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筠 劉東鋒 吳殷 宋昱
摘? ? 要: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是體育賽事成功舉辦的關鍵因素,體育賽事涉入度與心理收益會對支持態(tài)度產(chǎn)生重要影響,但影響路徑和機制尚不明晰。依據(jù)社會交換理論,構建以心理收益為中介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理論模型,運用問卷調查法等,以“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為例,向上海市16個轄區(qū)的居民發(fā)放問卷,并收回問卷1 302份,對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檢驗了構建的理論模型。檢驗結果顯示: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和心理收益均對其支持態(tài)度產(chǎn)生影響;被調查居民的心理收益在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效應;被調查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建議:拓寬上海地區(qū)居民體育賽事涉入渠道;增強上海地區(qū)居民對體育賽事的心理收益感知;上海市舉辦體育賽事要充分重視上海地區(qū)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之間因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產(chǎn)生影響而存在的差異。
關鍵詞:體育管理;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居民支持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G G80-053? ? ? ? ? 學科代碼:040301? ? ?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he residentssuppor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sport events is the key factor to the success of the sport events. Sport event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incom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 attitudes, but the pathway and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are still unclear. Based on the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port event involvement degree-psychological income-support attitude” mediated by psychological incom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taking “Shanghai Tennis Masters” as an example, the questionnaire was sent to residents in 16 districts of Shanghai, and 1 302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dividualssupport attitudes toward the hosting of sport events were influenced by both sport event involvement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income. Psychological income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port event involvement and support attitude. 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variables on sport event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income, and support attitud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t is suggested to broaden the access channels of sports events for Shanghai residents; to enhance the residentspercep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income of sports events in Shanghai; and to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income and support attitude of the residents in Shanghai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sport management; sport events; involvement degree; psychological income; residentssupport attitude
近年來,在我國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全面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深入貫徹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背景下,體育賽事尤其是大型體育賽事因其在社會、經(jīng)濟等諸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在我國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視,并且逐漸成為舉辦城市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1-2]。但是,一些體育賽事的綜合效益還未達到預期,有待提升。事實上,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不論是否直接參與或觀看體育賽事,其對體育賽事都會產(chǎn)生某些感知,體育賽事與其舉辦地居民之間必然存在某種關聯(lián)。有研究表明,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在體育賽事的組織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體育賽事舉辦成功與否以及是否得到當?shù)鼐用竦恼J可與喜愛密切相關。體育賽事組織方辦賽應以舉辦地人民為中心,重視舉辦地居民的需求與利益訴求,要使舉辦地居民通過體育賽事受益[1]。商業(yè)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要為民辦賽和惠民,在提升體育賽事社會效益的同時,促進體育事業(yè)發(fā)展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體育賽事要對舉辦地居民生活、產(chǎn)業(yè)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影響[3]。
