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燦嬌
摘要:目的:研究婦科普查應用在早期宮頸癌篩查診斷中的臨床運用效果。方法:將我院婦科收治的部分患者作為主要分析對象,選取時間為: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從收治的患者中選取39978例完成分析,均進行婦科普查,即常規(guī)婦科檢查、宮頸細胞學診斷、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以及陰道鏡檢查等,在研究期間統(tǒng)計患者的相關資料,重點記錄宮頸病理檢查結果、婦科疾病檢出情況,比較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在39978例普查對象中,有72例C1N1患者,占比為0.18%,29例C1N2-C1N3患者,占比為0.07%,6例微小Ca,占比為0.01%,13例浸潤Ca,占比為0.03%。結論:婦科篩查能夠盡早發(fā)現(xiàn)早期宮頸癌、宮頸病變以及生殖道等疾病,有利于患者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實施針對性治療,提升疾病預后效果,患者生存質量,建議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婦科普查;早期宮頸癌;篩查;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108-01
引言:宮頸癌屬于惡性腫瘤,患者群體以中青年女性為主,會嚴重影響女性機體健康。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原發(fā)性宮頸癌患病年齡趨于30~35歲之間,而浸潤性宮頸癌患病年齡集中在45~55歲之間。但是,受目前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改變,導致宮頸癌患病群體向年輕化發(fā)展。宮頸癌發(fā)病原因主要與病毒感染、分娩次數(shù)、性生活過早等因素有關,典型表現(xiàn)為陰道流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嚴重情況時會出現(xiàn)尿不盡狀況,若不及時實施針對性治療對造成器官功能衰竭,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此次研究需要選取39978例女性進行婦科普查,探究普查在早期宮頸癌篩查中的運用效果,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婦科收治的患者,需要在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選擇39978例進行詳細分析,23歲為患者的最小年齡,63歲為最大年齡,平均值為(43.22±2.32)歲,研究中可將資料進行比較。此次研究納入標準為:自愿參與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均已孕已婚。排除標準:具有陰道炎癥者;處于妊娠期女性;具有嚴重肝臟、腎臟類疾病者;有輕度貧血患者;有陰道組織出血者;患者家屬不同意參加者。
1.2方法
在進行普查前需要先與研究對象交流,說明婦科普查的作用、意義以及注意事項等,隨后對其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具體了解內容為月經(jīng)史、婦科疾病史、家族遺傳史、生育情況以及個人情況等,做好記錄工作。對研究對象基本情況掌握后,需要對其進行常規(guī)婦科檢查,需要取研究對象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提取后及時化驗,對可疑對象實施盆腔B超檢查[1]。此外,還需要對普查對象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診斷,主要檢查方法為液基薄層細胞學,采用TSB系統(tǒng)分類法進行診斷。依據(jù)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結果篩選出可疑人群,對其實施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無法確診者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2]。
1.3 觀察指標
此次研究觀察指標為宮頸病理檢查結果、婦科疾病檢出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患者的基本資料和、宮頸病理檢查結果、婦科疾病檢出情況為研究中的計數(shù)資料,需采用計算機中的SPSS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比較。數(shù)據(jù)檢驗時使用%(百分比)完成,其中數(shù)據(jù)比較后若P<0.05,則證明數(shù)據(jù)相比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分析宮頸病理檢查結果
如表一所示,婦科普查中宮頸病理檢查結果對比。
2.2分析婦科疾病檢出情況
如表二所示,婦科普查中婦科疾病檢查結果對比。
3 討論
婦科為綜合醫(yī)院重要科室之一,宮頸癌為女性惡性腫瘤,危重程度高,患者群體為免疫力低下、吸煙、胎產(chǎn)次多以及性生活過早女性,主要是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病原菌容易入侵,吸煙時尼古丁與其他有害物質會進入人機體內,影響人機體免疫力,易引發(fā)宮頸癌。疾病典型癥狀為性交后陰道流血,具體流血量與個人體質有關;陰道產(chǎn)生膿液,該癥狀與瘤體增大感染有較大關系,分泌物呈淘米水樣,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惡臭味;性交時會出現(xiàn)性交痛,癌變晚期會出現(xiàn)骶髂部疼痛,同時有貧血、頭暈、乏力、虛弱、發(fā)熱等癥狀出現(xiàn)[3]。臨床將該疾病按照病理分型劃分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鏡下早期浸潤癌、鱗狀上皮浸潤癌以及腺癌五種,若未及時進行診治,病變腫瘤會不斷腫大,造成頸管堵塞,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出現(xiàn)全身發(fā)熱癥狀,陰道處會不斷有惡露排出,在疾病發(fā)展到中、晚期時,腫瘤組織會侵犯其他組織器官,引發(fā)膀胱陰道瘺[4]。嚴重危害女性機體健康,威脅女性生命。宮頸癌發(fā)病初期疾病癥狀不明顯,容易忽視,多數(shù)患者在就診時疾病已經(jīng)處于晚期,治療預后效果差,死亡率相對較高,因此需要及時對疾病實施篩查,依據(jù)篩查結果確定可疑病變,盡早確診實施針對性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預后結局,促進患者生存質量提升[5]。目前,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多數(shù)人長期進食高蛋白、高脂以及高糖類食物,并且精神壓力過大,長期熬夜、酗酒、吸煙等,導致宮頸癌疾病患病群體愈加年輕化,這就提醒醫(yī)護人員需要將宮頸癌篩查重視起來,比如對育齡期婦女實施宮頸疾病篩查,能夠有效檢查出宮頸息肉、宮頸糜爛等疾病,能夠盡早對疾病實施治療,防止病變部位持續(xù)惡化發(fā)展為惡性腫瘤。常規(guī)情況下,宮頸癌疾病的病變惡化周期比較長,通過普查能夠對疾病進行診斷。
在39978例普查對象中,有72例C1N1患者,占比為0.18%,29例C1N2-C1N3患者,占比為0.07%,6例微小Ca,占比為0.01%,13例浸潤Ca,占比為0.03%。此外,在婦科疾病檢查中有宮頸癌患者13例,占比為0.03%,宮頸病變142例,占比為0.35%,生殖道感染458例,占比為1.14%,其他婦科疾病245例,占比為0.61%。由此可以看出,婦科篩查患者中婦科疾病發(fā)生率比較高,其次為宮頸病變、宮頸癌,說明婦科普查能夠有效診斷早期宮頸癌,以便患者盡早發(fā)現(xiàn)疾病,實施針對性治療,避免疾病持續(xù)惡化,改善預后效果,促進患者生存質量提高,建議臨床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冬梅.HPV E6/E7mRNA聯(lián)合TCT檢測對宮頸癌早期病變篩查診斷效能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8):3253-3255.
[2]孫運明.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人乳頭瘤病毒及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患者篩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21):4888-4890.
[3]文國慧,肖瀟,杜學文,文建.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定量血流分析在早期宮頸癌篩查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7,14(04):143-145.
[4]高靜,張瀅,沈琳.陰道鏡下四象限活檢在宮頸癌篩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10):697-700.
[5]賀丹丹,毛渭東,李志龍.細胞DNA定量分析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早期篩查中應用的臨床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9,48(18):2285-2286.
怒江州瀘水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云南瀘水 67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