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璇
摘 ?要:節(jié)奏是音樂不可或缺的要素,是音樂展現(xiàn)其藝術美的基礎。小學音樂教育中,采用律動方式進行教學,能夠讓小學生將自身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高小學生對音樂情感和內容的感受度,讓小學生體悟到音樂帶來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律動;小學音樂;價值;應用;策略
律動通常被成為體態(tài)律動,這是一種將肢體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和韻律結合起來,用于輔助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律動訓練,不僅可以營造出音樂教學歡樂、輕松的的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深入體驗音樂要素,讓學生獲得身心愉悅體驗,從而提高小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一、律動的含義
音樂教學是美學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豐富的音樂知識,學會音樂技巧,還能通過對音樂內涵的理解陶冶學生情操,從而提高小學生審美情趣。律動是音樂教學中常用手段,加強律動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能夠提高小學生音樂感知力。本文將對律動進行簡單介紹,分析律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價值,并提出律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為音樂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二、律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價值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教學參與度
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是一種靜態(tài)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教學信息被動接受狀態(tài),其主體性很難發(fā)揮出來。原本具有活力的音樂,在僵化的教學模式下變成一潭死水,學生會感覺音樂知識索然無味,進而影響到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而采用體態(tài)律動方式進行音樂教學,能夠讓小學生真正動起來,讓學生不僅能夠“聽”和“唱”,還能用身體活動感受音樂,從而增加小學生的快樂體驗,提高小學生對音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情感
音樂需要用情感去感知,這樣才能理解音樂的思想精髓。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強律動的運用,能夠讓學生身體伴隨著音樂舞動起來,改變以往音樂教學的講話方式,讓學生在自身細微的肢體動作中感受音樂節(jié)奏帶來的美感,體會音樂韻律表現(xiàn)的張力。
例如:在《小麻雀》音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生學唱“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來蹦蹦跳……”的同時,伴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出跳躍的動作,這樣不僅讓小學生快速記住了歌詞,還體會到了歌曲的歡快的節(jié)奏感,許多小學生在學唱中,自然而然的開始融入了愉悅的表情。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
小學音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夠學會欣賞音樂,讓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音樂獨有的表現(xiàn)力。通過律動在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讓小學生體驗到音樂的節(jié)奏,掌握音樂的音律,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例如:《小雞的一家》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的兒童歌曲,其音樂魅力主要依賴于歡快的節(jié)奏展現(xiàn)出來。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單純依賴與教師的演唱示范,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進行學唱,必然會讓學生感覺到音樂教學的枯燥乏味。而教師在本歌曲教學中融入了律動訓練,讓小學生能伴著歌曲節(jié)奏,做出擊掌的動作,學生學習的熱情倍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律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音樂教學情境
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性認知發(fā)揮著主要作用,他們只有對音樂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將律動付諸于實踐,才能參與到體態(tài)律動的活動中。因此,教師在應用律動進行音樂教學時,需要為學生構建律動教學環(huán)境,營造律動氛圍,從而讓小學生內心的欲望膨脹起來,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蝸牛與黃鸝鳥》音樂教學中,教師并未急于教學生學唱,而是采用多媒體播放了教師課前從網絡上下載的教學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視頻中小朋友隨著音樂進行律動的快樂場景。這時小學生會受到音樂教學情境的感染,開始對音樂律動躍躍欲試,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進行體態(tài)律動。
教師利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內心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內心燃氣激情,進而為律動的應用做好情感方面的鋪墊,讓律動教學一蹴而就,達到理想的音樂教學效果。
(二)豐富體態(tài)律動的動作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理,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嘗試的欲望,而單一的體態(tài)律動常常會讓小學生產生反感,進而會導致音樂教學中的注意力渙散。因此,教師在應用律動進行音樂教學中,需要對律動的動作加以精心設計,讓學生能獲得多方位的音樂體驗,從而增強學生音樂教學活動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教學中,教師改變了以往體態(tài)律動的方式,在教室中清理出大塊互動場地,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動作律動?!堆笸尥藓托⌒芴琛愤@是歌曲本身就帶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教師在律動的空間動作中融入了“蹦”、“跳”等動作,讓學生感受到了這首歌曲的動感美。
(三)加強音樂教學的總結和評價
采用律動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需要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教學總結和評價對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維持和保護作用。因此,在進行律動教學中,教師需要密切觀察每個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每一處細微的變化,對學生的參與性加以積極評價,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參與體態(tài)律動的自信心。
四、結束語
音樂融入了體態(tài)律動才讓其自身具備了更強的活力。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需要充分認識到體態(tài)律動的應用價值,注重構建律動氛圍,完善體態(tài)律動的動作設計,加強音樂教學總結和評價,從而提高音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銘.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
[2]郭靜.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價值與教學方式探討[J].北方音樂,2018
[3]張新宇.律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價值與應用探討[J].北方音樂,202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