綜合分析國內(nèi)外的文獻,一些學者認為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公眾參與度、居民的心理情感、社區(qū)歸屬感及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等[2,4-6]。其中:心理收益作為體育賽事的觀眾對體育賽事的一種心理感知,主要體現(xiàn)體育賽事的觀眾對體育賽事的正向心理和積極情感。情感作為人類非常重要的心理,對人的態(tài)度形成及行為改變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4-6]。在現(xiàn)有的研究中,一些學者通常通過心理測量證明心理收益的真實存在,并推測其作為一種積極情感可能影響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7-9],但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心理收益影響其對體育賽事支持態(tài)度的作用機制與關系路徑卻沒有更多論證。通過分析現(xiàn)有文獻可知,涉入度是體育心理學領域的重要研究變量,涉入度是解釋人的行為和態(tài)度的概念,是影響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重要變量[4-5]。體育賽事涉入度是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了解與認識,對體育賽事的參與積極性、興趣度及參與程度[5-6],其可能是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心理收益感知和態(tài)度存在差異的重要影響因素[10-13],但是該變量是直接影響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還是間接影響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已有的研究結果不盡相同[4-6]。因此,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對其心理收益及支持態(tài)度的影響作用值得研究。
基于以上,本文嘗試從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視角,探討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 心理收益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探究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及支持態(tài)度相互影響的內(nèi)在作用機制,為我國政府進一步優(yōu)化體育產(chǎn)業(yè)結構,為體育賽事組織方進一步豐富體育賽事產(chǎn)品,以及提高體育賽事的社會效益提供理論支撐及相關建議。
1? ?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1.1? 體育賽事態(tài)度的相關概念
在心理學中,態(tài)度是指個體評價和判斷生活中的事件或特殊情況的心理傾向[14]。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是指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在賽前、賽中和賽后的評價中,對體育賽事的支持和肯定程度[2,15]。近年來,一些學者關于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的研究側重從情感與行為2個維度綜合分析,從支持繼續(xù)辦賽、支持引進體育賽事、愿意參與體育賽事等方面探討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3,14-15]。本研究從情感和行為角度,綜合測評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
1.2? 涉入度的相關概念
本文中的體育賽事涉入度是指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了解與認識,以及舉辦地居民對舉辦體育賽事的積極性、興趣度及參與程度[5]。對于涉入度的測評,主要有單維度個人涉入量表(PII)、多維度消費者涉入量表(CIP)、服務業(yè)涉入量表(SII)、涉入持久性量表(EI )等[16-17]。目前,在學術界中完整度、認可度較高的量表是 Zaichkowsky編制的“RPII”量表,該量表從個人對事物的重要性與價值的感知、興趣等方面進行涉入度測評[18]。
1.3? 心理收益的相關概念
心理收益是指不能為個體帶來物質性收益而只能帶來精神滿足或心情愉悅的無形收益[19]。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心理收益是指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即使沒有前往賽場參加體育賽事,也沒有參與體育賽事的相關活動,但對體育賽事在情感上仍產(chǎn)生了積極感知[12]。當前,對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心理收益的測評普遍是基于Crompton定義的心理收益研究范式,從Kim 等編制的心理收益量表(SPI)[13]改編而成的。本研究的主要測評維度包括:舉辦地國際形象提升使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即舉辦體育賽事使舉辦地受新聞媒體的關注度增多,提高了舉辦地知名度,使當?shù)鼐用癞a(chǎn)生自豪感;社會歸屬感與社會交往增強使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獲得情感滿足,即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增強舉辦地居民的社會歸屬感并使其獲得情感滿足;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舉辦地居民獲得良好感受,即舉辦體育賽事營造的熱烈氣氛使舉辦地居民情緒高昂,產(chǎn)生興奮感;城市活力氛圍使舉辦地居民獲得良好感受,即舉辦地開展的各類體育賽事衍生活動使居民產(chǎn)生興奮感;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舉辦地居民感到自豪,即舉辦體育賽事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質量提升,使居民感到自豪。一些學者運用SPI量表對舉辦地居民關于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體育賽事的心理收益進行測評,結果顯示:不論大型體育賽事還是中小型體育賽事,都會使舉辦地居民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收益感知[9-11,20]。在中國學者的研究中,Liu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修訂了適用于中國的SPI量表,用以測評北京地區(qū)居民因舉辦2008年奧運會產(chǎn)生的心理收益感知,該研究發(fā)現(xiàn),北京地區(qū)居民在2008年奧運會后很多年仍能較為明顯地感受到因奧運會產(chǎn)生的心理收益[10]。
