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文學史視域觀照古詩詞特點

      2021-08-11 06:52徐兵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21年6期
      關鍵詞:教學建議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

      徐兵

      【關鍵詞】文學史視域,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選錄特點,教學建議

      選本,顧名思義,是選者將符合其意圖與標準的作品編選而成的合集。在價值學領域,篩選本身就意味著價值的生成與呈現(xiàn),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作為一種特殊的“選本”,在古詩詞的選編上具有較為明顯的特點。分析、研究這些特點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編者的意圖,進而指導教學實踐。

      關于統(tǒng)編教材所收錄的古詩詞數(shù)量,目前有兩種說法?!?14首,當下市場上熱賣的小學語文占詩詞教輔書主要采用的是這種說法;二是112首,這一說法出自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編寫組成員楊祎。上述兩種說法的分歧點在于對四年級下冊的《卜算子·詠梅》和六年級上冊的《七律-長征》的認定上。這兩篇選文在體裁上屬于古體濤詞,許多教輔書將之計入古詩詞,卻忽略了他們的作者毛澤東是現(xiàn)當代文學家,因而這兩篇選文并不屬于古代文學史的范疇,而產(chǎn)生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厘清古體詩詞和古濤詞的區(qū)別。因此112首的說法更為嚴謹,也更符合文學史研究中對作家作品的認定規(guī)范。

      一、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選錄特點

      按所選時代和詩、詞分體來統(tǒng)計,112首古詩詞的具體情況見下表。

      依據(jù)表1,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以下結(jié)論。

      1.選錄的古詩詞囊括時代范圍廣

      選文的時代從先秦開始直至清代,除秦、隋兩朝外,囊括了自先秦以來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顯然,教材編寫組在古詩詞選材時有意讓古代文學史上每一時期的作品均作呈現(xiàn)。秦、隋兩朝之所以沒有作品入選,應當是考慮到以下兩點原因。

      存世時間太短。秦朝與隋朝均為二世而亡,這么短的時間不足以產(chǎn)生、發(fā)展出屬于自己的一代文學,所以文學史上有“秦世不文”之譏,隋代文學也習慣性地被并人唐代文學史進行敘述。

      沒有合適的作品。秦以法家治天下,奉行極為嚴苛的文化政策,在此背景下,文學難以獲得發(fā)生、發(fā)展的土壤和空間。隋代詩壇盛行的是興起于南北朝的宮體詩。宮體詩重形式、輕內(nèi)容,有娛樂化,甚至艷情化的傾向,這樣的詩歌自然不能被選人教材。至于詞,當時的作品還不成熟,也不適合選入教材。

      2.側(cè)重選盛唐和中唐詩,選錄的李白的詩最多

      據(jù)表1可知,112篇選文中有104首詩、8首詞,呈現(xiàn)出詩重詞輕的特點。這應該是編寫者考慮到學習對象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相比于詞,詩尤其是絕句,字數(shù)更少,形式更簡單,更適合小學生學習。教材中的詞最早出現(xiàn)在三年級,且主要集中在小學高段,這些現(xiàn)象可以說明教材在詩、詞的選擇和編排上遵循的是先詩后詞,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原則。

      古詩主要選了學生更容易理解的唐詩,畢竟唐代是詩歌大繁榮的黃金時代,唐詩也代表著中國古代詩歌的最高成就,從唐詩中能選出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最具代表性,也最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作品。教材中唐代不同時期的詩歌選錄隋況,以及選詩在3首以上的詩人隋況分別見表2和表3。

      據(jù)表1、表2可知,選人教材的104首詩中,唐詩62首,占比為60%。唐詩中盛唐詩31首,占選人唐詩總數(shù)的50%,占選詩總數(shù)的30%;中唐詩20首,占選人唐詩總數(shù)的32%,占選詩總數(shù)的19%;盛唐與中唐共51首,占選人唐詩總數(shù)的82%,占選詩總數(shù)的49%。這些數(shù)據(jù)直觀地反映了教材選詩重唐尤其側(cè)重盛唐和中唐的特點。

      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初唐的時間最長,但因處于唐詩繁榮的準備期而成就相對最低,唐詩的兩個高峰分別是盛唐和中唐后期。以此對比表2,我們可以看到統(tǒng)編教材所選唐詩的時期、數(shù)量與唐代詩歌發(fā)展史的特點高度契合,或者說教材是以選詩的方式勾畫出了唐代詩歌史的發(fā)展曲線,這種宏觀把控上的科學性令人印象深刻。

