好,首先要使學生有學習的愿望和熱情,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而創(chuàng)設情境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能引領學進入情感領域,建立良好的“情緒場”,學生會始終維持高昂的情緒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位特級教師在教學《小露珠》這課的開始部分,通過板貼露珠圖和無數(shù)小露珠的到來,把學生領入一個富有童話色彩的世界里,小露珠以小客人的身份介紹自己的形成過程,喚起學生對第一自然段內容的回憶。同時,富有童話色彩的圖片和介紹,緊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知不覺進入情境,走進課堂,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建立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場”。
二、創(chuàng)設圖文情境,構架生本橋梁
“圖文并茂”的讀物特色,使“圖畫閱讀”與“文字閱讀”融為一體。文字閱讀著重目的,較為理性;圖畫閱讀在于過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構圖刺激眼腦,調動小讀者自由聯(lián)想、任意想像,使孩子的心靈在感受和體驗中愉快成長,從而開辟了理解意義的新途徑和新境界。
一位特級教師在教學《小露珠》這篇課文時,就運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先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二至五自然段,說說小動物們?yōu)槭裁聪矚g小露珠?由于沒感性認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是不透徹的,學生當然不能很好的意會。老師緊接著分別出示鉆石、水晶、珍珠的圖片,并與小露珠的圖片進行對比比較,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小露珠“閃亮”、“透明”、“圓潤”的特點。直觀形象的圖片,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詞句的意思。在這基礎上再指導朗讀,讀著讀著,學生好像親眼看到閃亮的鉆石、透明的水晶、圓潤的珍珠。可見,教師在教學時恰當好處地運用圖片,圖文對照,能讓學生敏感地觸摸到語言文字的內涵,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三、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營造和諧氛圍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師應更多地充當向導,成為學生的同讀者,成為引路人,成為可親、可信的朋友。通過設計對話的情境,以一種敞開的方式去面對學生,以一種角色消解的方式走進學生,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要與學生“親密接觸”,甚至融入學生學習之中,與他們進行平等的心與心的對話。再如那位老師教《小露珠》第二部分時,創(chuàng)設了師生對話情境,啟發(fā)“小動物” 向“小露珠”主動問早:多美的小露珠??!到黎明的時候已經有黃豆粒那么大了。你們喜歡她嗎?現(xiàn)在老師是小露珠,你們當小動物,你們會怎樣向我問早呢?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方面再現(xiàn)了課文情境,一方面使學生體悟出詞句中的內在情感等。
四、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拓展多向思維
一位留學生歸國后說:如果教師提出一個問題,10個中國學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國學生中,10個人或許能講出20種不同的答案,雖然有些想法極其古怪離奇。這個例子說明,我國的教育比較注重學生求同思維的培養(yǎng),而忽視其求異品質的塑造。有研究認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間,挖掘發(fā)展想象力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那位特級教師在教學《小露珠》六、七自然段時,都通過抓關鍵詞、扣重點句,來指導學生品讀課文,體會情感,并創(chuàng)造想象和說話的情境:“有了小露珠的滋潤,花草樹木變得更精神,更美麗了。小朋友,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花草樹木,(配樂)許許多多的小露珠來到了你的身上,在你的身上滾來滾去,在絢麗的朝霞下,小露珠是那么閃亮、透明、圓潤。那么,這時候的你會是什么樣子呢?”以填空的形式訓練學生想象和說話的能力,體會小露珠對萬物的滋潤作用,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美麗,小露珠美好的形象也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在小露珠的生命即將消失時,再讓學生想象動植物和小露珠告別時會說些什么話?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造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體會他們對小露珠的依戀之情。此情此境,真正將學生引入了快樂的語文世界之中去了。
法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诮虒W中只有始終堅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以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提高教學效果;才能把學生從被動接受中解脫出來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構學生的主體地位。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fā),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有效閱讀以期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川省巴中師范附屬實驗小學 楊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