1.4? 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學者認為涉入度是預測個人態(tài)度和行為的重要變量,當個人存在對某事件的較高涉入度時,會更加積極地處理與該事件相關的信息,從而產(chǎn)生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為[21],據(jù)此可以推斷,體育賽事涉入度是影響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支持態(tài)度的直接原因。例如:張啟福認為,體育賽事是休閑娛樂消費中的一類重要產(chǎn)品,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涉入度越深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越積極,越容易產(chǎn)生體育消費行為[4]。
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是其對體育賽事綜合評價的結果。這意味著,在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可能存在一個能夠體現(xiàn)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感知或評價的變量,即體育賽事涉入度可能會通過這個變量的中介作用影響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例如:劉春濟在研究F1賽事觀眾對F1賽事涉入與涉入反應的關系中發(fā)現(xiàn),滿意度各維度在F1賽事涉入與涉入反應的關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5]。Colleen從體育消費者的忠誠度角度研究了體育消費者的體育參與程度對其體育消費行為的忠誠度的影響,從中發(fā)現(xiàn),心理承諾具有中介作用[6]。
心理收益作為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的一種心理上的感知,可以看作是通過感知體育賽事而產(chǎn)生的積極情感和有益評價。有學者認為,心理收益能對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關于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進行有效預測,居民感知心理收益越多,越容易形成支持態(tài)度[9-10]。體育賽事涉入度可能對舉辦地居民的心理收益產(chǎn)生影響,居民對體育賽事的參與積極性、興趣度、參與度可能是引起其心理收益感知不同的原因[10,12-13]。據(jù)此推測,體育賽事涉入度可能作為前因變量影響舉辦地居民的心理收益,舉辦地居民對體育賽事感知的心理收益進而會影響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因此,本文提出第一個假設(H1)為: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心理收益在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其中包括:體育賽事舉辦地的國際形象提升使其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在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H1a);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的增強使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獲得情感滿足在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H1b);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感到興奮在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H1c);城市活力氛圍使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獲得良好感受在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H1d);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感到自豪在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H1e)。
1.5? 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在不同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影響的差異
對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的影響可能存在差異。例如:Erianne等發(fā)現(xiàn)單身且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居民心理收益水平更高[20]。但也有研究顯示,人口社會學特征因素,例如:年齡、性別、在城市居住時間不會對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產(chǎn)生影響[10,22]。此外,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與體育賽事的關系(觀眾、其他)、觀賽次數(shù)等因素也會對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心理收益感知產(chǎn)生影響[15]。人口的異質性有助于解釋體育賽事對不同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產(chǎn)生影響的機制。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二(H2)和假設三(H3)。H2: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異質性在體育賽事涉入度與心理收益的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的影響存在差異;H3: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異質性在其心理收益與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的影響存在差異。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選擇上海地區(qū)居民對“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為研究對象,分析三者之間的深層影響機制。