      具體到詩人,依據(jù)表3,我們可以看到教材中選詩數(shù)量超過3首的唐代詩人都出自盛唐和中唐,恰好與表2形成呼應。其中,盛唐時期的詩人李白一人入選9首,占選入唐詩總數(shù)的15%,占全部古詩詞選文的8%。

      表3反映出的情況符合大眾對唐詩的基本印象。若將這個表再細化,還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在唐詩的選錄上,從初唐至晚唐幾乎每一位在唐詩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影響的詩人及詩派代表人物均有選錄,這種微觀上的精準同樣令人過目難忘。

      綜合表2、表3,統(tǒng)編教材對古詩作品的選擇宏觀上科學,微觀上精準。與此相對應的是,選錄的詞主要集中在宋朝,宋詞的數(shù)量占選詞總數(shù)的63%,作此選擇的道理與匕述選唐詩的邏輯相通。

      3.體裁上側(cè)重選近體詩中的絕句,尤其是七絕

      教材古詩詞僅選8首詞,樣本數(shù)太少,在此不多作分析。選詩的體裁統(tǒng)計見下表。

      據(jù)表4可知,在104首詩中,古體詩9首,占選詩總數(shù)的9%;近體95首,占選詩總數(shù)的91%;近體詩中絕句共90首,占選詩總數(shù)的87%;絕句中七絕67首,占選詩總數(shù)的64%。統(tǒng)編教材在選詩體裁上呈現(xiàn)出的總體特點是:以諸體兼?zhèn)錇榛A,了解古體,重在近體,近體詩中以絕句為重,絕句中七絕數(shù)量最多,律詩較少,且未出現(xiàn)六律和排律作品。

      七言絕句數(shù)量最多,當與七絕本身的文體特點有關。首先,七絕短小精悍,形式靈活多變,不受平仄音韻的束縛,詩^在創(chuàng)作時不用為押韻而湊字,方便即事而作,句意完整,通俗易懂,題材廣泛。其次,七絕具有極強的音樂性,在古代,尤其是唐朝時為使作品更好地入樂,詩人們在創(chuàng)作七絕時往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出現(xiàn)生僻字和華麗的辭藻,促使七絕形成了清麗自然、朗朗上口的語言風格。七絕豐富多元的題材,通俗易懂的內(nèi)容,朗朗上口的語言形式,符合兒童的學習特點,所以在教材中被選人的最多。

      這一特點正好可以解釋為什么表3中李白的詩人選了9首,而在詩歌史上與其地位相當?shù)亩鸥χ蝗脒x5首。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體裁上偏好于歌行和絕句,杜甫則偏好于律詩,因而李白的絕句更符合教材選詩的體裁要求。

      4.題材上覆蓋了詩詞史上的主要題材,注重多樣性

      統(tǒng)編教材中古詩詞的題材分類詳見下表。

      據(jù)表5可知,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選文重寫景、山水田園、詠物、贈別、邊塞、敘事、節(jié)序,其中尤以寫景、山水田園、詠物的數(shù)量最多,總體呈現(xiàn)出在覆蓋詩詞史上主要題材的基礎上,注重多樣性的特點。

      二、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教學實施建議

      1.教師應具備文學史觀念,在教學中將詩詞作品視為—個整體

      古詩詞所屬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是—個整體,教師不必給小學生講授文學史,但自身應具有文學史觀念。這將幫助教師在備課時以宏觀視野把握作品的美學價值及藝術呈現(xiàn),以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古詩詞作品,而不是僅僅將之視為不同年級不同單元的一首首散篇。文學史觀念落實到教學中,就是不能學習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要善用橫向、縱向?qū)Ρ?。例如,在學習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時,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一年級下冊的《靜夜思》,兩相對比,學生就很容易感受到詩歌“一時感悟,明快說出”的創(chuàng)作特點。再如,學習五年級下冊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應將此前學過的《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放在一起對讀,就會對李白的七絕作品“一氣流貫的俊逸風神和爽朗情韻”更容易把握。把小學階段李白的九首作品放在一起作為整體來回顧,其絕句“語言清新明快,情韻自然天成”的美學特征會更加清晰。此外,若推而廣之,在盛唐詩的背景下將李白的五絕與王維的五絕作對比,則王維和王昌齡的詩都會更好講一些,學生對古詩之美的總體感受也會更深。

