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同格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讀和寫,只要字寫得好,文章背得好,那么在考試中就能輕松獲得高分。小學階段是打基礎階段,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把小學語文這個基礎鞏固好,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才能輕松突破困難。文章基于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
一、引言
小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最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各種習慣都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帶來影響,特別是學習習慣,像整理筆記的習慣、背誦文章的習慣,這些好的習慣能夠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學生在小學階段會自己整理筆記,到了初中或高中時,就會主動把上課的內容記錄下來,在課下自主進行復習。養(yǎng)成了這些好的習慣,學生的成績一定不會差。背誦文章也是如此,學生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了良好的背誦習慣,形成了較強的記憶力,到了初高中的時候便能自主對一些文章進行背誦和記憶,順利完成教師交代的背誦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二、“讀”與“寫”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意義
讀對于小學生的益處是非常大的。學生通過讀,敢于開口,有利于提高交流能力。同時,大聲地讀還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記憶力。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更容易把知識點記住,最重要的是通過讀的方式能夠集中注意力,不容易開小差或者打瞌睡。每所學校每個年級都要開展早自習,因為在早自習中學生通過大聲朗讀能夠集中注意力,在之后上課的時候也能夠很快地集中注意力聽課,提升聽課效率,也能提高記憶效果??梢哉f,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夠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益處。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和讀同樣重要。許多人評論一個人,很多時候會看這個人的字,一個人的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習慣、性格等等。在小學階段讓學生練好字,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就能保持卷面干凈整潔。閱卷教師看到一張干凈整潔、字跡工整的試卷,往往內心會感到舒暢愉快,也容易給高分。無論是小學語文教師還是中學語文教師,都會強調在考試過程中一定要字跡工整,這樣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可以看出,小學練好字的必要性,練好字不僅在小學重要,而且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
三、小學高年級“讀寫結合”的現(xiàn)狀
(一)“讀”與“寫”過度分離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存在“讀”與“寫”嚴重分離的問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有過多傳統(tǒng)老舊的教學思想,將書寫教學與閱讀分離開。教師在教學生書寫時,就只讓學生進行寫字練習,不斷重復書寫,而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只注重讓學生朗讀、背誦,體味文章的含義,不重視動筆練習,沒有將書寫與閱讀充分結合起來,使得學生的讀寫能力不能協(xié)調發(fā)展,無法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全局意識。
(二)教師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措施不夠科學
有些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存在一定的“讀寫結合”訓練意識,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但缺乏足夠的經(jīng)驗,在進行具體教學時容易存在膽怯心理,導致“讀寫結合”成為一種形式。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些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章,認識一定生字詞之后,就直接要求學生抄寫記憶這些生字詞,沒有具體告知學生怎樣寫才更規(guī)范。換句話說,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結果,忽略了相關的方法和過程指導,沒有傳授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書寫技巧。
(三)學生在“讀寫”上的興趣不大
小學生從入學開始就一直在進行文章的閱讀以及生字詞的書寫練習,經(jīng)過無數(shù)次重復學習之后,逐漸對閱讀與書寫產(chǎn)生了疲勞感。因此在日常學習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文章以及抄寫練習生字詞的過程中興趣不大,而是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干巴巴地閱讀文章,沒有情感,寫出來的字也是潦草難認,漫不經(jīng)心。這種純粹應付學習的做法自然難以提升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四)沒有找準“讀寫結合”的點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讀寫結合并不是簡單地在讀寫練習時將其大聲朗讀出來就可以了,而是要有更加合適的切入點。比如讓學生直接將古詩詞或者優(yōu)美文章的片段作為臨摹的對象,一邊書寫一邊體會文章的情感與內涵,最后將其大聲朗讀出來;或者在閱讀過程中覺得某一段文字精彩,就將其摘抄下來。這種自然切入的“讀寫結合”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與書寫能力的提升有更大的幫助。但從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讀寫結合”情況來看,這一點顯然還有待提升。
四、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踐
(一)早自習讓學生大聲朗讀
上文中提到過早讀的意義,其實早讀對于學生的意義不止這些。早讀能夠使小學高年級學生準確地將“讀”落實到行動中。每所學校都有早讀規(guī)定,早讀能夠幫助學生釋放自己。當內心壓力過大或者不開心時,學生便可以通過在早自習中大聲朗讀來釋放,而且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很多知識點。小學高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早讀習慣,能夠促進其未來的發(fā)展。
(二)語文課前5分鐘讓學生大聲朗讀
小學生的課堂意識往往不強,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前5分鐘大聲朗讀。課前5分鐘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作用,它能夠提醒學生下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提前做好上課準備,節(jié)約課堂時間,還能夠集中學生的精神,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更有精力,不至于在課堂中開小差、打瞌睡。
(三)語文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相應的時間讓其朗讀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些時間進行朗讀。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會漸漸地從原來的興奮狀態(tài)變得安靜、疲憊,對此,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看到學生出現(xiàn)疲憊狀態(tài)時,要及時做好調整,適當?shù)刈寣W生休息一下。但是休息并不是讓學生自己安排,而是讓學生背誦哪一篇文章,邊背誦邊休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得到休息,而且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在后續(xù)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一般人休息往往是閑著,什么都不做,而邊看書邊休息的人能夠獲得比別人更多的知識。這樣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能夠使學生受益終身。
(四)組織演講大賽,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其中
通過參加演講大賽來培養(yǎng)讀的能力,效果是最好的。學生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需要做許多準備,能夠培養(yǎng)讀的能力、記憶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會思考自己要不要和別人進行合作,該如何合作,在合作中如何進行任務分配。一個簡單的活動就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各種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1]。
(五)讓學生練習字帖
對于寫來說,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小學的時候教師總是告訴學生要好好寫字,把字寫清楚,并且會讓學生買字帖練習。寫字對于學生來說就像吃飯走路一樣重要。如果一個學生連最基本的字都寫不好,那么其他事情也就做不好。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練好字是非常有必要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拿出一定時間讓學生練字。
在學生練習字帖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監(jiān)督作用,不能讓學生買來字帖就放著不練,那就沒有任何意義。教師要監(jiān)督學生完成練習,比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練習多少字。一些學生主動性差,往往只有在教師強制性要求下才會嚴格按照要求來練習。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的任務,最大程度達到良好的練習效果[2]。
(六)開展書法大賽,并對獲獎學生的書法作品進行展示
開展書法大賽,對獲獎學生的書法作品進行展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好好寫字。在書法大賽后進行篩選,分出一、二、三等獎并進行公示,能夠讓學校的大多數(shù)人都欣賞到,同時也是對獲獎者的肯定與激勵。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便會對其進行模仿。展示優(yōu)秀作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模仿心理,使學生寫出一手好字。因此,開展書法大賽是很有必要的,能給學生帶來許多益處,激勵學生更加認真地書寫。
(七)將班上字寫得好的學生的作業(yè)或其他作品進行展示
將班上寫字好的學生的作業(yè)或者其他作品進行展示也能夠激勵學生寫出一手好字。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當看到別人的字比自己好的時候,內心便會觸動,想改變自己的字,讓自己的字看上去更好。所以,教師要給學生樹立練字的榜樣,讓學生有學習的對象,以免走錯方向。對于被展示的學生來說,這也是一種認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更加認真地完成作業(yè)[3]。
五、結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要認真分析,對于教師來說并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對于小學生進行“讀”和“寫”方面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練一手好字。這樣學生在將來的學習中才會更加順利,減輕學習壓力,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蔡建鳳.基于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踐與思考[J].家長,2020(07):161,163.
張進軍.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8):54.
龔真花.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