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
摘 要:體能訓練是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從現(xiàn)階段高中體能訓練的開展情況來看,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不夠,而且訓練方法、訓練效果有待提升?;诖耍恼聦⒏咧畜w育教學體能訓練作為研究重點,首先分析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和意義,其次分析高中體育教學開展體能訓練的注意事項,最后提出強化高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的路徑,以供相關單位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路徑
一、 引言
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廣,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逐步凸顯出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再多的知識和財富,如果沒有好的身體,也是不行的。以高中學生為例,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升學壓力以及繁重的學習任務,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其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開展體能訓練,給學生課外活動的機會,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同時強健學生體魄。體能訓練是高中體育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研究高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的實施情況,提出強化體能訓練的途徑,才能保證最終的教育成效。
二、 體能訓練及其意義
體能訓練屬于綜合型的運動項目,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體育基礎以及身體素質(zhì)情況,適當?shù)亟o學生增加運動負荷,以此塑造學生的身形,增加學生體質(zhì)。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包括運動技能、心理訓練、戰(zhàn)術和智能教學等,是一個相對完善的體育訓練體系,可以強化學生體育技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從訓練內(nèi)容來看,體育訓練包括對學生的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靈敏度以及柔韌性的訓練。
體能訓練對學生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從家庭構成來看,一般家庭至少有1-2個孩子,孩子在家庭備受家長的呵護,基本都是衣來伸手,沒有從事過家庭勞作。學生進入高中,步入成長的轉(zhuǎn)折期,學習任務和壓力劇增,學生很多的時間花在補習班,沒有時間參與戶外活動。學校受到高考的升學壓力,部分教師希望給學生更多的教育時間,占據(jù)更多的課程和自習課,體育課程則處于被忽視和被壓榨擠占的情況。由于長期不參與體育訓練,會導致學生身體素質(zhì)下降,出現(xiàn)免疫力下降、身體發(fā)胖、消化不良等情況,對學生成長非常不利。體能訓練則可以很好地改變這一情況,高中階段學生參與體能訓練有如下的意義:首先,增強學生體質(zhì)。高中生面臨巨大的學習任務和壓力,可以說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適度的緊張是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但是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則會引起學生的心理焦慮,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身體機能。通過體能訓練的方式,學生通過鍛煉,參加體育運動,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成長,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其次,幫助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良好的鍛煉習慣,對學生的身體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通過體能訓練,不僅強化學生身體素質(zhì),緩解學生內(nèi)在的壓力,減輕學生壓力,讓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學習上的任務和挑戰(zhàn)。最后,體能訓練可以強化學生的各種智能。學生的成長,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還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步入社會之后,很多工作任務都是團隊合作完成,體能訓練時,通過學生小組的劃分,讓學生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體能訓練很多都是通過小游戲的方式實現(xiàn),而且考慮到學生存在的身體素質(zhì)差異,體能訓練也不能采取統(tǒng)一的標準,不同年級對于體能訓練的標準是存在差異的。體能訓練中采取合作教學和分層教學的形式,將學生根據(jù)不同的身體素質(zhì)進行劃分,給予學生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小組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共同進步,不僅可以達到訓練的目的,還可以讓同學關系更加融洽,升華學生的友誼。
三、 高中體育教學中強化體能訓練的注意事項
高中學生不是專門的體育運動員,處于身體的成長期,同時承受著學習帶來的壓力,而且各學生身體素質(zhì)狀況各不相同。因此,高中體育體能訓練的開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不能超負荷訓練
體能訓練需要形成一個適度原則,如果體能運動量運動強度不夠,那么將無法達到運動的效果。例如,學生平時早操就跑800米,體能訓練還是安排800米,那么學生會很輕松地完成,并不會達到體能上的突破。教師在安排體能訓練時,需要適當?shù)亟o予學生一定的運動強度,這樣才能提升訓練效果。一般情況下,體育訓練過程中,訓練的強度和密度與最終的訓練結果,不成正比。如果讓學生一味地超負荷訓練,那么會增加學生的疲憊感,長期超負荷運動,身體機能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和恢復,那么運動中就非常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情況,這與體能訓練的目的是相悖的。體育教師在安排體能訓練時,既要注重體能訓練的內(nèi)容,還要合理地控制體能訓練的程度,避免長期超負荷的訓練,給學生的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二)增強學生耐受能力
耐受能力是體能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耐受能力也就是學生的承受能力。以長跑為例,長跑項目是非??简瀸W生耐力的運動,一般情況下,學生起跑之后,跑步速度從最初的爆發(fā),到后期速度放緩,最后在進行沖刺,這樣才能取得好的長跑成績。因此,體能訓練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耐受能力。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比賽中,咬緊牙關,努力突破身體的極限。以往800米跑完4分鐘,那么體能訓練則勢必要比自己以往的成績更好,縮短跑完的時間,如此才能增強學生的耐受能力。從某種層面來看,耐受能力也可以視為一種運動壓力,強化學生耐受能力,不僅可以提升身體素質(zhì),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不怕吃苦、永不言棄的精神。
(三)訓練完成后的恢復訓練
體能訓練的開展,一般都是選擇一些超出身體負荷的訓練項目。訓練完畢之后,學生的技能、肌肉量以及精神狀態(tài)均會得到提升。當然,長時間進行負荷運動,學生的狀態(tài)勢必逐步下降,感覺到疲憊,短時間內(nèi)是無法恢復的。因此,體能訓練之后,需要進行運動后的恢復訓練,給學生休息時間以及減緩身體壓力的方法。
四、 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強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