目前,上海市正在創(chuàng)建“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并已具有包括“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在內(nèi)的雄厚體育賽事資源,初步構建了國際體育城市的體育賽事體系?!吧虾>W(wǎng)球大師賽”是亞洲唯一舉辦 ATP1000 級別的網(wǎng)球賽事,在上海市已有20多年的辦賽歷程,在上海地區(qū)居民中具有很高的知曉度,是國內(nèi)創(chuàng)辦的歷史最悠久的網(wǎng)球賽事,是上海市政府著力打造的品牌體育賽事。該項體育賽事在關注度、專業(yè)度、貢獻度評估中均處于上海市最具影響力體育賽事前三甲,因此,以“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為例,研究該類型體育賽事舉辦地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2? 研究方法
2.2.1? 問卷調查法
2.2.1.1? ? 問卷的編制
本研究中的問卷各測評變量均借鑒成型的量表來編制,結合本研究實際情況進行修改與完善。由于部分題項選自國外學者編制的量表,因此,進行了中英互譯,詞義調整,由此形成初始量表。同時采取焦點小組座談法,對變量測評內(nèi)容、變量關系假設、問卷詞義進行討論后調整完善了問卷。在此基礎上,邀請10位相關領域專家對量表進行修訂,提高量表內(nèi)容效度與完整性,形成最終問卷。問卷的主體內(nèi)容包括:居民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4個組成部分。
其中體育賽事涉入度量表重點參考目前廣泛使用的RPII 量表,結合CIP量表、PII量表及國內(nèi)關于休閑與旅游的研究中對涉入度進行綜合研究的成果[17,21],包括重要性、價值、興趣、信息、風險等8條測評題項。心理收益測評參考Kim 的SPI量表[13]及中國居民心理收益量表[10],結合“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特點進行調整[23],分為國際形象的提升使舉辦地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舉辦地居民獲得情感滿足、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舉辦地居民獲得良好感受、城市活力氛圍使舉辦地居民獲得良好感受、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舉辦地居民感到自豪5個維度,共計28條測評題項;支持態(tài)度測評參考黃海燕 等編制的支持度量表,以支持繼續(xù)舉辦、希望更多參與、支持政府資助等5個題項進行測評[2-3,14]。各測評題項均采用Likert 5級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2.2.1.2? ? 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本研究于2018年9月,即“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開賽前一個月,在上海市的16個轄區(qū)人口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步行街、體育場館、地鐵口等)采用攔截的方法對符合調查條件的居民發(fā)放問卷。篩選條件為知曉“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并且在上海居住滿1年及以上的上海市常住居民。問卷共發(fā)放1 500份,回收1 405份,剔除部分無效問卷,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 302份,問卷有效率為86.8%。問卷調查對象概況見表1。
2.2.1.3? ? 問卷的信度、效度檢驗
1)相關條目刪選。采用CICT法、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結合最大變異法進行正交旋轉因子分析,對預調查問卷中相關題目進行刪選。經(jīng)過檢驗,體育賽事涉入度量表中的題項“我對這項賽事沒有興趣”“關注該賽事的經(jīng)歷很糟糕,我會感到不開心”,心理收益量表中的題項“該賽事舉辦使國內(nèi)外游客增長,這使我感到自豪”“該賽事舉辦使城市振興,這使我感到自豪”測量題目因子載荷系數(shù)小于0.5,予以刪除。經(jīng)修訂,體育賽事涉入度量表KMO =0.880,Bartlett球形檢驗p<0.01;心理收益量表KMO =0.942,Bartlett球形檢驗p<0.01;支持態(tài)度量表KMO =0.755,Bartlett球形檢驗p<0.01,各量表觀測變量因子載荷系數(shù)均大于0.5,符合研究要求,最終形成了包括4個部分47個題項的量表。4個部分分別為居民人口社會學特征信息、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
2)信度檢驗。由于體育賽事涉入度量表共析出1個因子并包括6條題項,心理收益共析出5個因子并包括26條題項,支持態(tài)度共析出1個因子并包括5條題項,因此,根據(jù)研究需要,文中將3個量表統(tǒng)一進行信度檢驗。信度檢驗結果顯示,所有潛變量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介于0.686~0.835之間,表示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結果見表2。
3)效度檢驗。(a)內(nèi)容效度。通過分析文獻形成初步研究假設與調查量表,結合焦點小組座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形成的量表進行修訂,保證了量表良好的內(nèi)容效度。(b)結構效度。通過收斂效度和區(qū)分效度檢驗量表的結構效度。檢驗結果見表2,表2中的7個潛變量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均大于0.5,CR 均大于0.7,AVE 均大于或接近0.5,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區(qū)分效度見表3,所有因子的AVE平方根均大于與其他因子的相關系數(shù),各量表顯示出了良好的區(qū)分效度。
2.2.1.4? ?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為減少共同方法偏差,調查中采用匿名作答,同時采用Harman單因子檢驗,結果有7個因子特征根值大于1,且第1因子解釋變異率為39.59%,低于40%的臨界值,變量測評共同方法偏差可接受。
2.2.2?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 25. 0 進行分布檢驗、信度和效度檢驗、因子分析;通過AMOS 24. 0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優(yōu)度檢驗,分析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3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驗證中介變量的影響效應;使用多群組結構方程進一步分析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對支持態(tài)度關系路徑影響的差異。
