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云
摘要:后進生的人數(shù)量少,但對班級的消極影響大,如果不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班級正常教學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規(guī)就會受到影響。如何轉化后進生是當前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本文在論述后進生的類型,其主要表現(xiàn),形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幾點轉化后進生的做法,在現(xiàn)實教育教學中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后進生 主觀表現(xiàn) 形成原因 基本對策
引言
“后進生”是指小學階段智力正常,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在學習態(tài)度、目的、習慣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不達標,思想品德落后于一般同學但并非道德敗壞或觸犯法律的學生。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泵總€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每個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有后進生存在。既然我們不能避免他們的存在,我們不要排斥他們,我們必須尋找有效的教育轉化對策。因此,從事多年小學生班主任工作的我,已對后進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響
單親家庭的學生主要是因為父母離異,或者失去其中的一方。這類學生自卑、膽小,性格孤僻,不受家庭的約束,容易誤入歧途。缺乏家庭溫暖,導致他們在心理、人格上扭曲,對學習漠不關心;成績下降。而“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母管教。爺爺奶奶年齡比較大,對他們過分的溺愛、放縱,使他們產(chǎn)生叛逆心理,對學習不重視,任意妄為。
2.學校教育的疏忽
整個教育氣氛、教育觀念就停留在這么一個“唯學至尊”的水平階段,很多認為“升學無望”的學生當然要自暴自棄,越學越后進。老師錯誤的教育方法包括:隨意批評、肆意挖苦、驅出課堂、只知訓斥、狀告家長、強制調班、棄之不管。直接帶來的后果是師生的對立,把站在后進生邊緣的學生“逼”進了后進生的群體。
三、轉化后進生的基本策略
1.教育后進生應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
有人說:“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老師或家長抓住他一時的錯誤或某方面的缺點不放,連續(xù)當眾批評他三次以上,那優(yōu)生也會變成差生?!边@話雖偏頗了點,但也不無道理。心理學、社會學認為,人們總是從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中認識自己、調整自己。小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觀念的形成主要來自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周圍的人尤其是教師對他的評價,直接影響并形成他們自己的認識。所以對后進生的教育,我們應當充分利用表揚這一德育的有力武器,適時挖掘后進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及時給予表揚。在學校,后進生因為紀律、學習成績差常受到批評,心理不平衡,他們也需要安慰、表揚,哪怕是老師的一點點夸獎,他們的心理也會感到滿足。且后進生并不是樣樣都差,他們也有優(yōu)點和長處——閃光點,只是由于老師、學生長期已形成的一些偏見,一提到某位后進生,很少想到他的優(yōu)點、長處,只是想到不足,使得后進生的“閃光點”暗淡無光。因此對后進生,不要事事對他批評,如果常受批評,時間久了,會使他的心理形成逆反,并把批評當作家常便飯,無反應。這樣,他們不會向好的方向轉變,反而會越來越差,破罐破掉。記得一次早讀課,我發(fā)現(xiàn)小原這位后進生在球場上打籃球,我當時二話沒說就把他的籃球收繳起來,并叫他回課室讀書。上班會課時,他不敢抬頭,怕我批評。出乎他的意料,在課室,我表揚了他積極鍛煉身體,對球技精益求精的上進精神。此時該生的身體一顫,不由自主地抬起了頭,臉上露出了微笑,全班同學都向他投去贊揚的目光。然后我就再指出該生鍛煉身體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此后這位后進生一反常態(tài),嚴格遵守紀律,學習認真,成績也進步很快。
2.給予施展才華的舞臺,使之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
“后進生”中不乏有各方面的人才,他們中許多都是文藝、體育、文學等方面的愛好者,許多小團體中的“老大”都頗具組織才能和領導才能??梢粤坎哦玫亟o他們安排一些工作,委以一定的職務,給他們提供一處施展才華的舞臺,一片寬闊的藍天,讓他們盡情地展示自己。一方面對于搞好班級活動,密切關注“后進生”同廣大同學的關系不無裨益;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后進生”同壞人壞事接觸的機會,把他們的精力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作為班主任,應自始至終當好一個舞臺監(jiān)督員。有了成績,拍手稱快;出了差錯,私下找他們個別指出,而不能因為“后進生”的某些不當做法而大發(fā)雷霆,訓斥其“劣性不改”。一個人的轉變需要時間、需要過程,有些壞習氣可能會犯了又改,改了又犯,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反復,作為班主任要不斷地反復抓,抓反復,決不能性急,相反要耐心細致,做細水長流的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后進生”轉化。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健全,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多多用心。給予學生真誠關注,讓學生能夠建立起自尊、自信心,讓學生的學習更有動力;認同學生,讓學生在得到認同感時,改變其叛逆心理,逐漸完善學生的心理,讓其已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其遇事偏激的問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通過以上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發(fā)展空間,改變“后進生”后進的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安紅霞.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對后進生轉化的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190.
[2]王慧慧.新課標下小學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分析[J].時代教育,2018,(2):177.
[3]季清華.沒有賞識,就沒有成功――成長需要激勵,也談學困生的轉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