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守東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如何使課堂教學保持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教育課題之一。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進行知識基礎中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嘗試對學生的多元素養(yǎng)進行綜合培養(yǎng),使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保持創(chuàng)新性的認識。本文將對提高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措施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提升策略
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小學生在行為上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對知識學習缺乏理性思考能力。教師不能以應試的思維對學生進行強制灌輸式的教育。此外語文教學中涉及的多樣基礎內(nèi)容,教師也應該采取措施對其進行簡化,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而非機械的布置大量作業(yè)。最后語文課堂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為重要追求,教師要在課堂中展示出人本主義教學態(tài)度,促使學生對校園學習抱有希望和多樣想法。
一、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基本策略
(一)教師保持人本教學態(tài)度和理念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是學生首先關注的對象。教師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特點會影響學生的言行,并進一步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暗示。例如部分教師采取嚴格的課堂管理措施,學生就會對課堂學習產(chǎn)生過多的焦慮和畏懼情緒,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揮之不去的陰霾。對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以人本態(tài)度削除學生的部分焦慮情緒,使學生放開心思和教師形成默契配合,激勵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做出更積極的嘗試。例如教師在課堂中保持表里如一、謹言慎行的教學原則,減少自己的批判式教學思維,將更多的課堂問題留給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以此喚醒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意識,促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更深刻的思考。
(二)引導學生的好奇心
在知識學習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學生在潛意識中希望用陌生知識填補、完善自己的世界觀,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教師和家庭的認可。對此教師要預設合理的教學方案,對學生的好奇心進行多樣引導。如對生活常識的積極普及,改變課文中的觀點和立場,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科普介紹等,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保持多樣化形式,提升學生的課堂關注度。1例如在教學《曹沖稱象》的最后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其它的稱象方式進行討論,并對現(xiàn)代估算大象體重的方式進行介紹,以此打開學生的學習視野。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秩序
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彼此之間的行為也會互相影響,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的興趣轉移上。對此教師要采取合理手段,維持學生的學習秩序,為更多學生的高效學習創(chuàng)設條件。如對走神學生進行互動提問,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討論,對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反饋等。低年級學生年級較小,無法做到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對此教師就可以適時地開展合作討論教學,使學生的情緒有效放松,促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多樣思考。
(四)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作出積極評價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自我學習能力的肯定,能夠激勵其在長期的學習中保持積極態(tài)度。如考試成績好的學生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中,考試成績低的學生則保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荚嚦煽冎皇欠从硨W生學習水平的一個方面,教師要在教學中做出更多積極嘗試,給予學生更多正面評價和鼓勵。例如教師進行隱形地分層教學,將簡單的問題留給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回答,將復雜的問題留給學習上進的學生,以此使每個學生都獲得表現(xiàn)和受到褒獎的機會,促使更多學生在學習中保持積極態(tài)度。
二、對小學語文基礎教學內(nèi)容的多樣思考
(一)對漢字的學習和記憶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漢字教學使困擾師生重要的教學難題。漢字抄寫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是教師布置作業(yè)過程中重要的矛盾點。對此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查工具書。另一方面需要引入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在短、中期學習中逐步對漢字進行記憶,避免教學中的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問題。例如將單個按照三天時間進行記憶,每天抄寫的字數(shù)逐步遞減,就能顯著提升學生的漢字記憶效果。
(二)開展游戲化課堂基礎知識教學
競爭學習是提升基礎知識學習質(zhì)量的重要理念。如組織學生進行聽寫訓練、組詞訓練、連詞成句比賽等,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充分體現(xiàn),激勵學生在往后的學習中做出更積極的嘗試。此外教師要降低比賽的懲罰力度,提升比賽的獎勵程度,使學生對單純的知識競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三、將語文課程中涉及的理念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
(一)創(chuàng)設課堂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將現(xiàn)實問題拿到課堂中進行分析和討論,是提升學生生活意識的重要嘗試。例如在教學《寒號鳥》中,教師就可以和學生日常的拖延行為進行類比分析,激勵學生在學習中控制好自己的節(jié)奏,避免最終問題的出現(xiàn)。
(二)設計預習學習任務
家庭作業(yè)的完成對學生也有著重要激勵效果。教師可以增加家庭作業(yè)的種類,降低學生其他作業(yè)負擔,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有效開發(fā)。例如教師設計預習問題供學生進行思考和簡答。鼓勵學生對附近的景色、道路進行觀察和了解等。如對附近樹木的顏色、狀態(tài)、大小進行等進行觀察和記錄等。
(三)教師保持和學生家庭的有效溝通和交流
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教師要保持和學生家庭平等的溝通和聯(lián)系,保持“報喜又報憂”的基本溝通理念,同時讓學生參與到家校中的討論中去,使家庭教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更多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可謂依然在懵懂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優(yōu)化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確保對核心教育目標的關注,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切實有效培養(yǎng),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科學提升。
參考文獻
[1]羅小艷.關于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思考[J].語文課內(nèi)外,2019(17):25.
[2]黃桂妹.談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