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園園
摘 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與推進的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與標準,其中閱讀教學的作用越發(fā)顯著,是形成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學科思維的關鍵渠道。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思想的革新與優(yōu)化,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推進學生語文能力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閱讀教學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進行課堂探索活動
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熱情較低,是使課堂教學成效較差的關鍵原因之一。因此,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為了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成效,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科學的興趣激發(fā)體系,實現(xiàn)學生自主加入閱讀實踐活動進程中。例如,在講授《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感興趣的春節(jié)習俗展示紀錄片,通過這種方式引發(fā)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熱情。又如,教師在講授文章《變色龍》時,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措施為學生設計科學的問題,如讓學生歸納文章主題,之后在教師提出問題的前提下自主閱讀。學生獲取答案以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提出的形式,了解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狀況,通過學生的回答獲取相關的教學反饋,對學生普遍存在疑惑的問題進行有指向性的分析與教授。
二、合理加入,進行合作閱讀
合作學習方式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相對普遍,這一教學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發(fā)揮自身優(yōu)點,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因為小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缺失,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加入閱讀學習中,必要時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與引領。例如,教師在講授《草原》這一文章時,應該指引學生學會賞析優(yōu)美的語句,體悟文章的寫作特性,應用抓住精彩語句,用心品讀的閱讀方式,指引學生閱讀學習,之后讓學生結合對文章的所感所悟以及個人見解進行小組探索與分析,最后讓小組代表發(fā)言。而在古詩詞的課文閱讀中,教師可以領讀,讓學生聆聽、朗讀,引領學生體悟詩詞中的優(yōu)美詞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審美能力。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構建閱讀教學氛圍,對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該使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措施,提升學生的情感體悟。例如,在講授《荷花》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預先展開并創(chuàng)設一種與眾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沉浸在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荷花是人們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美麗植物之一,同學們都在哪里見到過荷花呢?”有些學生回答:在池塘見過;有些學生回答:在公園見過。在學生積極回答與思考中,教師可以應用預備的多媒體課件,展示關于荷花的視頻與圖像,這樣可以讓學生沉浸在一個荷花的世界,幫助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
四、在閱讀中延展視野,引發(fā)學生想象
俗話說,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以語文課本作為基礎,合理延展與開拓知識,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引發(fā)學生無盡的想象。例如,教師在講授完《蝙蝠與雷達》這一課文后,可以讓學生自主收集關于科普知識的文章,并在課堂中進行交流互動,布置課外實踐作業(yè)。又如,在學習了《自然之道》這一文章以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小動物以及植物的成長狀況,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讓學生受到啟發(fā),同時在實踐結束后,讓學生寫一篇觀察日記。又如,在學習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一文章以后,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體悟小作者痛失父愛時的悲痛心情,應用低沉緩慢的語氣朗讀爸爸臨上飛機之前所說的那些話,介紹爸爸精通四國語言以及爸爸為和平而倒下這些內(nèi)容,引領學生應用堅定自豪與崇拜的語氣朗讀,學生想象文中父親為世界和平而倒下的情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實現(xiàn)閱讀學習的升華。
參考文獻:
[1]李亞.談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2):37.
[2]陳銀霞.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A].2019-2020年度學術成果集[C].廣東教育學會,2020:8.
[3]李敏.新課程理念下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