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男
【摘 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部提出了“京劇進校園”的政策。通過對音樂教材進行分析能夠得知,其中一半都是民族音樂,而戲曲部分大概占有六分之一。盡管當前很多教師已經(jīng)開始對這一政策進行落實,但實際教學效果仍然無法令人滿意。因此,相關教學政策的研究就變得非常重要。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入戲曲藝術的方法,并對于細節(jié)部分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戲曲藝術;小學教育;音樂教學;主要策略
對于我國戲曲藝術而言,在世界藝壇中一直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經(jīng)過上千年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特有的魅力。然而從相關教學活動來看,整體表現(xiàn)并不容樂觀。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將相關內(nèi)容融入進來,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
一、音樂教學中融入戲曲藝術的重要性
(一)滿足音樂教學的要求
音樂屬于藝術類科目的一種,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審美價值。而通過開展戲曲教學,能夠讓學生與一些經(jīng)典的戲曲作品直接接觸,深入品味和理解,從而提升了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戲曲教學和音樂教學的價值層次完全一致。
(二)豐富內(nèi)心世界
通過開展戲曲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到文化傳承的意義所在,使得自身民族自豪感得到有效增強,同時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也有了更強的自信,進而使其對自己的祖國產(chǎn)生濃烈的熱愛之情。
(三)提升藝術素養(yǎng)
戲曲教學涉及的內(nèi)容有很多,要求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應當做到手腦并用,諸如對臉譜進行繪制、制作相關服裝并對表演內(nèi)容進行排練等。由于這些內(nèi)容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均沒有機會接觸,從而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激發(fā)。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戲曲藝術的方法
(一)教師需要轉(zhuǎn)變個人觀念
對戲曲教學來說,其主要為學生個人素質(zhì)的提升提供服務。因此,教師理應認識到戲曲藝術的價值所在,轉(zhuǎn)變早期純藝術的教育理念,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展開調(diào)整,為學生們提供與傳統(tǒng)戲曲接觸的機會。通過長時間努力,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二)合理選擇課堂素材
1.以京劇作為核心
在融入戲曲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必須認真選擇教學素材。這其中,京劇就能作為主要部分,以此將國粹的精華全部展現(xiàn)出來。京劇有著非常高的審美價值,涉及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在日常音樂教學時,教師應當向?qū)W生們普及京劇方面的基礎知識,播放經(jīng)典片段,并讓學生們嘗試練習。通過長期熏陶之后,學生們就能充分體會到京劇的魅力所在,進而激發(fā)了潛在的興趣。
2.將地方戲曲作為輔助
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qū)的文化特點各不一樣,而戲曲文化亦是如此。因此,教師就需要在確定京劇核心地位的同時,將地方戲曲作為重要輔助,通過系統(tǒng)化形式,將戲曲藝術全部呈現(xiàn)出來。通過長期學習后,學生們的視野就會得到拓展,對于戲曲文化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
3.有效結合鄉(xiāng)土音樂
戲曲藝術曲高和寡,普遍學生很難融入。因此,教師就可以將一些鄉(xiāng)土音樂融入進來。例如,在臺州地區(qū)就能將當?shù)貞蚯芭_州亂彈”結合進來,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還能體會到鄉(xiāng)土音樂的底蘊所在,真正做到了一箭雙雕。
(三)調(diào)整教學方式
1.創(chuàng)設背景環(huán)境
環(huán)境屬于無聲教育,在環(huán)境中,很多因素都會對人的情感帶來影響。通過對其合理利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
例如,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就可以對其他好的方法予以借鑒。通過設置專門的活動區(qū)域,并在其中放置一些特定的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和操作。如此就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主動學習,不懼困難,勇于探索,進而提升了自身綜合修養(yǎng)。
2.融入流行元素
普遍小學生對于流行音樂十分感興趣,在課余時間,都會進行聆聽。通過對其中的流行元素展開分析能夠了解,之所以這些樂曲十分受歡迎,主要是自媒體的全面引導以及簡單易懂的旋律。因此,教師就可以嘗試在教學活動中將流行元素融入進來,以此激發(fā)學生潛在的積極性。
例如,在對“京劇”的內(nèi)容進行學習的時候,如果教師直接播放一些京劇作品,學生們的興趣自然不高。為此,教師就可以播放王力宏的知名作品《在梅邊》。王力宏是很多學生非常喜歡的歌手,《在梅邊》也是十分受歡迎的歌曲,學生們很快就會被其中的旋律所打動。而在這一歌曲中,包含了京劇和昆曲的元素,使得聽眾呈現(xiàn)出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的狀態(tài)。當學生對這一歌曲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之后,自然就愿意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為之后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創(chuàng)設了優(yōu)良條件。
3.融入樂器表演
在京劇之中,實際需要應用的樂器有很多種,各類樂器的要求也都不一樣。而對學生來說,僅僅使用一些打擊樂器即可。為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些相對較為簡單的節(jié)奏,以此讓學生自主練習,完成伴奏。
例如,在對曲目《梨園英秀》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班級學生利用打擊樂器完成全部伴奏。邀請四名學生站到臺上,分別使用鼓、鈸、大鑼以及小鑼,而教師則通過鋼琴的方式彈出對應的節(jié)拍,完成整個表演。當學生們對節(jié)奏已經(jīng)完全掌握之后,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畫面素材,讓學生們直接為其伴奏。依靠這一方式,不但對學生的聽力和演唱能力起到了鍛煉效果,還能使其動手能力有所強化,進而提升了個人水平。
4.采用小組練習的方式
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不強,幾乎沒有太多音樂基礎,如果讓學生獨自學習,效果自然無法令人滿意。此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們一同探究。
例如,教師將整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們對本堂課程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并嘗試自主排練。盡管教師教學部分的時間有所減少,但學生們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自身積極性非常高,盡情展示自我。
三、開展戲曲活動
其一,無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每隔一段時間,教師都要以戲曲為主題,舉辦相關交流會。促使教師和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機會展開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對戲曲文化的內(nèi)容展開深入探究,在增進個人素養(yǎng)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社交能力。
其二,學??梢岳酶鞣N不同的方式對戲曲文化進行傳播,諸如在每個星期,廣播站都能播放一些經(jīng)典的戲曲作品,讓學生們有機會在生活中體會戲曲的魅力,從而對其產(chǎn)生興趣,強化了自身的學習意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戲曲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音樂教師就要在日常教學中對其予以滲透,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此讓學生們有機會和經(jīng)典戲曲作品展開接觸,進而使得自身綜合素養(yǎng)有所提高,為自身的未來發(fā)展帶來諸多益處。
【參考文獻】
[1]董云弟,丁麗麗.戲曲藝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策略[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9,000(010):P.211-212.
[2]李旭.讓戲曲藝術點亮小學音樂課堂[J].考試周刊,2017,000(012):40-40.
[3]楊麗麗.讓戲曲藝術點亮小學音樂課堂[J].魅力中國,2019(37):00012-00013.
[4]周潘.讓戲曲藝術點亮小學音樂課堂[J].科普童話,2019,000(002):P.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