3? ?研究結果與假設檢驗
3.1? 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上海市被調查居民對“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心理收益測評結果顯示,被調查居民對包括自豪感在內(nèi)的多個維度產(chǎn)生了心理收益。從表3的均值來看,心理收益感知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使我感到自豪、城市活力氛圍使我獲得良好感受、上海市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及基礎設施改善使我感到自豪、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我獲得良好感受、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我獲得情感滿足,最低得分超過3.5分。依據(jù)李克特量表等級評分可見,被調查居民對“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心理收益感知的5個維度均為積極影響。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的得分均值分別達到3.35分和4.03分,總體來看,上海市被調查居民對于舉辦“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支持態(tài)度較為積極。
3.2? 心理收益中介效應檢驗
通過模型適配度檢驗,當χ2/DF小于3時模型擬合較好,在3~5之間時觀測變量與模型基本擬合,當大于5時則表示觀測變量與模型擬合不好;CFI和TLI這2個指標大于0.9,越接近1越好;RMSEAR的值需小于0.08[24]。檢驗結果顯示:中介效應模型擬合指標分別是χ2/DF=3.679 ,RMSEA=0.045,TLI=0.944,CFI=0.949,體育賽事涉入度對支持態(tài)度的解釋力R2=0.677,模型擬合較好。
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路徑如圖1所示,體育賽事涉入度顯著正向影響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后被調查居民的自豪感(β=0.567, p<0.01),體育賽事涉入度顯著正向影響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β=0.762, p<0.01),體育賽事涉入度顯著正向影響體育賽事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β=0.782, p<0.01),體育賽事涉入度顯著正向影響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β=0.660, p<0.01),體育賽事涉入度顯著正向影響上海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被調查居民感到自豪(β=0.556, p<0.01);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使被調查居民感到自豪顯著正向影響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β=0.152, p<0.01),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顯著正向影響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β=0.226, p<0.01),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顯著正向影響其支持態(tài)度(β=0.267, p<0.01),上海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被調查居民感到自豪顯著正向影響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β=0.390, p<0.01),但是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對其支持態(tài)度沒有顯著影響(β=-0.015, p>0.05)。
進一步采用偏差矯正Bootstrap 法(重復抽取2 000次)檢驗中介效應的顯著性,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心理收益量表的5個維度影響效應值分別為0.042、-0.002、0.111、0.054、0.101,除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的影響效應不顯著,其他關系路徑效應值均在95%置信區(qū)間并且不包括0,表明心理收益在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起完全中介效應。假設H1得到部分驗證,其中:假設H1a、H1c、H1d、H1e得到驗證,H1b未得到驗證,結果見表4。
3.3? 被調查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影響的差異
本文采用多群組結構方程分析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不同關系路徑的影響效應的差異,結果見表5。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模型中,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不同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不同群組在關系路徑中影響的顯著性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正負關系和總樣本結果一致,驗證了假設H2與H3。
由表5可見,被調查居民中的男性和女性在“體育賽事涉入度→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關系路徑中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被調查女性居民在這2個關系路徑中的關聯(lián)性更大;“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與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男性被調查居民受到顯著影響,女性被調查居民沒有受到顯著影響。在“體育賽事涉入度→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使被調查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被調查居民感到自豪”的關系路徑中,與體育賽事具有不同關系的群組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觀眾的關聯(lián)性影響明顯大于非觀眾。