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把心交給孩子,就是完全地信任孩子,就是在“蹲下來看孩子”的同時“仰望孩子”,就是用愛澆筑孩子。把心交給孩子,為孩子們的每一次進步而歡呼,每一次失敗而憂心,用自己的愛心、真心、誠心伴隨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路前行,幸福著他們的幸福,憂傷著他們的憂傷,努力做幸福的教育。
關鍵詞:把心交給孩子;愛;幸福的教育
“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
——題記
我常常在思考,怎樣才能算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或許在提出這個問題的同時就說明我不是優(yōu)秀的。在我疑惑之時,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答案:“當你跨進學校的大門,決心把自己的一生獻給教育人的事業(yè)。請記住,你不僅僅是活的知識庫,不僅僅是一名專家,善于把人類的智力財富傳授給年輕一代,并在他們的心靈中點燃求知欲望和熱愛知識的火花。你是創(chuàng)造未來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請謹記,你手中還緊握著雕刻的刀子和利劍?!边@答案告訴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種對學生的愛,不同于父母對孩子的愛,它是一種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對人民的愛,對民族的愛,是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
從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兩個年頭了,也曾被謝淑美那樣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感動過,可是一直以來,也沒有時間好好讀一讀很多大教育家的名著,今年我才利用暑期的時間,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書籍——《把心交給孩子》,書中看到他對待任性的米沙和叛逆的瓦洛佳的態(tài)度,我驚嘆于他的睿智、感動于他的耐心,感受到師愛不僅是一份厚重、細膩的情感,更是一份巧妙的智慧!他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我如何去做一名教育工作者,作為播種者和耕耘者,我們應該去扶正幼苗脆弱的細根,去愛護每片急需陽光的綠葉。
把心交給孩子,就是完全地信任孩子,就是在“蹲下來看孩子”的同時“仰望孩子”。在《要相信孩子》一書中我感受到了仰望孩子的重要性!“蹲下來看孩子”是對孩子的尊重和寬容,固然很重要,可懂得“仰望孩子”又何嘗不是呢?在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教師問:“雪融化了是什么?”孩子回答:“春天!”這是多么富有詩意、多么童真的答案??!但是,教師卻一本正經地告訴他:“不對,是水!”并把“標準答案”寫在黑板上,叫學生用心記住。我相信看過這個例子的教師都會為這個教師的做法感到惋惜,孩子想象的翅膀被“標準答案”這把剪刀給“喀嚓”一聲剪斷了!惋惜之余我開始反思,這樣的事情在我的課堂中是否也有發(fā)生?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美麗多姿,許多奇思妙想是成人世界難以企及的。作為教師,在“蹲下來看孩子”的同時還應“仰望孩子”,并把這種敬畏之心、仰望之情體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中。
把心交給孩子,就是用愛澆灌孩子。只有心中有愛的教師,才會想盡辦法,讓孩子們在愛的懷抱中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反復強調一個重要的觀點:“不要急于處罰孩子,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們犯這種或那種過失的。要設身處地為孩子們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們會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正錯誤的?!痹谒臅?,就有這樣的一個案例驗證了他的這一觀點。一天,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里散步,看到一個4歲的小女孩摘下了一朵玫瑰花。他很想知道她為什么要摘花,就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說:“我知道摘花是不對的,但我的媽媽生病了,我想把花送給她,讓她也能看到這美麗的花?!碧K霍姆林斯基明白了,原來這是個懂得愛人的孩子。他又摘了兩朵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yǎng)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彼瓦@樣用鮮活生動的事例詮釋了師愛。
蘇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學》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敘述:“每當學年一結束,我就跟孩子們一道去遠足旅行,去田野、森林、河邊旅行。跟孩子們一起在南方晴朗的星空下宿營,架鍋煮飯,述說圖書內容,講傳說和童話故事,這些對我來講,是一種幸福?!倍?,從未體會過這種幸福,所以才在自己遇到孩子們的一切問題時,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一樣,把教育做得行云流水、潤物細無聲那般!可是,在很多時候,我在處理班級日常工作的時候,一直有一個Plan B的習慣——還有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然后,有這樣一個教育片段,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愛的偉大,體會到了幸福。
六月的一天,天氣燥熱。
“丁零零,丁零零……”
手機不停地響著,我一看,是學生家長,連忙接起電話,對方用很抱歉的口吻跟我說:“李老師,不好意思,在下班時間還打擾您,因為有個關于孩子的問題,實在是太棘手了,我們已經沒有辦法了,想著您出面解決一下……”幾分鐘過后,我大概清楚了家長打電話的來意,孩子因為最近六年級學生畢業(yè)擺地攤,一到放學時間就貪戀在地攤間不回家,這種情況已經持續(xù)了一周,家長說也說了,打也打了,就是沒有效果,沒有辦法,才打電話給我,想讓我?guī)兔?。我的腦袋里飛快地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嚴厲的批評”和“用愛教育”,鑒于這個孩子平時稍微有點膽小,比較怕我,好勝心也比較強,當然也很優(yōu)秀,我還是選擇了愛的教育方式。周一上完課,我就把她留在了辦公室。
“×××,李老師為什么把你留下來你知道嗎?”
