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琛菡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教育部門對高中美術鑒賞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加,這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對學生的日后發(fā)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新課改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當前的信息技術以及教學理念,尋找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切實優(yōu)化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問題;應對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但是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具體實踐中,仍然有一些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影響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實際效能。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對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并結合當前的信息技術和教學趨勢,不斷優(yōu)化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一、新課改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教育背景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避免的發(fā)展趨勢,這對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潮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但是在新課改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部分老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缺乏足夠的重視。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同時課堂教學的氛圍沉悶枯燥,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并不是十分理想,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比如部分老師在進行畫面布局和色彩構成的教學實踐中,應用“填鴨式”的方式進行日常教學,并讓學生嚴格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繪畫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同時也切實降低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實際效能。
(二)教學過程中專業(yè)術語較多
對于大部分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并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美術學習,因而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專業(yè)術語缺乏明確的認識。但是部分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使用大量的美術專用術語,這使得學生對當前的課程內容缺乏全面的了解,其整體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使用大量的專業(yè)術語,還會降低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甚至引起部分學生的厭學情緒和逃避心理,這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高效開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除此之外,部分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缺乏明確的認識,其課程教學的娛樂性和休閑性相對較強,因而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繪畫能力無法得到顯著的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實際效能。
(三)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目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涉及到的知識內容較為廣泛,這就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但是部分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其美術繪畫、美術鑒賞以及美術設計的課堂設置并不科學,同時其單元設置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之處,這給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高效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同時也對學生鑒賞能力和繪畫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些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部分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過分注重于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講授,但是卻對美術鑒賞缺乏足夠的重視,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無法真正體會美術作品的內在魅力,因而其獨立創(chuàng)作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除此之外,老師的專業(yè)水平有待提高。老師是學生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直接決定著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是部分學校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部分老師缺乏良好的教學經驗,其教學設計與學生的認知能力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并不明顯。
二、新課改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
(一)優(yōu)化教學模式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要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不斷優(yōu)化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從而進一步提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和繪畫能力,因此老師要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切實發(fā)揮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實際效能。比如某老師在開展 “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鑒賞”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教學時,就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并讓學生們深入分析這些手工藝品的圖案設計,然后引導學生們根據自己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制作出自己獨特的美術作品,從而為學生鑒賞能力和繪畫能力的提升奠定夯實的基礎。其次,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要結合學生們的身心特點以及美術鑒賞的內在特征,為學生們構建平等自由的教學氛圍,在完成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們深入了解美術鑒賞課程的內在魅力,激發(fā)學生們的課堂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最后,老師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中,要切實提高課程教學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并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比如某老師在賞析羅中立的《父親》這一美術作品時,就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課堂意境,幫助學生們理解七八十年代的父親形象,從而使其更加深入地感受這幅油畫的內涵意蘊,同時該老師還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幅具有年代氣息的美術作品,對其進行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的藝術鑒賞,并將其美術作品和鑒賞內容公布在師生交流平臺上,與學生和老師們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二)優(yōu)化課堂結構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老師要結合當前的教學實踐,不斷優(yōu)化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課堂結構,進一步提高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切實豐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課程內容,充分發(fā)揮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實際效能。在此過程中,老師要充分利用當前的多媒體教學技術,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比如某老師在開展《親和火與土》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實踐中,就通過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和多媒體教學技術,將青花瓷的各個特征以視頻、圖片和動畫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來,這不僅切實豐富了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也為學生們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們切實感受到了青花瓷的實際價值和內在魅力。與此同時,該老師還通過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和多媒體技術,將我國歷史的陶藝演變以一種直觀具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們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對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大有裨益。除此之外,老師還要根據當前的教學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模式,切實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老師的課堂主導能力,有效提升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為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高效開展奠定夯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參加一些美術展覽活動,并引導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參觀體驗,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知識視野,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同時也切實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