在“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使被調查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與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對觀眾的影響不顯著,對其他居民的影響顯著;但在“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與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觀眾受影響顯著,其他居民受影響不顯著。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關系路徑中,不同觀賽次數(shù)群組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觀賽3次以上的被調查居民受影響的關聯(lián)性最大,其次是未觀過賽的被調查居民,最后是觀賽1~2次的被調查居民。在“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及相關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使被調查居民感到自豪→支持態(tài)度”關系路徑中,不同觀賽次數(shù)群組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也存在顯著差異,觀賽1~2次的被調查居民受影響的關聯(lián)性最大。在“體育賽事涉入度→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使被調查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關系路徑中,不同居住年限的被調查居民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居住年限在1~5年的被調查居民受影響的關聯(lián)性最大;在“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使被調查居民產(chǎn)生自豪感”與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居住年限在1~5年的被調查居民受影響的關聯(lián)性最大。在“體育賽事涉入度→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體育賽事涉入度→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關系路徑中,不同收入群組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其中:“體育賽事涉入度→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和“體育賽事涉入度→城市活力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這2個關系路徑中收入為6 999元以下的被調查居民受影響的關聯(lián)性最大;在“體育賽事涉入度→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感受”關系路徑中,受影響關聯(lián)性最大的是收入在7 000~14 999元的被調查居民。
4? ?分析與討論
4.1? 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之間的相互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對其心理收益有顯著正向影響,體育賽事涉入度是被調查居民感知心理收益的前因變量。與Kim提出的居民對體育賽事的積極性、興趣度或參與度是心理收益的重要影響因素的假設一致[13]。在“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舉辦過程中,被調查居民對該賽事的心理收益顯著正向影響其對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被調查居民的心理收益越高,其自豪感、愉悅感、興奮度、滿足感等越強,越容易對該賽事產(chǎn)生支持態(tài)度。這與Brent等提出的假設一致[9-10,13]。被調查居民的心理收益在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體育賽事涉入度高容易使被調查居民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良好的情感體驗作為一種正面的評價可以激發(fā)被調查居民對體育賽事產(chǎn)生積極態(tài)度,并且體育賽事涉入度并不能直接影響被調查居民的支持態(tài)度,而是通過心理收益的中介作用,即體育賽事涉入度對支持態(tài)度的影響要通過心理收益感知來傳導,間接地發(fā)揮作用[5,17],這說明心理收益作為一種情感體驗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這也與Changwook 的研究結果一致:體育參與以體育賽事為中介正向影響居民對冬奧會籌辦前期的支持態(tài)度[25]。
從被調查居民心理收益的各個維度來看,體育賽事涉入度深的被調查居民由于對體育賽事有更大的興趣和更高的關注度,更容易感受到“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對上海國際形象的提升,并感到自豪[2]。體育賽事涉入度深更能引起被調查居民因體育賽事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而產(chǎn)生自豪感。同時,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越深、對體育賽事活動參與越多,則越容易體驗到因體育賽事的精彩而產(chǎn)生的激情、因體驗體育賽事衍生活動而產(chǎn)生愉悅感[15]。體育賽事涉入度深的被調查居民對體育賽事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感強,其更易于獲得良好感受[23]。
心理收益能促進被調查居民對體育賽事產(chǎn)生支持態(tài)度。而屬于心理收益范疇的“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這一維度對被調查居民關于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原因可能在于被調查居民對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的感知與其某些精神需求相關,其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更為復雜,體育賽事不一定是這類心理收益的唯一或關鍵影響因素。此外,社會歸屬感增強及社會交往增多可能會使被調查居民對體育賽事認知更為全面和深刻,體育賽事的正面信息會促進被調查居民積極態(tài)度的形成,而體育賽事負面信息的傳播可能會削弱這種影響。例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社區(qū)歸屬感強有助于居民對積極社會影響的感知,但也可能導致居民對消極影響的感知[26]。也有學者認為,社區(qū)歸屬感與居民感知及行為沒有顯著因果關聯(lián)[27],因此“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這一維度對被調查居民關于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的影響不顯著,需要從社會學層面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與解釋。