      2.充分發(fā)揮音樂的作用

      在中國古典文學誕生之初,詩歌就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也是樂歌總集,包括六年級下冊所節(jié)選的《小雅-采薇》在內(nèi),《詩經(jīng)》三百篇都是可以配樂而歌的;及至漢魏樂府,如一年級上冊所選的《江南》,二年級上冊所選的《敕勒歌》等是配合當時盛行的清商樂演唱的;唐詩則是配合燕樂演唱,唐代“凡贈別必歌《渭城曲》(六年級下冊所選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流傳至今的“旗亭畫壁”等典故都是唐詩合樂而歌的例證;宋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從其誕生之初就是伴曲而唱的,詞牌即是曲調(diào)??v觀文學史,音樂是古詩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音樂自然也應成為感受古詩詞之美的有效路徑之一。具體到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嘗試將古詩詞與音樂結(jié)合起來,在誦讀教學法之外,借助網(wǎng)絡資源,鼓勵、引導學生唱詩詞,一是如前文所述,統(tǒng)編教材112首古詩詞中具有極強音樂性的絕句占90首,易于歌唱;二是相對于誦讀,唱的形式有利于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古詩詞煉字鍛句中蘊含的節(jié)奏與韻律之美;三是唱詩詞能給予學生新鮮感,從而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上相關的音、視頻資源已非常豐富,這就需要教師在選擇上要有足夠的耐心,擇善而從。

      3.重視與繪畫元素相結(jié)合

      古詩詞與繪畫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二者之間又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如有共同的抒情性,共同重視對意境的營造,崇尚“風骨”“氣韻”,有共同的美學追求等。具體到文學史,早在宋朝時期,詩與畫就已緊密相聯(lián),蘇軾對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價膾炙人口,同時代文人將詩歌稱為“有聲畫”“無形畫”,把畫稱為“無聲詩”“有形詩”更是明顯的例證。因此,繪畫也應成為提升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有效工具。首先,教材所選的古詩詞中就有題畫詩,如一年級下冊的《畫雞》,三年級下冊的《惠崇春江晚景》,繪畫本身就是對詩歌最好的解釋與說明。其次,教材所選的古詩詞中占據(jù)大比重的詠物、山水田園、寫景,乃至節(jié)序等題材均有畫面感強的特點,善用畫面能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作品。最后,類似于五年級下冊《鳥鳴澗》這類的作品最具美學價值之處在于其意境的營造,只用語言對抽象的意境進行清楚、準確的描述很難,但借助畫面卻可以化抽象為形象,以具象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意境之美。善用繪畫,具體到日常教學中,要求教師充分重視教材為作品所配的插圖,應將其視為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好看的背景。同時,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搜集與作品相關的繪畫資料,講授合適的作品時,與其給學生講一首詩,不如向?qū)W生介紹一幅畫。須要說明的是,在搜集畫面資料時應盡可能選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形式創(chuàng)作的作品,即國畫風格的作品,這將更有利于詩畫對舉,美美與共。

      猜你喜歡
      教學建議統(tǒng)編教材古詩詞
      藏在地圖里的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本期主題:蓮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xiàn)初中歷史統(tǒng)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猜詩詞
      初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學系統(tǒng)確定教學內(nèi)容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tǒng)編教材運用
      淺析泛義動詞“打”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沉淀溶解平衡”認知結(jié)構(gòu)測查及其學習困難分析
      河北区| 福海县| 利川市| 绥中县| 安平县| 措美县| 洛南县| 洛宁县| 保康县| 阳春市| 周宁县| 都匀市| 孟州市| 略阳县| 阜阳市| 兴海县| 浪卡子县| 孝昌县| 潼关县| 高陵县| 内黄县| 樟树市| 灵武市| 开平市| 嘉定区| 康乐县| 闻喜县| 旺苍县| 衡山县| 郧西县| 西和县| 汶上县| 麻城市| 临泽县| 安溪县| 都昌县| 南和县| 塔河县| 白朗县| 犍为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