“不知道。”(小聲說)
“那你再好好想一想。”
“……”
一陣沉默過后,我說:“你最近放學了有沒有按時回家?”
聽到我這么問,孩子很驚奇,大概是清楚了是家里人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我并沒有批評她,而是反問她:“如果你跟爸爸媽媽約定好六點在學校門口見,可是到了六點鐘,爸爸和媽媽都沒有來,你也聯(lián)系不上他們,你的心情怎么樣?”
孩子想了一下回答:“我會很著急,也很擔心,是不是他們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p>
是的,你能這么想,老師很欣慰,說明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可是,你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明明知道等人的心情是很焦慮的,為什么還會做出放學不按時回家留戀于地攤間的事情呢?孩子低下了頭,我想她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可是,我又想到孩子媽媽說的,她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一到地攤上就把回家的事情拋到九霄云外了。顯然,這樣的教育還是不行的。想到這里,我繼續(xù)說道:“爸爸媽媽每天上班都已經很辛苦了,到了放學時,還要憂心于你,哪怕你遲到一分鐘甚至一秒鐘都憂心忡忡,在那一秒鐘里,你知道他們經歷了什么嗎?他們在想我的孩子怎么了?是不是遇到壞人了?要不就是路上耽擱了?又或者被誰欺負了?甚至他們也會想是不是在學校表現(xiàn)不好被老師留下了……”我說著,她的眼淚就開始流下來了,我并沒有停止說教,反而繼續(xù)用帶有威脅性質的口吻問她:“小姐姐在地攤上擺的東西要錢嗎?”她剛開始一愣,很顯然,這個問題出乎了她的意料,“要的?!蔽译S手拿出了家委會買的獎品給她看并接著問她:“好看嗎?”“是流沙尺,我很喜歡的!”“是啊,李老師準備的禮物不要錢,只要你在學校好好表現(xiàn),都有獎勵,你卻不要,非要花錢去買,那么,你就去吧,這學期甚至下學期你的獎品都取消掉……”畢竟是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換位思考、愛的教育以及威脅教育,她就一直哭,并且對我說:“李老師,我保證,從今天開始,我再也不去了,我放學了一定按時回家!”
“那么,李老師能相信你嗎?”我問道。
“可以的,我們可以拉鉤!”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事后,我跟孩子的媽媽跟蹤詢問了一周,孩子的媽媽跟我反饋,孩子很乖,每天都按時回家,說要好好表現(xiàn),換期末的時候的流沙尺!這一刻,我知道我也做對了!
還記得初為人師,看過葉老先生寫的《我怎樣當老師》這本書,猶記得葉老先生說的:“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決不將孩子們認為是討厭的家伙、令人心煩的小魔王,而是親切地稱他們?yōu)椤∨笥眩@一聲稱呼,不是虛情假意,而是出于忠誠,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成長和進步使我歡快,朋友的羸弱和拙鈍使我憂慮,但我并不為此感到麻煩甚至厭惡,有了歡快,我將永遠保持它,有了憂慮,我將設法消除它,想來,對待朋友,本該如此,不然怎配得上朋友二字;我如果當老師,我將特別注意,養(yǎng)成小朋友的好習慣;我如果當老師,我教孩子們識字讀書,可是我不把教識字讀書認作終極目的,相反的,我更加注重通過識字讀書養(yǎng)成小朋友語言的好習慣;我如果當老師,我決不像和尚念經一樣,教孩子們齊聲合唱;我如果當老師,我絕不在孩子頑皮的時候或做功課很愚笨的時候,打我的孩子們,我會考慮孩子自尊心受到的傷害,因為那將永遠不可磨滅!”我深知我距離葉老先生所說的教師還有很遠的距離,可是,我會努力學習去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有扎實學識的“四有”好老師,學著站在孩子的角度,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和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和優(yōu)勢,進而在成長過程中獲得自我肯定與內心的尊嚴感。把心交給孩子,為孩子們的每一次進步而歡呼、每一次失敗而憂心,用自己的愛心、真心、誠心伴隨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路前行,幸福著他們的幸福,憂傷著他們的憂傷,努力做幸福的教育。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