4.2? 被調查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關系路徑中產(chǎn)生影響的差異
被調查的女性居民更容易受體育賽事涉入度、體育賽事的熱烈氛圍和城市活力氛圍的影響?!吧虾>W(wǎng)球大師賽”的觀眾更關注因舉辦體育賽事城市發(fā)生的變化,說明“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觀眾易從體育賽事對城市的影響去感知心理收益。上海市居住年限在15年以上的被調查居民是“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主要觀眾。被調查居民觀賽次數(shù)超過3次,其心理收益與支持態(tài)度的正向影響會減弱。因此,“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在持續(xù)舉辦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來保持居民對其的新鮮感和興趣度值得有關方重視。需要以體育賽事為載體提升在上海市居住年限短的居民與上海市的關聯(lián)度、融入度及其對上海的認同度。
5? ?結論和建議
5.1? 結論
本文以“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為例來驗證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假設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結論:心理收益在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與支持態(tài)度之間起中介作用,被調查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是通過心理收益的傳導機制影響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在被調查居民的心理收益5個維度中,“社會歸屬感及社會交往增強使被調查居民獲得情感滿足”這一維度的中介影響不顯著。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的關系路徑中,被調查居民的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在體育賽事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態(tài)度關系路徑中的部分影響存在顯著差異。
5.2? 建議
本研究建議“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舉辦方進一步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拓寬上海地區(qū)居民體育賽事涉入渠道。首先,加強對體育賽事組織管理者與運營者的培訓,提高其對體育賽事相關者權益的重視程度。加強在媒體的廣告宣傳,包括通過網(wǎng)絡媒體等線上途徑,結合線下活動,提高上海地區(qū)居民對上海市舉辦的體育賽事的知曉度和參與度。在體育賽事舉辦的不同時間段,積極探索和策劃與上海城市定位及城市文化相契合的、連續(xù)舉辦的主題宣傳活動、教育培訓活動等,在體育賽事的賽前、賽中及賽后等不同階段和多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加強引導居民參與。加強對“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觀眾的調查,結合網(wǎng)球協(xié)會、體育場館等方面的體育服務,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上海地區(qū)居民的體育服務需求,促進“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產(chǎn)品與居民需求的匹配,為上海地區(qū)居民提供更多和更豐富的、可參與的、互動性強的體育賽事活動。
2)增強上海地區(qū)居民對體育賽事的心理收益感知。上海市的體育賽事主辦方和組織者應高度重視上海地區(qū)居民在體育賽事中的心理收益感知。要積極引導和優(yōu)化上海地區(qū)居民在觀賽過程中的心理獲得感和良性情緒,尤其將上海市的國際形象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改善等體育賽事正外部性影響進行廣泛的宣傳,以啟發(fā)和增強上海地區(qū)居民對于辦賽的自豪感。通過創(chuàng)新和豐富體育賽事產(chǎn)品及衍生活動,增強上海市舉辦的體育賽事的新穎性與吸引力,以體育賽事營造的熱烈氛圍提升上海地區(qū)居民對舉辦體育賽事的良好感受、以體育賽事營造的城市活力氛圍提升上海地區(qū)居民對舉辦體育賽事的良好感受、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增強上海地區(qū)居民的社會歸屬感與社會交往,從而增強其情感滿足感。通過運動項目的推廣和體育賽事文化的沉淀來使上海地區(qū)居民感知到體育賽事,并激發(fā)其對體育賽事產(chǎn)生正向情感,使上海地區(qū)居民體會、融入、認同體育賽事,進而在體育賽事的價值認同、心理收益認同等方面獲得愉悅和滿足的心理感受。
3)上海市舉辦體育賽事要充分重視上海地區(qū)居民的體育賽事涉入度、 心理收益、 支持態(tài)度之間因人口社會學特征變量產(chǎn)生影響而存在的差異。上海地區(qū)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的居民對“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的興趣點、敏感度和消費需求不同。根據(jù)性別、收入水平、觀賽次數(shù)等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居民的多樣化體育需求,創(chuàng)新體育賽事活動,結合體育賽事的賽制體系、票務體系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增強上海市舉辦的體育賽事對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居民的吸引力。創(chuàng)新性地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衍生活動,可推出公益廣告、親子活動、家庭套餐活動、電子競技類產(chǎn)品、教育培訓活動等個性化、多層次的體育賽事衍生產(chǎn)品,同時強化廣告宣傳、教育培訓等環(huán)節(jié),提高體育賽事服務的精準度,根據(jù)上海地區(qū)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征居民的特點激發(fā)其參與體育賽事相關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其心理收益感知,進而進一步強化其對體育賽事的支持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 黃海燕. 體育賽事對城市旅游業(yè)的影響:一個居民視角的結構方程模型[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1):35.
