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平
摘? 要:目的? 探討陽虛型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應用四逆湯加減治療的有效性及對其舒張壓、收縮壓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昌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0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陽虛型。根據隨機數(shù)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的50例患者采用西藥加用四逆湯加減方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經不同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于常規(guī)西藥加用四逆湯加減治療,可有效緩解陽虛型原發(fā)性高血壓癥狀,改善血壓水平,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陽虛型;原發(fā)性高血壓;四逆湯加減;療效;舒張壓;收縮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9-0012-03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導致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既往臨床以常規(guī)西醫(yī)藥物治療為主,雖然可對其臨床癥狀進行有效緩解,促使其血壓水平恢復正常范圍,但長期西藥治療會導致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中醫(yī)學認為高血壓屬“眩暈”“頭痛”等范疇,原發(fā)性高血壓以陰虛陽亢、痰火內盛等證型較為常見,也有少數(shù)陽氣虛損證候患者,臨床對此型高血壓主要通過溫養(yǎng)肝腎法進行治療。本研究對100例陽虛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四逆湯加減治療,探討其治療效果,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昌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0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陽虛型。根據隨機數(shù)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的50例患者采用西藥加用四逆湯加減方案治療。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52~76歲,均值為(62.76±4.57)歲;病程為3~20年,均值為(12.52±6.25)年;高血壓分級情況:Ⅰ級13例,Ⅱ級16例,Ⅲ級21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50~76歲,均值為(62.72±4.36)歲;病程為3~18年,均值為(12.41±6.12)年;高血壓分級情況:Ⅰ級12例,Ⅱ級18例,Ⅲ級20例。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滿足原發(fā)性高血壓判定標準以及陽虛型辨證[2]標準;②年齡50~76歲。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性精神疾病或者是意識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者;②伴腦血管病變或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③急性心肌梗死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④治療依從性較差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口服硝苯地平控釋片(生產企業(yè):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5,規(guī)格:30 mg×7片)治療,1片/(次·d),14 d為1個療程,不間斷用藥治療3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基于上述治療加用四逆湯加減治療,藥方成分如下:附子6 g,肉桂、桂枝、炙甘草、干姜各10 g,防己、白術各12 g,茯苓15 g,牛膝20 g,黃芪、赤小豆各30 g。對于痰濕壅盛患者于基礎方上分別加用法半夏、厚樸、茯苓、陳皮等藥物進行治療,對應劑量為9 g、9 g、5 g、6 g;對于氣血虧虛患者于基礎方上加用黨參、白術各15 g進行治療;對于血虛患者于基礎上加熟地黃、何首烏各15 g進行治療;對于虛陽浮越患者于基礎方上加用龍骨30 g、牡蠣30 g、砂仁15 g、磁石10 g等藥物進行治療,1劑/d,用水進行煎服,取汁液200 mL,分2次服用,14 d為1個療程,不間斷用藥治療3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療效評定。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不適感;有效:臨床癥狀改善顯著,不適感較輕;無效:癥狀無改善,存在嚴重不適感??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統(tǒng)計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變化情況。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經不同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原發(fā)性高血壓患病率呈持續(xù)增多趨勢,與生活壓力增加、飲食不規(guī)律、身體消耗過度等因素有關。既往西醫(yī)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主要通過口服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降壓藥物治療,其藥理作用在于阻斷心臟β1受體以及抑制細胞外Ca2+內流達到有效降壓的目的。但部分患者無法取得理想療效,且藥物治療期間極易出現(xiàn)一系列不良反應,對其治療依從性造成嚴重影響[2]。
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中醫(yī)學“頭痛”“眩暈”等范疇,發(fā)病機制為機體腎虛,久病陰損及陽,陰陽失調所致。臨床辨證分型中陽虛證較為常見,其病理病機是由于下焦陽虛陰盛,陰盛格陽等,導致患者機體虛陽上浮,因此治療此類患者時應堅持溫養(yǎng)肝腎、滋陰潛陽的治療原則[3]。四逆湯加減治療可起到補火助陽、驅寒止痛的功效。其藥方中附子、干姜以及炙甘草等藥物可起到溫陽補腎的功效,肉桂與桂枝可起到散寒通絡的治療效果,茯苓、白術、赤小豆的藥理作用在于健脾利濕,牛膝、防己、黃芪等藥物可達到固表利水的治療效果。據長期中醫(yī)臨床研究證實,四逆湯有利于增強患者心肌的收縮力,促使其冠脈流量顯著增加;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同時可保護患者缺血心肌,最大程度上減少冠脈再灌注性損傷,同時可達到動脈擴張的目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環(huán),增強其自身機體免疫力。其中,桂枝與肉桂可到達擴張血管的治療功效,同時可降低患者出現(xiàn)血栓的風險,對血小板聚集可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白術、茯苓可強化患者機體免疫功能,赤小豆對細菌的形成可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抗氧化作用顯著[1]。因此,四逆湯加減治療可最大程度上發(fā)揮藥效,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復進程。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與李愷和李發(fā)志[4]研究中的研究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79.42±5.49)mm Hg、(110.28±6.82)mm Hg明顯低于對照組(86.36±6.04)mm Hg、(127.45±7.62)mm Hg的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基于常規(guī)西藥治療,陽虛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加用四逆湯加減治療的效果顯著,有利于優(yōu)化其血壓水平,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龔晏娜.為陽虛型高血壓患者使用四逆湯聯(lián)合西藥進行治療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0):213-214.
[2]張樹和.四逆湯加減+西藥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陽虛型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4):98-99.
[3]李平.四逆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陽虛型高血壓的療效及其對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18,6(16):96-97.
[4]李愷,李發(fā)志.四逆湯加減治療陽虛型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27(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