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從進入小學起,孩子們的飲食模式就發(fā)生了變化,告別了幼兒園時代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變成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由于三餐之間間隔時間較長,需要更多熱量才能夠讓孩子有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如果最初的過渡階段沒有很快適應,正餐食物攝入量不夠,那么孩子容易餓,注意力也集中不了。6~12歲這個階段的學齡兒童,正是良好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要引導孩子學會科學地吃零食。而零食中最受孩子們寵愛的,非堅果莫屬。
堅果富含蛋白質(zhì)、油脂、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吃起來香脆可口,還能提供不少熱量,深受孩子們喜愛。孩子們怎樣科學地吃堅果呢?
零食提供的總能量,不要超過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不同的堅果脂肪含量不同,其中夏威夷果排第一,脂肪含量76%,松子、山核桃仁、榛子等緊隨其后,花生仁本身含有較高的脂肪,再加上加工時用的油,脂肪含量更高。以山核桃為例,每天的攝入量不宜超過30克,正好差不多是手心里握著的一把。吃多了,脂肪經(jīng)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再存進脂肪細胞,容易長胖。因此,消化功能不好或者體重超重的孩子不建議吃脂肪含量高的堅果,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者熱卡攝入過多。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存放環(huán)境不當或存放時間過長會使堅果氧化變質(zhì)、發(fā)黃產(chǎn)生一股刺鼻的氣味。遇到這種堅果,立即把它請進垃圾桶。一旦發(fā)現(xiàn)堅果表面長霉菌請不要食用,因為里面含有大量的致癌物黃曲霉素,會導致人發(fā)燒、嘔吐,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挑選新鮮的堅果,加工方法盡量使用蒸的煮的,少吃油炸的。
堅果小而光滑,孩子容易不小心誤吸進入氣道,引起窒息,或者出現(xiàn)經(jīng)久不愈的咳嗽。所以要反復叮囑孩子,吃堅果的時候不要嬉笑打鬧,邊吃邊說話。
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歲版)》
1.正餐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2.課間適量加餐,優(yōu)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3.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5.零食新鮮、營養(yǎng)衛(wèi)生。
6.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