[2]? 張靖弦,黃海燕. 大型體育賽事利益相關者的感知變化:本地居民視角的時間縱向比較[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34(2):7.
[3]? 王曉琨,李龍. 民生視閾下全運惠民的切入點與實現(xiàn)路徑[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7,34(2):171.
[4]? 張啟福. 涉入視角下體育賽事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D]. 浙江:寧波大學,2015.
[5]? 劉春濟,馮學鋼,鄭曉濤. F1賽事游客涉入與涉入反應的關系研究:以滿意度為中介[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3):43.
[6]? COLLEEN C.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 fan attraction, psychological commitment and behavioural loyalty in a sports spectator contex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 Sponsorship, 2010(1):37.
[7]? HASTIE R. Problems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 653.
[8]? WILSON T D, WHEATLEY T P , MEYERS J M , et al.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78):821.
[9]? BRENT D O, HENRY T W,AARO W C. Major sport events and psychic income: the social anchor effect [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18(32): 257.
[10]? LIU D F. Development of a scale measuring the psychic income associated with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2017, 18(3):298.
[11]? HEATHER J G,MATTHEW W,BRIJESH T. Psychic income and social capital among host nation residents:a pre-post analysis of the 2010 FIFA world cup in south Africa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44): 113.
[12]? CROMPTON J L. Beyond economic impact: an alternative rationale for the public subsidy of major league sports facilities[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04, 18(1): 40.
[13]? WOOSOON K,MATTHEW W. Measuring the soci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super bowl XLIII: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 psychic income scale [J].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2012, 15(1):91.
[14]? 韓鳳月,高含頎,周進,等. 中國民眾對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認識與態(tài)度研究[J]. 體育科研,2016,37(5):35.
[15]? 黃海燕,高含頎,周進,等. 居民對F1中國大獎賽社會影響的感知及態(tài)度調查[J]. 體育科研,2016,37(5)::35.
[16]? 馬向陽,楊頌,汪波. 大陸游客涉入度與文化認同對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響[J]. 資源科學,2015,37(12):2392.
[17]? 吳劍琳,代祺,古繼寶. 產(chǎn)品涉入度、消費者從眾與品牌承諾:品牌敏感的中介作用——以轎車消費市場為例[J]. 市場營銷,2011,23(9):67.
[18]? ZAICHKOWSKY J L. The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reduction, revision, and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 [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4, 23(4): 59.
[19]? RITCHIE J 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hallmark events; conceptual and research issue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6, 23(1): 2.
[20]? ERIANNE A W, MATT R H. Beyond economic impact:college town resident perceptions of psychic income from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J]. Journal of Issues i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2019(12): 133.
[21]? 楊文娥. 產(chǎn)品涉入度、感知價值對節(jié)事游客體驗質量影響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22]? OHMANN S, JONES L, WILKES K. The perceived social impacts of the 2006 football world cup on munich residents[J]. 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 2006, 11(2): 129.
[23]? 彭利方,張家喜. 關于上海網(wǎng)球大師賽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研究——基于共生理論的視角[J]. 山東體育科技,2019,41(3):18.
[24]? HU L, BENTLER P M.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J].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1999 (6): 1.
[25]? CHANGWOOK K, KYRIAKI K. The effect of sport involvement on support for mega sport events [J]. Sustainability (Switzerland), 2019, 20 (2): 1.
[26]? LANKFORD S V, HOWARD D R. 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1(1):121.
[27]? GURSOY D, JUROWSKI C, UYSAL M. Resident attitude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