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德
摘 要: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強調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就要求在數學課堂上不僅要注意情感陶冶,還要洞察學生的心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機會,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教學中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要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愿學;誘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質疑;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權;動思結合,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自主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19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對于小學教學特別指出:要改變過去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式學習、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新課改下推動以生為本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主動且自覺的學習行為,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有裨益。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既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做出調整,更需要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上變化。而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既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從學生旺盛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入手,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使他們不斷獲取新知,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優(yōu)化數學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創(chuàng)設探究性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中與數學有關事物的好奇心,并能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小學生好奇心較強,但是獨立性和自覺性不足,他們往往對于感興趣的事物積極性、主動性更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情境教學是有效激趣的重要教學方法。結合小學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現實需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其主動探究、獨立思考的探究性情境,很容易把學生調動起來,使學生在探究體驗中去感受、分析,最好得出結論,這實際上就是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而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思維的過程,不僅能夠使其收獲基本的數學知識,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激發(fā)思維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教學目的的達成。
例如,在教學“同向”問題的應用題數量關系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了一幅動態(tài)畫面。畫面通過動畫、音效等強調性的模式,使原本抽象的知識“動”起來,這能夠給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助力學生去消化和理解知識。同時,學生理解了同向的含義,也就為計算方法做好了準備。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多樣化地給學生呈現知識,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探究性情境,以主線性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逐步去感受知識,這無形中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也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學生的自主學習內驅力被調動起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得到了優(yōu)化。
二、調動學生主動思維,鼓勵學生質疑
余世維老師曾經說:“自覺自發(fā)地學習,應該是主動地發(fā)現問題、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地解決問題?!弊灾鞯陌l(fā)現問題、思考問題需要學生的主動思維,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效調動。近代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自己推論,給他們講得盡量少些,引導他們發(fā)現得盡量多些?!边@說明教師要在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上進行調整,特別是要切實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單一的知識傳授教學法,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的生成過程,結合數學本身的規(guī)律,來有效誘導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主動思維,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知識的準確認知,并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不是去包辦、代替、灌輸,將該分析、該判斷、該總結、該歸納的東西交給學生去做。教師只起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維去自主完成。這樣,學生的思維得以拓展,有利于知識的掌握與吸收。質疑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過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質疑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也激活了學生主動質疑的積極性。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師的教學高效且省力。
例如,小學教材中的幾何問題和學生的生活聯系密切,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這部分內容時,結合學生在前面對三角形、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學習,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可給學生提出問題,“結合前面所學,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學習你想了解哪些內容呢?”這樣就能夠誘發(fā)學生的聯想,特別是根據對長方形、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來推測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隨后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學生也可以針對別人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在學生激烈的討論、質疑、探究之后,結合學生課堂生成的各類問題及答案,教師再順勢進行總結提升。整個探究過程學生思維高度活躍,積極性高,在不斷質疑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在順利完成原有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有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也就獲得了很大提升。
三、敢于放權,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學活動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一般還是以教師的講授法為主,特別是在重點問題、難點問題的處理上,總是擔心學生做不了而教師大包大攬,而學生的解題思路完全是按照教師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使學生形成了嚴重的依賴心理,學習自信心受影響進而影響自主學習?!白孕攀亲呦虺晒Φ碾A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心培養(yǎng)也非常關鍵,這需要教師敢于放權,給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空間。
要允許學生個性化思維。一些數學問題,是存在一題多解的特點的,學生因為思維角度的差異性,很容易出現“另辟蹊徑”的想法和做法,甚至和教師所教授的傳統(tǒng)解題模式不同。對此,數學教師要理性面對,如果整個解題過程沒有問題,要首先對學生肯定、表揚,再共同探究方法是否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如果有問題,首先要了解學生思維方式的緣由,再共同尋找問題的癥結。這樣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數學教學中要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其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密切聯系。創(chuàng)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開放性、多元性的特點,表現在學習上往往是能夠突破常規(guī),別出心裁。對此,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分析、解決問題;對于可以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的試題,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嘗試,這樣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變的思維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效得到提升,自主學習的信心也會更加強烈。
四、重視實踐,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動手,喜歡探究。而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也強調:合作交流、動手實踐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單純的講授法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有效的教學應該在動腦的同時,要求學生用眼觀察,動手嘗試,使學生多種感官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形式,也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錐體的體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借助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容器,通過裝水或裝沙很容易得到公式,如果教師只通過反復地公式推導和憑空想象說明,學生很難達到透徹領悟的目的。而通過動手操作,將抽象的道理寓于形象的學具中,既讓學生獲得了科學原理,又學會了探求知識的方法,也品嘗了自主探求的樂趣,樹立了學習信心,增加了學習動力。
五、傳授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巴金先生曾經說:“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從好習慣的培養(yǎng)開展的?!弊灾鲗W習需要學生有主動性,更需要以科學的方法為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才會有實效。
所以,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導。首先要引導學生根據數學學習任務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特別是具體的時間規(guī)劃,確保學生學習的實效。其次,要注意預習與復習的安排,預習是服務于未來的有效學習,而復習是鞏固所學,提升學習效率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整理筆記的習慣,數學知識也是成體系的,特別是核心知識需要及時整理,構建完整知識體系,減少知識的漏洞。最后,有問題及時解決。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不會遇到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影響學生有效學習最大的障礙,針對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及時與自己或者同學交流,解決學習中的隱患。
六、革新教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
教與學之間是相互影響的,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教師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把課程標準的落實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滿足學生成長需求;要根據課標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熱情;要轉移課堂教學的重點,使之成為學習者之間或學習者與教師之間進行協(xié)商、討論、合作的場所,以便解決那些學習者獨自不能解決的問題。此外,教師要適當減少課堂教學時間,增加自主學習時間,革新評估標準、評估方法和評估手段,力求體現自主學習的實際結果。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尊重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也要改革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流程,重視學生習慣養(yǎng)成,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滕先玲.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6).
[2]張潤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之我見[J].新課程(小學),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