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摘要:近年來,世界焦慮人群數(shù)量快速上升,中國為全球貢獻了大量的焦慮人口?!敖箲]”已經成為社會性的共享病癥,我們身處于多元化的新媒體背景下,如何運用視覺語言、視覺圖形、動態(tài)呈現(xiàn)等方法,讓人們收獲心理的安全感、充實感,減輕焦慮等心理負擔。
關鍵詞:視覺;視覺療愈設計;焦慮;心理問題
焦慮的起因
焦慮的起因總結為以下三點:第一,身體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礙導致的焦慮,但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患者由身體引起的如甲亢、腎上腺腫瘤也可能導致的焦慮。第二,是身體認知過程中或是思維,它們對焦慮癥狀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患有焦慮癥的人往往更有可能將普通事件視為糟糕的事情發(fā)生了,認為自己失敗,低估了自己對負面事件的控制能力。第三,在應激事件發(fā)生時,更有可能發(fā)生焦慮癥狀。由于應激行為的強化,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刺激反應錯誤或過度聯(lián)結,使應激準備過程中積累或喚起的心理能量無法得到有效釋放,這會導致持續(xù)的緊張、心悸等,并最終影響隨后的行為,更放大了焦慮的產生。至于擔心、偏執(zhí)等感情用事也是心理能量超標的表現(xiàn)。
視覺療愈與焦慮心理問題
(一)關聯(lián)性
視覺藝術與視覺設計自誕生之日起就與人類心理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跟藝術一樣與人類身心、精神相連,且具有療愈的價值,然而現(xiàn)有的設計功能研究卻忽略了療育功能的存在。針對這個問題,將藝術治療與視覺藝術設計相結合,探索關于改善焦慮癥狀的視覺療愈設計探究。其通過直觀圖形、物體形象等實物代替言語表達,能夠改善焦慮癥群體的認知能力還能提高焦慮者的語言和非語言表達能力。一個人當下的心理狀況,和他所處的環(huán)境,視覺和聽覺所接收的到信息有很大的關系,其中視覺信息尤為重要。在學習與工作的環(huán)境中,如果桌面雜亂不堪,數(shù)據(jù)線縱橫交錯等,都會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產生消極的情緒波動。
(二)數(shù)據(jù)分析
從2020年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資料中,我們得到中國焦慮障礙患病率近5%,比抑郁癥高出了2%,雖然這個比例并不高,但是有輕度焦慮或長時間處于輕度焦慮的人群高達30%。而處于輕度焦慮的人群只有少部分會去咨詢心理醫(yī)生,而大部分人會通過長時間的娛樂、追劇、游戲來減輕自己的焦慮困擾,企圖騙過大腦,沉醉于快樂之中,而不是去分析和解決焦慮的根源,這樣的后果往往是焦慮等并發(fā)病癥的加重。
(三)療愈方案
第一,是線下通過紙質等實物媒介,將治療的圖形語言與互動的文案編輯成冊,免費分發(fā)至咖啡館、報刊亭、小書店和小型心理咨詢室,患有輕度焦慮的人群一經翻閱且和冊中內容互動,會有減輕焦慮,并獲得充實感和認同感。冊中互動內容可以是“匿名樹洞”:將正在焦慮的事情,以匿名的形式寫下來,傾瀉你的情緒,然后掃描冊中最后的二維碼,拍攝并上傳,你的問題將會在12小時內由免費心理咨詢志愿者幫你解決,并且可以提供短暫的語音交流。人員可以在中國志愿服務網(wǎng)發(fā)起項目,且需要一定資金支持。
第一,是設計一款在線H5互動,專為輕度焦慮人群設計的交互程序,掃描二維碼打開交互界面,為不同的年齡段、性別、焦慮內容分別設置理論上較優(yōu)的解決方案,患者只需要通過點擊屏幕來選擇。其中能在使用中體驗到趣味性,以及會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如,填寫完畢信息后,需要拍攝一張自己微笑的自拍照(頁面提示:不會保留患者信息),在線生成藝術手繪風格的用戶頭像,將患者代入其中,再通過之前提供的信息,生成一段小場景:(場景一)現(xiàn)實館,“如果這些事再來一遍你會怎么做?”患者選擇后,再一步步引導,事情已經發(fā)生了,我們不能沉溺與過去的事情中,要立足當下,那什么是當下呢,會出現(xiàn)一段圖片與文字“呼吸時刻處于當下”你試著深呼吸仔細辨別不同的氣味,將患者引導回現(xiàn)實。(場景二)瘋狂繪畫館,模擬現(xiàn)實的一面墻,患者可以使用各種提供的顏料工具,加入搖晃手機提示語,可以實現(xiàn)顏料的大力潑灑等現(xiàn)實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的繪畫方式。(場景三)別人家孩子館,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那么這個館中會有一些焦慮癥患者接受視覺等心理治療后成功扭轉人生的視頻案例,通過最早輸入的個人資料來匹配最佳的視頻案例。總的來說:“調整好情緒,過去無法挽回,未來可以改變”。
視覺療愈案例分析
《關于改善自閉癥群體認知的視覺療愈設計研究》,作者:王維。
參與此次項目的一共8名自閉癥兒童。其一,是主要通過“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將對個案的對象進行親身指導與輔助干預。對個案對象定期進行家訪。第一,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PECS):為自閉癥、發(fā)育遲緩和其他有社交障礙的學齡前兒童都是根據(jù)他們的需求設計的將項目圖片發(fā)送給溝通對象,以換取項目,使患者可以使用圖片進行溝通和互動。PECS的好處是入門門檻很低,患者不需要有社交技能或語言技能。第二,團體繪畫活動:如線稿故事書繪制、視覺肌理制作,讓患者自由風格創(chuàng)作,通過畫作,理性認識自己,把情緒和情感表達在畫紙上。總結,對于自閉癥群體改善其認知功能具有較好的效果,并具有提升自我肯定與身心健康的效果,但是視覺療愈研究只能作為輔助性治療用于自閉癥群體,需搭配多種相關干預治療同時進行,這對于焦慮等心理問題也同樣適用。
結語
良好的心態(tài)是克服心理問題的關鍵,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方法改善焦慮,當我們認為自己個人的力量無法戰(zhàn)勝它時,可以運用視覺療愈的方法作為輔助治療,本文提到的紙質實體交互,以及線上H5互動,都能夠讓你暫時沉浸在“當下”地體驗中,為減輕焦慮做好第一層鋪墊,視覺的療愈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但最終戰(zhàn)勝焦慮的人一定是你自己!
參考文獻
[1]陽懷:《美術的療愈功能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5。
[2]王維. 關于改善自閉癥群體認知的視覺療愈設計研究[D].廣州美術學院,2018.
[3]張碧云,馮佳森.色彩心理學意義的繪畫藝術治療探析——以焦慮癥為對象[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3):33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