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晨薇
學校課間自編操教學深入貫徹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育人理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和深度參與的方式,開啟學生的課間生活。通過有效發(fā)揮課間自編操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的“1”與參與課間操約“1000”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相結(jié)合,從而形成“1+1000”的課間自編操學練新樣態(tài)。這不僅把學生從以往單一、重復、枯燥的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而且對形成學校體育文化和展現(xiàn)校園體育特色發(fā)揮積極作用。
一、案例描述
1.激發(fā)興趣,點燃激情
在一次全校的課間操集訓活動中,我剛開始整隊就看到有些學生的臉上充斥著厭倦和抗拒。我立即走下主席臺,拉住幾個學生詢問原因:“怎么啦?是有什么話想跟老師講嗎?”只見一名學生訴苦道:“老師,我的位置在離您最遠的右后方,與您的距離都快50米了,站在后面實在看不清動作?。 绷硪幻麆t說:“我已經(jīng)差不多學會了,一直練也太沒勁了!”此時,很多孩子也紛紛上前附和。
“原來是這樣!”面對學生們的真情吐露,我會心一笑:“老師之前確實考慮得不夠周到,今天的訓練課你們說了算!”我迅速上臺對所有孩子說:“同學們,我們今天的訓練回歸到班級,各班分4個小組,由你們中的‘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練怎么樣?”此言一出,被新鮮感和自由感包裹的學生們瞬間燃起了練習熱情!
各班級在班主任的組織與協(xié)調(diào)下,按照要求迅速在原位做出分組調(diào)整。有的班級先將學生按性別分成了人數(shù)相近的4個小分隊,然后再由各小分隊選出2名態(tài)度認真、動作規(guī)范的學生擔任“小老師”;有的班級則先從動作規(guī)范的學生中選出4位“小老師”,再將余下的學生按男女生平均原則分成4個小組。
“對,手臂伸直!轉(zhuǎn)腰,側(cè)頭,就像這樣!”在“小老師”們的協(xié)助指點下,場上立刻開始活躍起來!對于小部分仍然跟不上的學生,我也不失時機地為他們支招:“手上動作和腳上動作可以分開做,熟練了再串聯(lián)!”
2.盡情創(chuàng)想,盡情分享
正當大家投入其中,努力練習時,“老師,這里!”忽然,一個平時特別頑皮的男生向我招手示意:“老師,我可不可以改動作?比如這樣!”只見這個男生做了一個代表帥氣的手勢,旁邊的學生們一下子哄笑起來,同時,學生們疑惑的眼神仿佛也在追問我:“這樣也可以?”這也讓我陷入了兩難的處境,若同意,課間操隨時可能會演變成一場“群魔亂舞”;若拒絕,則會讓學生們失去一個彰顯個性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樂趣。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基于“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育人理念,嘗試著讓學生們適度改編,又有何不可呢?
于是我大聲地宣布:“可以,你說了算!但老師也有個小小的要求,學會課間操規(guī)定動作的基礎上,同伴之間再進行動作改編的探討,好的創(chuàng)意我們?nèi)M茝V。”大家一聽,學練熱情更高漲了。
3.賽出精彩,賽出友情
看到學生們練得越來越有模有樣,我繼續(xù)提議道:“同學們注意!再過5分鐘,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男女生PK賽,比一比哪個隊動作最規(guī)范!”“趕快!哪一節(jié)不熟練我們再練一次。”在“小老師”的帶動下,學生們互相鼓勵著,督促著,緊鑼密鼓迎接挑戰(zhàn)。
比完賽后,我組織學生們進行評價:“剛才男生和女生做得怎么樣?都有哪些特點?”“對比一下自己的動作,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改進?”
學生們也熱烈地回應:“男生們做的動作很有力度感,女生們的動作更加到位?!彪S著小組間、班級間、男女生之間等各種形式的比拼輪番上演,孩子們在熱烈評價之中,感情持續(xù)升溫,在熱鬧切磋之中,技藝越磨越精。
通過此次課間操集訓活動,讓我看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上課面貌,看到了學生們收獲滿滿、快樂滿滿,我不禁暗自下定決心,以后的活動課,還是你們說了算!
