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弓
少年讀《西游記》小人書,純粹是看熱鬧;中年再讀,發(fā)掘思想,寫過諸如《戲說大唐取經(jīng)團(tuán)》一類雜談。老年重翻,竟發(fā)現(xiàn)了這部名著不少的穿幫文字?,F(xiàn)歸類簡析于后。當(dāng)然,小說不同于史書,本文也許有吹毛求疵之嫌。
1.第十二回,觀音菩薩踏祥云,現(xiàn)真身,太宗立即傳旨丹青高手吳道子速寫菩薩真容。還特補(bǔ)一筆:此人即后圖功臣于凌煙閣者。
畫菩薩,小說家言;繪凌煙功臣,確有其事。然吳道子生活于唐玄宗朝,不可能現(xiàn)身貞觀年間,繪凌煙閣功臣像。凌煙功臣的描繪者是初唐畫家閻立本,小說“閻冠吳戴”了。
2.第十二回介紹高僧陳玄奘家世時,稱其父陳光蕊“官拜文淵閣大學(xué)士”,且“凌煙閣上賢名響”。
貞觀十七年畫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煙閣。陳光蕊貞觀十三年狀元及第,除江州地方官,赴任途中遇害,略無尺寸之功;十八年后“復(fù)活”,任文職高官,焉能與凌煙閣開國功臣比肩?何況彼時早已過了繪功臣的貞觀十七年。
3.第八十一回孫行者吟誦唐詩云: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玄奘取經(jīng)一百多年后,李紳才來到人間,讓孫悟空吟詠其《憫農(nóng)》詩,顯然是吳老先生隨心所欲,罔顧史實。
4.第十一回,太宗召太仆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問佛事。
張道源卒于唐高祖武德七年,不可能死而復(fù)生供職太宗朝。張士衡,博學(xué)通經(jīng),太子李承乾慕風(fēng)迎致,擢授朝散大夫、崇賢館學(xué)士。太子廢,罷歸。一介文士,沒有做過中央大吏中書令。小說故事可以虛構(gòu),涉及真實歷史人物的宦途則不可拿了官帽亂戴。
5.大唐皇帝李世民魂赴陰曹,遇酆都判官崔玨,出示魏征密信,其首句“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云云,就犯了常識錯誤。蓋太宗為廟號,文皇帝為謚號,兩號俱系官家死后稱呼,而密信寫于李皇帝生前,魏征筆下不可能出此低級錯誤;錯在吳承恩。
6.第八十一回,車遲國元會縣陳家莊陳清老來得子,取名關(guān)保。所以取此名,源于“家下供養(yǎng)關(guān)圣爺爺,因在關(guān)爺之位下求得這個兒子,故名關(guān)保”。
東土稱關(guān)羽為王在北宋,至于尊稱“關(guān)圣帝君”更是明朝的事。何況外邦車遲國,“關(guān)圣”文化能否流傳至彼,尚且存疑。
7.第七十一回,孫悟空戲稱“外公”耍弄妖王,妖王考證說:“我想著《百家姓》上,更無個姓外的?!卑耸呋兀i八戒也引用“《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歐陽”來教訓(xùn)不讀書的孫悟空。
《百家姓》是關(guān)于華夏姓氏的傳統(tǒng)發(fā)蒙讀本,據(jù)記載,成書于北宋初。此處對照《百家姓》姓氏說事,又成奇談矣!
8.第九十六回,天竺國銅臺府地靈縣寇員外的兩個秀才兒子得知眼前貴賓唐僧來自南贍部洲,便引經(jīng)據(jù)典,考證路途之遙,言稱“我看《事林廣記》上,蓋天下只有四大部洲”云云。
《事林廣記》是宋元時期流行較廣的一部類書,題元代陳元靚編,成書約在南宋末。南宋才出現(xiàn)的圖書,唐代豈能看到?
9.第六十二回:祭賽國國王急降金牌:“著錦衣衛(wèi)快到金光寺取妖賊來,寡人親審。”
錦衣衛(wèi)是明朝官署,職司情報搜集(其實就是特務(wù)機(jī)關(guān)),前身“拱衛(wèi)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錦衣衛(wèi)。吳老先生錯把大明當(dāng)大唐(其名見于外邦就更離奇)。與之相類似的還有第十二回謂陳光蕊官拜“文淵閣大學(xué)士”,第十三回的“河州衛(wèi)”,亦屬明代詞語唐朝用。
10.第十一回,稱呼御妹玉英為“宮主娘娘”;第六十二回,萬圣龍王女兒為萬圣公主,下一回又寫作萬圣宮主。
海、陸王者的千金,稱呼用字,宮、公混淆,錯得不應(yīng)該。公主是,宮主非。
11.唐僧師徒來到天竺國外郡金平府,被慈云寺僧眾留下共度元宵節(jié)。天竺外邦也過元宵節(jié),顯然是把外邦“大唐化”了。唐僧被犀牛精擄去,孫悟空上天宮求援,卻報稱“因保唐僧行至天竺國東界金平府旻天縣,我?guī)煴槐究h慈云寺僧留賞元宵”云云。
孫猴子那么精細(xì),豈能誤報地址,府、縣不分,將金平府說成旻天縣,連慈云寺也一并“移”到旻天縣?!段饔斡洝纷髡哒娴氖切殴P游走了!
