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婭
(重慶市萬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重慶 40400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的增多,DN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DN的發(fā)生主要與高血糖造成代謝異常、腎臟血流動力學指標異常等有關。早期DH患者通常無明顯的自覺癥狀,隨著其病情的發(fā)展可逐漸出現肢體水腫、血壓升高、蛋白尿等臨床表現。及早對DH進行診斷和治療對改善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由于早期DH患者的癥狀不明顯,故給臨床上診斷其病情增加了難度[2]。本文主要是探討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trace albumin,M-ALB)聯合檢測在DN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42例DN患者及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38例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42例DN患者設為觀察組,將其中38例健康人設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2018年制定的《糖尿病醫(yī)學診療標準》中關于DN的診斷標準;病歷資料完整;認知功能正常,能積極地配合本研究;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有高血壓、嚴重的肝臟疾病或其他腎臟疾病。對照組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認知功能正常;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患有腎臟疾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有其他可能影響血清Cys-C、β2-MG及尿M-ALB水平的疾病。在觀察組中,有男性19例,女性23例;其年齡為35~78歲,平均年齡為(50.45±6.21)歲。在對照組中,有男性19例,女性19例;其年齡為37~79歲,平均年齡為(50.77±6.56)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聯合檢測。對其進行血清Cys-C、β2-MG檢測的方法是:抽取其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5 mL,不對血液標本進行抗凝處理。將血液標本置于離心機中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采用邁瑞B(yǎng)S-280全自動型生化分析儀(由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及乳膠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血清中Cys-C、β2-MG的水平。檢測試劑盒由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尿M-ALB檢測的方法是:留取其晨起第一泡尿的中段尿,保存于一次性干燥密閉的試管中。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尿液標本中M-ALB的水平。檢測試劑盒由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ys-C、β2-MG及尿M-ALB的水平。統(tǒng)計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血清Cys-C的水平>1.03 mg/L表示其檢查結果呈陽性,血清β2-MG的水平>2.8 mg/L表示其檢查結果呈陽性,尿M-ALB的水平>19.0 mg/L表示其檢查結果呈陽性。比較用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及特異度。
用SPSS 22.0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清Cys-C、β2-MG及尿M-ALB的水平(mg/L,x±s)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73.81%、57.14%、61.90%,對其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為90.48%。與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相比,對其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
與用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相比,用這三項指標聯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靈敏度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特異度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用血清Cys-C、β2-MG、尿M-ALB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診斷觀察組患者病情的效能(%)
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是指由糖尿病導致的慢性腎臟病。DN是引起終末期腎?。I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DN的發(fā)生機制主要是高血糖導致腎小管受損,造成腎小管對蛋白質重吸收的能力減弱,導致腎臟血管內的壓力增高,最終使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受損[3]。早期診斷DN并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其預后至關重要[4]?,F階段,臨床上常將尿M-ALB作為早期診斷DN的重要指標。尿M-ALB中帶有負電荷,其分子量中等,為腎小球濾過膜電荷選擇性屏障損傷的重要標志性蛋白質。DN患者在發(fā)病的早期機體會分泌大量的唾液酸和硫酸肝素,導致其體內的負電荷減少,使帶有負電荷物質的排斥力下降,導致腎小管對蛋白質重吸收的能力減弱,進而可引起尿M-ALB的水平的升高[5]。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尿M-ALB的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尿M-ALB可作為早期診斷DN的重要指標。Cys-C是一種低分子量非糖基化的堿性蛋白質,可無障礙經過腎小球被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吸收、降解。通過檢測血液中Cys-C的含量可對腎小球的過濾功能進行評估。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的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血清Cys-C可作為早期診斷DN的一項有效指標。β2-MG是一種小分子量球蛋白,由淋巴細胞、紅細胞、有核細胞等產生。β2-MG可無阻礙經過腎小球濾過膜,在尿液及血漿中分布廣泛[6]。通常情況下,健康人體內β2-MG的合成率保持在恒定狀態(tài),當腎小球、腎小管功能下降時,尿液及血液中β2-MG的水平會顯著升高。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β2-MG的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血清β2-MG可作為早期診斷DN的一項有效指標。
綜上所述,血清Cys-C、β2-MG、尿M-ALB聯合檢測在DN的早期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此方法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