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句話講出了治學的根本之道。對于小升初學生而言,初中語文學習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有些學生語文學習不得其法。其實初中學習語文的方法就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十個字中。
一、與小學相比,初中語文有哪些變化?
1.閱讀文章難度增大
我們以記敘文閱讀為例。小學要求“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中學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梢?,閱讀敘事性作品時,從小學到中學,不但在語言的學習積累上有了更具體的要求,在情感體驗方面也有所強化和提升。
2.古詩文增多
小學階段文言文較少,課標對于文言文的要求比較淺顯,只需達到積累背誦這一層次,可是到了初中,古詩文的比重占到教材的30%左右。古詩文閱讀是這一階段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習的難度從積累到理解到運用,甚至是評價鑒賞的層面。中學語文課程內(nèi)容強化了古詩文的學習,希望學生通過學習文言詩文,加深文化底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深化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3.作文要求提高
小學寫作課程標準偏重于簡單的記敘文及想象作文,要求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分段清楚、書寫規(guī)范、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等。而初中寫作課程標準則側(cè)重表達自己的感受、多角度觀察表現(xiàn)生活,在獨立構(gòu)思寫作、詳略得當、條理清楚、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主旨明確、內(nèi)容具體、運用不同表達方式、文從字順等方面都做了非常明確的要求。換言之,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是立意要深、選材要新、結(jié)構(gòu)要巧、語言要美、字跡要清。
4.閱讀水平量化標準提高
對于各學段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課程標準有相應的規(guī)定。比如,小學一二年級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三四年級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要會瀏覽,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初中要求學生學會閱讀詩歌、敘事性和說明性文章,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養(yǎng)成默讀習慣,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背誦古詩文8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
二、小升初學生如何適應中學語文學習
1.博學
語文學科講的博學主要指海納百川,博覽群書。
讀書有熱度。營造書香氛圍,培養(yǎng)閱讀興趣。學?!安┤ぁ钡恼Z文教學尤其倡導博覽群書,還專門開設了閱讀課和約會名著、唐詩宋詞欣賞、影視文學欣賞、戲劇班表演等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廣泛涉獵。學校在每個班都設置圖書角,配備了不同種類的書。除學校外,家里也應營造出書香氛圍。
讀書有廣度。中學階段,學生要盡可能廣泛閱讀,讀書的量上去了,眼界自然就開闊了。教師教學時是不僅僅教單篇課文,而是配合單元主題補充大量文章。如在文言文教學中,整合教材,補充同一作者的其他詩文,或其他作者同一主題的詩文進行專題教學。如學習初中第一課《春》,可以找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來讀,也可以找寫四季美景的其他散文來讀。讀多了,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散文都是作者對生活有深入細致的觀察,抓住了景物特征,再用生動形象的語句表現(xiàn)出來。
整本書的閱讀更是多多益善。初中階段不僅要讀完必讀的12部名著,還要讀教師每學期推薦的必讀和選讀書目,以讀書筆記、讀書報告、課本劇、思維導圖等不同形式展示讀書成果。
讀書有深度。我們強調(diào)的讀書不僅要有量的積累,更要有質(zhì)的提升。學校的精講課本都是深度閱讀,仔細品味文章中的字、詞、句妙在何處,學生在書上做圈點批注。圈點,就是閱讀時用一套自己能夠理解的能代表某種意義的符號,在文章的字、詞、句段上圈點勾畫。批注,批語注釋?!芭敝概Z,主要反映自己的看法、思想感悟和對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白ⅰ敝缸⒔猓缱忠?、詞義、作家作品介紹、內(nèi)容出處等。深入閱讀時用圈點批注讀書法可以凝聚閱讀的注意力,便于以后復習、鞏固。
2.審問、慎思、明辨
審問是指有所疑問、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問過以后通過自己的仔細思考、分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是慎思。明辯則意味判定真?zhèn)?,去偽存真。審問、慎思、明辨恰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核心就是思維。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借助于語言來實現(xiàn)的。提升思維能力聽起來很抽象,學生怎樣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呢?預習新課時,獨立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做到“三看一查一提問”:三看就是看課文、看注釋、看課文前后編者的引導與設計的思考與練習;一查就是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一提問就是提出自己閱讀時不清楚的、有疑問的、不會解答的問題。課上要勇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敢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要知道許多問題答案不是唯一的。課后復習也并非課上知識的簡單再現(xiàn)。我們的教材課后練習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思考探究,針對文章內(nèi)容、情感、主題、寫法等重難點設問:一部分是積累拓展,重在積累、品味、拓展、延伸,與文本之外建立起廣泛聯(lián)系。這兩部分兩個層次思維漸進,課內(nèi)課外拓展資源,學生要積極思考、舉一反三,逐漸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3.篤行
篤行是要努力實踐,使聽、說、讀、寫落到實處,做到知行合一。首先,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學校一直秉持著“大語文觀”的教學理念,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
其次,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可以從優(yōu)秀欄目《朗讀者》中學人文關(guān)懷,從《探索時代》中學會展開科學幻想,從《中國詩詞大會》《經(jīng)典詠流傳》中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從日益便捷的生活中感受到國家為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所做出的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睂W生要想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第三境界,就要把“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貫穿在初中語文學習的一日常規(guī)中。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