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容
【摘要】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英語教育,是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終身職業(yè)發(fā)展和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共同需要的各種必備道德品格和綜合能力。英語口語教學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種與別人溝通的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英語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斷提高加深,世界各國開始把它連成一個新的整體,英語一直作為國際交流的主要語言之一,在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內經濟合作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掌握好英語口語這項基本技能,對于廣大學生未來的英語發(fā)展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當今社會倡導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必備品格。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農村學生;英語口語
一、農村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不強的現狀分析
1.農村英語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
在60、70年代,農村經濟落后,很多教師在讀書的時候,學習成績都很好,但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不能繼續(xù)到更高的學府深造。大部分的教師都是中師、大專畢業(yè),有的甚至是高中畢業(yè)就從事教學工作。所以,師資隊伍非常薄弱。他們不但英語學歷低,而且有的農村學校因為英語教師緊缺,往往都是由學校的語文或者數學、政治等其它學科的教師來兼任。比如我校,11名英語教師當中就有3名是生物科的教師兼任的。因為這些教師都是非專業(yè)的,水平有限,缺乏系統(tǒng)的英語語言知識,可能有個別的讀音都不標準,口語表達也不流暢。試問,教師自己的口語都不好,何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2.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落后
由于農村學校的經費有限,根本沒有能力去完善教學設備。幾年前,教師上英語課還是一支粉筆,一臺舊式的錄音機,一張小黑板。近幾年,雖然有部分的農村學校也添置了幻燈機、電教設備等,但與城市先進的教學設備相比,農村學校的教學資源還是相當匱乏。
3.學生缺少口語訓練的氛圍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就是要大膽說出來的,農村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欠缺。歸根到底,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教師方面。大部分農村學校的英語教師自身專業(yè)技術水平有限,英語口語詞匯表達能力欠缺。在英語課堂上,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是用本地方言來授課,他們的口語詞匯用量比較少,達不到口語訓練的效果,也不能做到讓學生耳濡目染,教師自身對英語口語的意識不夠。
(2)學生方面。農村學校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環(huán)境單一,只是一周幾節(jié)的英語課。而且很多學生因為怕犯錯、怕出丑而不敢開口說英語,逐漸變成“啞巴”英語。
(3)環(huán)境方面。農村的經濟、環(huán)境比不上城市,缺乏英語口語的實踐活動,加上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意識也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為考而教”的思想嚴重影響了訓練學生口語能力。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英語口語教學
核心道德素養(yǎng)是教育和要求在校學生必須具備能夠適應學生終身發(fā)展和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所必備的道德品格和綜合能力。那么,在一個核心能力素養(yǎng)者的視角下,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農村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強農村教師英語教學能力的培訓
例如,德慶縣為了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能力,在2020年的12月對全縣的英語教師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集體培訓,邀請了名師對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語音、寫作、詞匯教學等各方面的知識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并組織了全體英語教師去聽課,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們收益良多,也使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要想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必須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和專業(yè)能力水平。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的教學知識能力儲備一定程度上要優(yōu)于學生,必須知識淵博,專業(yè)知識水平過硬,口頭表達能力清晰。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用流利的英語而不是方言授課,剛開始時,學生可能聽不懂,但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學生自然就懂了,也只有在這樣的熏陶下,學生才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2.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大多數的農村學校中,英語課堂上的教學模式都是“滿堂灌”“填鴨式”,往往整節(jié)課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旁邊聽,這樣就忽視了教師在學校核心文化素養(yǎng)系統(tǒng)教育下的主導作用,同樣也忽視了培養(yǎng)廣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敢于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回學生,學會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學習,而不是事事包辦。比如,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好早讀時間,大聲開口朗讀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時,用英語交流;利用英語繪本進行角色扮演等,培養(yǎng)學生們的口語表達意識和口語交際能力。
3.完善教學設施的配備
在國家倡導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每所學校必須不斷完善教學設施的全套配備,加大對當前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投入,改善當前農村學校的教育辦學條件,保證教育設備和教材的及時添置和更新。農村學校更要積極配備多媒體、投影儀、電視機、光盤等必要的教學設備,這些學習設備不僅能為廣大學生們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同時,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也能形成師生學習英語的良好內外部環(huán)境。通過“視、聽、說”來不斷提高師生學習使用英語的交際興趣和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核心素養(yǎng)能力
(1)課前英語自由交流
如,筆者在每天上課前會安排幾分鐘時間與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可以是簡單的幾句問候語,也可以預先安排話題討論。這樣,既為上課前做好“熱身”準備,培養(yǎng)學生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訓練口語的環(huán)境。
(2)課堂上,用英語授課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學生帶進英語世界,英語授課,脫離方言。為每個學生取一個相應的英文名。例如:小雨取名為rain,小麗取名為Lily,等等。在上課的時候,就直接叫他們的英文名,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話、話劇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