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倩,董校玉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放療科,河南 洛陽 471003)
宮頸癌屬于女性常見疾病,大多患者就診時已發(fā)展為中晚期。目前,臨床治療主要采用放化療方案治療,在化療方案中,順鉑是化療的基礎藥物,而PF化療(順鉑+氟尿嘧啶)是治療中晚期宮頸癌常用模式,臨床治療中取得一定療效[1]。同步推量調(diào)強放療技術(SMART)是指在同一照射野內(nèi)對臨床靶區(qū)與腫瘤靶區(qū)給予不同分割劑量照射,對于無法手術的中晚期宮頸癌患者,具有良好療效。本研究選取78例中晚期子宮頸癌患者,旨在探究SMART與PF化療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9-05~2020-10)78例中晚期子宮頸癌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9)、觀察組(n=39)。對照組年齡37~75歲,平均(57.68±6.10)歲;病理分期:IIb期22例、III期14例、IV期3例;病理類型:鱗癌34例、腺癌4例、腺鱗1例。觀察組年齡37~75歲,平均(56.12±6.34)歲;病理分期:IIb期20例、III期15例、IV期4例;病理類型:鱗癌35例、腺癌4例。兩組(年齡、病理類型、病理分期)等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①經(jīng)活檢證實為宮頸癌,病理分期為IIb~IV期;②患者知曉、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期接受過放化療治療者;②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③不能或不接受手術者;④具有放化療禁忌證者。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水化、抗過敏、保肝、止吐等。
1.3.1 對照組: 采用PF化療,50mg/m2順鉑(云南植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677)靜脈滴注,qd,1次/周,250~500mg/m2氟尿嘧啶(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3469)靜滴,qd,持續(xù)用藥5d,重復治療4周。
1.3.2 觀察組: 于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SMART治療,方法如下:設置靶區(qū),并確定臨床靶體積腫瘤靶體積,臨床靶體積主要包括盆腔淋巴引流區(qū)域、子宮、宮旁組織、腫瘤靶體積;腫瘤靶體積是CT中肉眼能觀察到的轉移淋巴結與原發(fā)腫瘤,而計劃靶體積是臨床靶體積邊緣向周圍外擴5mm形成,同時外擴膀胱與直腸8mm形成計劃危及器官體積B與R,腫瘤同步推量靶區(qū)由腫瘤靶體積邊緣向四周外擴5mm形成。腫瘤同步推量靶區(qū)劑量:腫瘤靶體積60~65Gy,而計劃靶體積為48~50Gy,并分割成26~28次放療,靶體積接受處方劑量照射不得少于95%,且平均劑量<105%,最大劑量不得超過110%;危及器官劑量:膀胱V40<30%,直腸V40<40%,qd,3次/周,持續(xù)放療4周。
(1)治療4周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根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分為進展(PD)、穩(wěn)定(SD)、部分緩解(PR)、完全緩解(CR),總有效率=(CR+PR)/39×100%。(2)隨訪2年,比較兩組生存率與無瘤生存率,生存率=生存例數(shù)/39×100%,無瘤生存率=無瘤生存例數(shù)/39×100%。(3)比較兩組治療2周、治療4周腫瘤標志物水平。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轉速3000r/min),取上層清液于-20℃保存,以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血清糖類抗原(CA724)、糖類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g),試劑盒購自瑞士羅氏公司。
治療4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7.18%較對照組66.67%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39,n(%)]
隨訪2年,觀察組生存34例,其中無瘤生存25例;對照組生存26例,其中無瘤生存15例,觀察組生存率87.18%(34/39)較對照組66.67%(26/39)高(χ2=4.622,P=0.032);觀察組無瘤生存率64.10%(25/39)較對照組38.46%(15/39)高(χ2=5.132,P=0.024)。
組間比較:治療2周、治療4周觀察組血清CA724、CA50、CEA、SCC-A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組內(nèi)比較:治療2周、治療4周2組血清CA724、CA50、CEA、SCC-Ag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宮頸癌屬于婦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與病死率,近年,臨床治療手段不斷改進,但對于無法手術的中晚期患者,其病死率仍處于較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腫瘤出現(xiàn)復發(fā)和轉移[2]。
順鉑是抗癌常用藥物,其屬于金屬鉑類絡合物,在對抗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以順鉑為基礎的藥物化療方案顯著提高了宮頸癌治療效果,而PF化療是治療中晚期宮頸癌常用方案,并在臨床中取得一定療效[3]。近年來,隨著SMART技術出現(xiàn)及日趨成熟,臨床應用中對于腫瘤靶體積不用縮野追加劑量即可達到根治劑量,且臨床靶體積僅需要亞臨床病灶或微小病灶所需的照射劑量,從而發(fā)揮其多靶區(qū)給量優(yōu)勢。陳真云等[4]研究指出,宮頸癌患者在SMART技術放療過程中,腫瘤再增殖是影響療效重要因素,而縮短治療時間,提高分次劑量可有效降低淋巴結加速再增殖,提高放療效果。相關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療可顯著提高宮頸癌患者生存率與腫瘤局部控制率,并可減少轉移,是近期治療中晚期宮頸癌標準模式,受到廣大醫(yī)患青睞[5]。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近期療效、2年生存率及無瘤生存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SMART與PF化療聯(lián)合治療中晚期宮頸癌近期療效顯著,且可有提高患者生存率與無腫瘤生存率。SMART聯(lián)合PF化療可疊加兩種治療效果,最大程度提高有效率及腫瘤控制情況,減少長期化療導致的腫瘤后增殖現(xiàn)象,進一步縮小腫瘤。本研究中治療2周、治療4周兩組血清CA724、CA50、CEA、SCC-Ag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提示單獨PF化療及聯(lián)合SMART均可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但治療2周、治療4周觀察組血清CA724、CA50、CEA、SCC-A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則表明二者聯(lián)合對腫瘤標志物水平抑制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中晚期宮頸癌患者采用SMART與PF化療聯(lián)合治療,近期療效確切,并可有效提升生存率與無腫瘤生存率,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