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嵐
摘要: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單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幼兒今后在社會中賴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幼兒教師應當要善于運用有效的策略,攜手家園共育,幫助提升幼兒的生活自理水平,使其獲得成功的滿足感,為今后的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自理能力;習慣養(yǎng)成;提升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事,應當讓他自己做?!边@句話旨在教育孩子不僅要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以及自理能力,孩子的責任感同樣也需要培養(yǎng)?,F(xiàn)如今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享受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待遇,從小便漸漸養(yǎng)成了懶惰和依賴等不良習慣。因此對于孩子而言,幼兒階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從幼兒階段便要逐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在這一階段,我認為應從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開始。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養(yǎng)成勞動習慣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他們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以達到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的目的。
在小班入園前期,我從我們班上孩子的口中經(jīng)常能聽到這么幾句話。第一句話是:老師,能幫我一下嗎?舉個例子。每逢戶外活動結束,孩子們渾身大汗淋漓,需要及時更換衣服。我提醒孩子們將書包里干凈的衣服和臟衣袋拿出來,自己嘗試把身上的臟衣服脫下來更換。多數(shù)孩子拿到書包后,會慢慢地將衣服的下擺往上拉,試圖將衣服脫下來,可衣服像塊橡皮糖一樣,怎么都脫不下來。很快,我的身邊擠滿了等待我解救的小朋友,每個人的手里都拎著書包和一袋子的衣服,嘴里說著:老師,你能幫我脫一下衣服嗎?第二句話是:老師,我不會。除去部分敢于嘗試做好自己事情的孩子外,有部分孩子連“試一試”都不太愿意。我記得有一次入園,小朋友們都蹲在地板上,練習將自己的水壺帶卷起來。這時候,我們班的一個小朋友直接跑來跟我說:“老師,我不會?!边@時候我進行了示范,外加口頭指導,告訴他:“你看,像老師這樣子,把水壺帶圍著水壺的身體繞一圈,然后把水壺帶鉆進這個小山洞里,最后拉緊就可以啦。來,你自己試一試?!边@個小朋友在一旁搖了搖頭,說:“可是真的很難,我學不會。”說完就跑開了。
這兩個情景的發(fā)生讓我對幼兒階段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有了深刻的思考。究其原因,從第一個情景孩子們更換衣服中足以看出,小班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家長往往容易忽略其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家里的爺爺奶奶習慣幫孩子搶先做好事情。第二個情景中這個孩子的表現(xiàn)無非是他習慣了在家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學習新本領逐漸失去了興趣,認為我不會的事情自然有身邊的大人可以幫我做。以上兩句經(jīng)常出現(xiàn)孩子口中的話,是孩子自理能力薄弱的體現(xiàn),是當前家庭教育需要引起重視的關鍵,也是在園時期要注重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從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中,我認為可以通過采取以下的措施,來達到激發(fā)孩子學習生活自理技能興趣的目的:
一、寓教于樂,在玩中學
依據(jù)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會將生活自理技巧同口訣結合起來,變成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者轉化成饒有趣味的情節(jié)等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洗手時編成的《洗手歌》、疊被子以“做蛋糕”的形式……通過一系列的轉化來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新本領。
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在班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初步提升之后,我會留意提醒孩子加快做事情的速度、質量等。例如:在孩子疊被子的時候,我會在提醒在疊整齊的同時要求孩子加快速度,讓孩子掌握疊得又快又好的技巧,不斷地進步。
三、品嘗成功,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推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直接動力是品嘗來自成功的愉悅感。當老師注意到孩子獲得點滴進步時要及時反饋和強化,可以利用一些帶有激勵性的話語使幼兒對自身的能力充滿信心,以促使孩子更快自覺掌握自理能力。如果孩子因自身能力有限,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時,老師要細致耐心地加以疏導,并多用鼓勵性話語,必要時可以伸出援手幫助他實現(xiàn)成功,以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四、學思行相統(tǒng)一,溫故而知“行”
學習技能的形成需要不斷地鞏固練習,才能牢牢掌握。在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我會通過督促、檢查、提醒等方式,反復強化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并逐步內化成自身的生活常規(guī),從而形成自覺的行為。在工作中,我將此理念貫穿于園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的各個方面,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借此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對于能力偏弱的孩子,會通過口頭指導,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做到不斷強化后,還能夠適當?shù)丶ぐl(fā)幼兒的好勝心,在與同伴的競爭中提升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好勝心的激發(fā)之下,幼兒往往會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我正是通過抓住幼兒這一心理特點,讓孩子的好勝心轉化為提高自理能力的動力。
五、雙管齊下,水到渠成
在發(fā)現(xiàn)孩子們普遍存在自理能力較弱的情況后,除了在園中采取相應的舉措,我也會及時同家長反饋情況,并適當給予建議,爭取做到家園配合。畢竟單方面的努力是有限的,只有家園合作互助,才能攜手朝著提升幼兒自理能力的目標進發(fā)。
在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漫長道路上,始終要明白一個道理:萬事須得細水長流,方可水到渠成。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要盡可能給他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并充分給予足夠的耐心和細致,加以言傳身教,再結合家園共育,定能將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理想轉變?yōu)楝F(xiàn)實。
參考文獻:
[1]胡小燕. 淺談利用趣味游戲提升幼兒自理能力[D]. 科技視界, 2015.
[2]阿拉騰托亞. 談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策略[D]. 內蒙古杭錦旗第四幼兒園, 2018.
深圳市寶安區(qū)建安新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