值得驕傲的是,通過學生們的不懈努力,學校有顏有料的課間操還有幸參與了湖南衛(wèi)視《少年說》欄目的錄制。這群蓬勃少年在綠茵操場上自信飛揚的樣子,不僅成為他們初中生涯的美好回憶,還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和諧共生”所帶來的學生發(fā)展的美好樣貌。
二、案例反思
1.教師要敢于放手,弱化自身的控制地位
蘇聯(lián)教育家舍吉寧說:“我們的任務是——不要孤立的學生,孤立的教師,而要學生+教師?!苯處熃M織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課外活動時,更應嚴謹細致地考慮學生學練方面的需求。課間自編操教學中,站在隊伍后面的學生難免會被前面的學生遮擋視線而影響學習進度;而有些自身領悟動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因較快掌握動作而產(chǎn)生厭煩情緒也在情理之中。與其進行“一鍋端”式的教學,教師一個人拿著話筒站臺上干著急,不如建立教育自信與順應學習規(guī)律,學會大膽放手,充分挖掘“1+1000”的樣態(tài)優(yōu)勢,把“指揮棒”適時交到學生手中,讓他們回歸屬于自己的舞臺。教師營造輕松、自由、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學練熱情。課中聘請“小老師”的方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表達、合作、交際、組織等各種能力。
2.教師要精于留白,激發(fā)學生的個性思維
課堂上若給學生留有一定思考的空間,將更能煥發(fā)教育魅力。學生由于個體間發(fā)展差異,以及個體內(nèi)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在體育技能學練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學生間掌握動作的程度及快慢不同的情況。在“1+1000”多主體參與的教學情境下,學生認知與能力不均衡性的矛盾更為突顯。因此,當課中有學生問到能否改編動作時,教師在表示支持的基礎上并沒有盲目地任其發(fā)展,而是通過引導設立前提、具化方法等方式,推動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引導學生在積極學練的同時加強與伙伴的合作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交流、分享的基礎上完成創(chuàng)意改編探究。這樣,既能有效增進了伙伴間交流學習,又避免了部分學生的“胡編亂造”現(xiàn)象,進而保證了創(chuàng)編動作的質(zhì)量。
3.教師要擅于引領,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赫爾巴特曾說:“教學的特權(quán)就是掠過草地與沼澤,不能總是讓人在舒適的山谷中游蕩,相反卻讓人練習登山,并使人在獲得廣闊視野中得到補償?!睕]有任何思維含量和挑戰(zhàn)難度的學習,無疑是不具備學習價值的。越靈動越出彩,特別是在既定內(nèi)容下的大規(guī)模教學活動中,如何杜絕死板、枯燥的單線經(jīng)驗輸出模式,引領課堂生動有效的發(fā)生是教師最應重視的問題。為加強“1+1000”大課間組織管理,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將合作化學習從教室搬到了操場,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賽教結(jié)合等一系列激勵和考評機制,在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同時,增進團隊凝聚和責任意識,學練氛圍由此越練越高漲,越賽越濃厚!
此外,為加強學生友伴聯(lián)系,提升合作能力,教師還通過組織小組間、班級間、年級間、男女生之間等多主體、多形式的比賽,幫助學生從多維角度全面觀察其他學生的展示,并鼓勵他們在賽后進行自評與互評,讓學生對課間操動作有更客觀全面的認識,進而能更有針性對地幫助自己和伙伴改進動作,最終達到掌握和規(guī)范動作的目的。
校園處處是課堂,如果說孩子們是我們琴譜上悅動的音符,那么何不適時地松開雙手,給他們更多嘗試的可能,讓他們親身去感受、去經(jīng)歷呢?畢竟精彩絕倫的樂章,將最終由他們自己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