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與之伴隨產生則是大量的網絡購物糾紛,此時建立有效的網絡購物糾紛解決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及時、有效、便捷、低廉的解決消費者與銷售者之間的矛盾,才能突破B2C、C2C模式下網絡購物的瓶頸,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領域的繁榮發(fā)展。因此,本文將在探索網絡仲裁在網購糾紛解決中的必要性的基礎上,對網絡仲裁構建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以進一步完善網購糾紛的法律救濟機制。
關鍵詞:網絡仲裁;網絡購物;電子商務]
1ODR與網絡仲裁
1.1ODR機制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簡稱ODR)應運而生,它是由ADR機制演變而來的一種爭議解決機制。根據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歐盟以及全球電子商務論壇(GBDE)所下的定義,ODR是指涵蓋所有網絡上由非法庭但公正的第三方解決企業(yè)與消費者間因電子商務契約所產生爭執(zhí)的所有方式。
1.2網絡仲裁
網絡仲裁(Online arbitration),又稱虛擬仲裁(Virtual arbitration),是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應運而生的正式解紛機制,其與傳統(tǒng)仲裁最顯著的區(qū)別就在于網絡仲裁將電子技術與互聯(lián)網貫穿于仲裁的全過程,仲裁的所有程序基本都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爭議當事人通過電子郵件、視頻會議、網絡會議等,將離線狀態(tài)下ADR的服務運用到網絡環(huán)境下,以營造一個線上的調解或仲裁場所。
2網絡仲裁在網購糾紛解決中的必要性
網絡仲裁克服了網購糾紛當事人的異地問題。第一,當事人、仲裁員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在線聊天室等方式進行開庭審理及合議,免于異地奔波,節(jié)省了差旅和食宿等費用,通過線上管理系統(tǒng)對案件進行仲裁和管理,降低了糾紛解決的成本。第二,當事人及仲裁員通過線上留言交流、斡旋調和等方式,更容易對爭議案件達成和解或調解,削弱了糾紛解決過程中的對抗性。第三,通過在線仲裁的方式,規(guī)避了訴訟中管轄權的確定問題以及仲裁地、仲裁機構的選擇問題,使糾紛的處理更加簡單化,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
網絡仲裁提高了糾紛解決的效率。當事人和仲裁員隨時都可以在線上平臺留言交流、提交證據、作出答辯意見,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作出裁決,避免仲裁程序的拖延,降低了當事人的時間成本。此外,電子通信技術不僅拓展了爭議解決平臺,而且大大提高了糾紛解決效率,使糾紛的處理結果更接近司法正義,有助于增強公眾的公平正義感受。
網絡購物糾紛異地性、小額性、多發(fā)性等特點導致其糾紛解決的方式需要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跨區(qū)域等特性,網絡仲裁的優(yōu)點正好與網上購物對糾紛解決所提出的要求高度契合,能夠便捷、高效、廉價地解決網購糾紛。
3網絡仲裁機制構建過程中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3.1仲裁協(xié)議的訂立問題
根據仲裁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只有在糾紛發(fā)生前或者糾紛發(fā)生后達成仲裁協(xié)議或者合同中訂有仲裁條款,才能申請仲裁。由于網絡購物中的標的額通常不大,很少有消費者會為將來可能發(fā)生的糾紛訂立仲裁協(xié)議,導致網絡仲裁的適用比例很低,因此網絡仲裁協(xié)議的訂立比例亟待提高。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簡化網絡仲裁協(xié)議的訂立程序,依托電商平臺采用電子數據的形式訂立仲裁協(xié)議。
3.2仲裁地、仲裁機構的選擇問題
筆者認為,為了順應網絡購物糾紛簡單、便捷、高效解決的要求,當事人間訂立的網絡仲裁協(xié)議系網絡仲裁平臺提供的格式協(xié)議,相對于傳統(tǒng)仲裁協(xié)議,雙方并沒有對仲裁地和仲裁機構作出明確的選擇,這也就意味著當糾紛發(fā)生時,當事人將接受網絡仲裁平臺隨機分配的在線仲裁機構為當事人解決糾紛。由于加入網絡仲裁平臺的仲裁機構是經過官方和相關部門審核批準通過的,其權威性和公正性也應是毋庸置疑的;加之網絡仲裁程序的全過程都是在線上進行的,明確具體的仲裁地以及仲裁機構只會使解紛機制更加繁瑣,而隨機分配不僅不會對雙方當事人參與仲裁產生影響,而且會使糾紛的處理更加簡單化,筆者認為這樣的設計并無不妥之處。
3.3仲裁費用及營收方式
由于網絡購物具有一定的風險,所以網購糾紛的標的額通常較小。如果網絡仲裁的費用過高,則理性的消費者或者經營者就不會選擇該方式解決糾紛,而是選擇適用電商平臺設立的免費的糾紛解決方法以維護自身的權益。因此,筆者認為網絡仲裁在B2C、C2C領域應當采用“低價收費、階梯收費”的收費模式,例如標的額1000元以下的案件統(tǒng)一收費5元,1000元至2000元的案件統(tǒng)一收費10元,以此類推。網絡仲裁只有保持對案件收費的低廉,才能與其他免費的維權方式相競爭,從而擴大網絡仲裁的運用,推動網絡仲裁的發(fā)展。
4結語
建立網絡仲裁解紛機制既需要市場和政府雙管齊下,也需要消費者、經營者和相關部門攜手共同努力,只有這樣,網絡購物糾紛才不會成為消費者的“心病”,才能實現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目標。安全的交易環(huán)境、便捷的交易程序加上高效的糾紛解決機制,B2C、C2C模式下的網絡消費市場一定會蓬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佳玫:打通B2C消費者信心障礙——兼談線上爭端解決機制[J].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專文論述.
[2]王辛:論B2C電子商務模式下的ODR的構建[J].美中法律評論,2006(7):75-81.
[3]郭玉軍、肖芳:網上仲裁的現狀與未來[J].法學評論,2003(2):15-17.
作者簡介
朱浩天(1997.05—),男,山東省臨沂市人,成都市雙流區(qū)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四川大學? 四川? 成都? 6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