12.州、郡、縣稱謂混亂。第八十八回一位土著老者向唐僧介紹本地及其主官:“敝處,乃天竺國下郡,地名玉華縣??h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為玉華王。”其介紹已經(jīng)將郡與縣混為一談,到九十回玉華縣又“升級”為州,當(dāng)?shù)爻勤蛴訉O悟空,言稱“小神等知大圣下降玉華州”云云。這天竺國玉華地方的行政級別夠混亂的了。
13.西海龍王名字屢誤。第三回西海龍王首次亮相,名曰敖閏。第八回小白龍自報家門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兒子。及第四十一回敖閏變成北海龍王,西海龍王卻叫敖順,第四十三回亦名敖順。到第四十六、七十七回,敖順之名又回歸北海龍王。及九十二回,西海龍王又叫敖順。真可謂:西、北兩海龍,換名太過頻。欲知個中因,去問吳承恩。
14.第五十回:三藏聞此言,遂依呆子,一齊出了孫悟空畫的圈外。沙僧牽了馬,八戒擔(dān)了擔(dān),那長老順路步行前進(jìn),不一時,到了那樓閣之所。八戒就把馬拴在門枕石鼓上,沙僧歇了擔(dān)子。沙僧牽馬,八戒挑擔(dān),行不過片刻,卻變成八戒拴馬,沙僧歇擔(dān)。既不曾交代豬、沙途中換工,那就只能歸因于作者粗疏。
15.一個頻頻出現(xiàn)的細(xì)節(jié):為凸顯孫悟空的神威和金箍棒的殺傷力,作者動輒言稱金箍棒碗口粗細(xì)。
如是巨棍,即使牛魔王的大手也未必握得住,更何況孫悟空身材那么袖珍,手比常人還小,是絕對握不住的!武器把柄得握著合手,才能揮舞自如,攻防到位。抓手過粗,徒增累贅,不利搏殺。
16.有一個違背常識的細(xì)節(jié),出現(xiàn)于天庭。為慶祝降服妖猴的偉大勝利,玉帝舉行盛筵酬謝如來老佛,并邀各路尊神作陪,命名“安天大會”,盛況空前。食材極富天堂特色:龍肝鳳髓、玉液蟠桃。
只是用龍肝鳳髓招待素食主義者,未免對佛祖大不敬,即便佛祖不拂袖而去,而雙手合十口誦“善哉,善哉”,那也夠?qū)擂蔚牧耍√焯醚鐣龃舜箦e,不是玉帝冒犯佛祖,而是吳承恩犯了迷糊。
17.還有像女兒一去十八年杳無音信,殷丞相夫婦木然毫無反應(yīng),不與女婿女兒取得聯(lián)系,是不合人情;讓一個文盲+流氓的混子冒名充任州官,居然可以闖過多次考評關(guān),一混就是十八年,也不合常理;拿掉一個假冒地方官,竟然要興師動眾,發(fā)兵六萬,如此小題大做、牛刀割雞、浪費國力的愚盲決策出自一代明君唐太宗,更是違背常識,匪夷所思!諸如此類經(jīng)不住推敲的細(xì)節(jié),都是吳承恩閉門造車、想當(dāng)然的產(chǎn)物。
18.第十四回,聞老人說王莽篡漢時,天降此山(兩界山,原名五行山),距今已“五百余年”。
查歷史年表,王莽新朝距唐貞觀應(yīng)該是六百余年。
19.上述概數(shù)倒也罷了,嚴(yán)重的是唐僧連自己的年齡也搞不清。九十三回老僧問唐僧“高壽?”三藏答:“虛度四十五年矣?!?/p>
貞觀十三年唐僧離開長安,時年十八歲,長路漫漫,“共計一十四遍寒暑”,方抵達(dá)天竺國。此時唐僧的準(zhǔn)確年齡應(yīng)該是三十二歲。玄奘連自己年齡都能報錯,吳承恩筆底“夢游”矣。
20.《西游記》最大一處穿幫文字是,唐僧西行出發(fā)和其父科舉及第竟在同一年。據(jù)“附錄”,貞觀十三年,頒令科考,海州陳萼(字光蕊)狀元及第,又交桃花運,與丞相殷開山之女閃婚速配。次日即被朝廷命為江州州主。攜妻赴任途中,慘遭劉洪戕害,夫人被其霸占。當(dāng)年底或次年初,陳光蕊遺腹子出生,取名江流。及十八歲,削發(fā)修行,法名玄奘。而后就是江流認(rèn)親,誅劉報仇,闔家團(tuán)圓。據(jù)江流年歲推算,時年應(yīng)為貞觀三十二年或以上,然而貞觀只有二十三年。
尤其匪夷所思的是,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十八歲的玄奘告別唐帝,踏上取經(jīng)路。從陳光蕊的履歷看,此時唐僧還沒出生呢(以正月考試、二月放榜推算)!母腹之中即踏上取路經(jīng),時序穿幫,一至于此!讓人不得不腹誹:吳老夫子,這一段糊涂文字糊涂賬,您是算術(shù)水平太差,抑或是喝高了“醉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