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佳靖,吳 薇,白 晶,劉向祎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檢驗科,北京 100730)
2型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導致小血管和大血管的損傷,引起嚴重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fā)癥[1-2]。部分此病患者可發(fā)生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臟病等并發(fā)癥[3-4]。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標志物,其水平的升高被認為是導致DM患者發(fā)生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5-6]。25羥基維生素D是維生素D的主要產物。有研究指出,25羥基維生素D可調節(jié)鈣磷平衡和骨代謝,且與糖脂代謝密切相關[7-10]。本文對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180例2型DM患者及同期在我院接受體檢的18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2型DM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HbA1c的水平與其各項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180例2型DM患者及同期在我院接受體檢的1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180例2型DM患者作為DM組,將其中1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DM組患者的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中國2型DM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規(guī)定的2型DM的診斷標準。其排除標準是:存在由急性感染、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惡性腫瘤等因素引起的血糖一過性升高的情況。
采集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將血樣分別置入黃帽采血管和紫帽采血管中。對黃帽采血管中的血樣進行離心處理(離心轉速為35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然后分離出血清。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 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 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 酐(creatinine,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檢測,使用羅氏cobas 8001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進行25羥基維生素D、C肽的檢測。將紫帽采血管中血樣置于日本Tosoh HLC-723G8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中進行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檢測。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血清HDL-C的水平相比,P>0.05。DM組患者血清TC、LDL-C、Cr、CysC、C肽、Hcy、BUN、HbA1c、FBG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低于對照組體檢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及血生化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及血生化指標的比較(±s)
指標 對照組(n=180) DM組(n=180)P值年齡(歲) 63.30±5.27 64.86±6.34 0.72 TC(mmol/L) 4.11±0.46 5.44±1.40 <0.01 HDL-C(mmol/L) 1.35±0.17 1.36±0.18 0.801 LDL-C(mmol/L) 3.23±0.90 4.25±0.63 <0.01 BUN(mmol/L) 12.57±5.46 16.38±2.96 <0.01 Cr(μmol/L) 188.83±80.71 251.40±47.94 <0.01 C肽(ng/mL) 1.74±0.39 2.29±0.98 <0.01 Hcy(μmol/L) 14.52±3.03 18.17±2.58 <0.01 CysC(mg/L) 1.05±0.49 1.56±0.34 <0.01 HbA1c(%) 8.65±1.07 10.20±0.82 <0.01 25羥基維生素D(ng/mL)20.32±3.51 15.78±6.17 <0.01 FBG(mmol/L) 5.18±0.84 6.95±1.08 <0.01
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DM組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與其血清TC、LDL-C、Cr、C肽、Hcy、CysC、HbA1c、FBG的水平均呈負相關(r=-0.497、-0.502、-0.377、-0.340、-0.469、-0.449,-0.596、-0.340,P<0.05);與其血清HDL-C的水平無相關性,P>0.05。詳見表2。
表2 DM組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與其各項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DM組患者HbA1c的水平與其年齡、血清TC、LDL-C、Cr、C肽、Hcy、CysC、FBG的水平均呈正相關(r=0.134、0.569,0.629、0.593、0.286、0.582、0.485、0.312,P<0.05);與其血清HDL-C的水平無相關性,P>0.05。詳見表3。
表3 DM組患者HbA1c的水平與其各項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DM組患者血清TC、LDL-C、Cr、CysC、C肽、Hcy、BUN、HbA1c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P<0.05。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一致[11]。這說明,糖代謝異??梢鹑泶x紊亂。有研究指出,2型DM患者若發(fā)生血脂異常,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會顯著升高。臨床上在對2型DM患者進行治療期間應注意監(jiān)測其血脂,以降低其發(fā)生冠狀動脈相關疾病的風險[12]。25羥基維生素D可調節(jié)鈣磷代謝,并可影響內皮細胞的增殖分化、細胞黏附因子的分泌、細胞凋亡和氧化應激反應[13-14]。維生素D受體在心血管系統中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動脈壁細胞和免疫細胞中。有研究指出,25羥基維生素D可參與心血管系統功能的調節(jié),其水平的降低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壓升高,從而可增加心血管意外、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15]。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DM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16-1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DM組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低于對照組體檢者,P<0.05。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DM組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與其血清TC、LDL-C的水平均呈負相關。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一致[18]。有研究指出,25羥基維生素D可影響脂質的分布,提高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從而可起到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19]。本研究的結果顯示,DM組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與其血清HbA1c的水平呈負相關(r=-0.596,P<0.05)。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一致[20]。多項研究顯示,25羥基維生素D水平的降低會引發(fā)胰島素抵抗及HbA1c水平的升高[21-22]。相關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具有以下作用:1)可通過刺激胰島素受體改善胰島素的作用;2)可提高胰島素轉運葡萄糖的能力;3)可改善全身狀態(tài),影響細胞因子的分泌;4)可調節(jié)鈣磷代謝,影響胰島素的分泌[23]。HbA1c的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通過降低DM患者HbA1c的水平可有效地降低其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24]。為2型DM患者補充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其FBG、HbA1c的水平,并可提高其胰島素的敏感性,防止其發(fā)生動脈硬化[25]。
綜上所述,2型DM患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與 其 血 清TC、LDL-C、Cr、C肽、Hcy、CysC、HbA1c、FBG的水平均呈負相關,其HbA1c的水平與其年齡、血清TC、LDL-C、Cr、C肽、Hcy、CysC、FBG的水平均呈正相關。臨床醫(y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