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尚強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學生只有在他們樂于參與的活動中才會自始至終是自覺主動的語言實踐者,而不是被動地追隨老師。和諧的英語課堂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師引導的學習活動之中,在學習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方法、策略,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
[關鍵詞]和諧課堂;英語課堂;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3-0034-02
我國當前教育綜合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維度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構建和諧英語課堂,讓學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教師引導的學習活動之中,在學習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方法、策略,獲得知識,提高學習能力。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才能讓教與學達到和諧統(tǒng)一,取得最佳效果呢?
一、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與熱愛,使學生把英語語言學習當作自己內在的需要,進而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主動地去學習、探究而獲得知識,同時也在這學習、探究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方法、策略,培養(yǎng)學習能力。教師應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可持續(xù)地發(fā)展,為學生形成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采用靈活機動的教學方式方法
英語課堂上,學生常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容易感到疲勞,教師要注意經常變換教學方式方法,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利用黑板、白板、卡片、實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及教學資源,提供學生感興趣的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有一次,在和九年級學生復習形容詞、副詞用法的時候,筆者的課件里用上了學生喜歡的周杰倫、林俊杰等明星的照片,學生一看到課件上有自己喜歡的明星,興趣高漲。筆者設計了一個任務:Can? you? describ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s? or? the? classmates? in? our? class?? For? example:? Lin Junjie is? young.? He? is? younger? than? Zhou? Jielun.? And? so? on. 學生積極性很高,連平時很少發(fā)言的學生都高高舉起手來,躍躍欲試。整節(jié)課的設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用所學的語言知識來進行描述,使語言與生活融合在一起。這樣,學生既學習了知識,也培養(yǎng)了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語法教學中,教學一般將來時的時候,筆者采用了對比的教學方法。筆者先引導學生說出下列句子:
I? often? take? the? book? off? the? table.
I am? taking? the? book? off? the? table? now.
I? am? going? to? take? the? book? off? the? table? after? class.
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這幾句話表示的時間概念,對比、分析畫線部分動詞take的表達形式,歸納總結出英語動詞的一般將來時表達法。這是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歸納出來的,學生的印象會很深刻,運用起來會更得心應手。同時,他們也得到了思維方法的鍛煉,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
除了用對比的教學方法 ,筆者也常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來鼓勵學生運用語言。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筆者要求學生找出書本上出現的“the ways to get to school”,然后問他們:“Do you know any other ways to get to school?”學生各抒己見,展開熱烈討論。這樣,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多側面、多角度的鍛煉。
三、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1.要熱愛學生
學生都是能教育好的。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要以一顆仁愛之心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一個班級中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況,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不偏袒自己特別喜歡的學生,也不忽視自己不喜歡的學生,要對學生充滿愛心。教師如果能從各個方面關心和教育學生,就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會自覺地跟著教師的思維走,全身心地投入各種學習活動中。
2.要善于利用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
英語課堂中常會有個別學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精神游離于課堂之外,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在不影響課堂氣氛的情況下,既能保護學生自尊,又能引導學生回歸語言學習。
有一次,筆者正在講語法知識“現在進行時”,發(fā)現一男生在看課外書,筆者雖然生氣,但并沒有當場批評他,而是組織學生分小組玩起了“What? are? you? doing? now? I? am? doing? sth. ”的問答游戲:
Teacher:Chen? Tong, what? are? you? doing? now?
Chen? Tong:I? am? listening? to? you,? Mr Mo.
Chen? Tong:What? are? you? doing? now, Li? Bing ?
Li? Bing:I? am? writing.
Li Bing:What are you doing now, Wang? Longmin?
Wang? Longmin回神了,不好意思地說了聲“Sorry”,連忙集中精神加入學習活動中來。
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也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進行語言實踐,把不利于課堂教學的因素變成促進課堂學習活動的助力,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讓課堂教學持續(xù)和諧地進行。
3.要善于運用激勵機制
教師平時在課堂上經常恰如其分地贊許學生、表揚學生、激勵學生,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學生就會產生成就感,看到學習上的奔頭,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形成強烈的求知心理,那么,他們的學習動機就增強了。有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自己能力不夠,也不是學習內容深,而是在學習上存在著一定的動機障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心理暗示和激勵機制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看到奮斗的目標,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
在課堂中,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師生活動的積極性,而和諧融洽的課堂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進而達到學習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 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 王松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技能訓練[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