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摘 要:小學教育對于每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人才培養(yǎng)來說,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就是在小學教育階段。就當下而言,我國的小學教育還是有不少問題的,如枯燥的教育過程、單調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發(fā)展,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不斷取得進步。信息化教學的出現(xiàn),不僅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還提高了教育的質量。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認識、主動理解和學習信息技術,才能在教學中利用信息化教學的強大之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
關鍵詞:人才培養(yǎng) 小學語文 信息化教學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45
小學教育是人一生之中的基礎,它區(qū)別于學前的啟蒙教育,不同于中學時期學習的相對復雜的知識體系,在人才培養(yǎng)中可謂是有著重要的價值。人們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就是在這一階段定型的。而語文影響著人的一生,不管是平常的交流,還是溝通中的理解能力,語文都有著重大作用。以下分析了小學語文信息化這種教學模式的特征,探討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中的弊端,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
一、信息化教學中遭遇的弊端
作為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積極進取,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信息化教學本是現(xiàn)階段中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然而隨著深入發(fā)展的課程改革,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體現(xiàn)出來了。
1.部分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很多學校都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所以就學校的設備設施來看,已經非常完善了。但是問題在于一些老教師可能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接觸過這些設備,所以對這些設備比較陌生,也不夠了解這些多媒體設備,更不清楚其使用方法。因此,多媒體教學設備可能就會成為擺設。部分教師就算學會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基本使用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利用,僅僅展示了課件內容,沒有將其與課堂結合。因此,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會導致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多媒體的運用上不能發(fā)揮其優(yōu)勢。
2.部分學校缺乏教學設備
雖說目前為止,信息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對這些偏遠地區(qū)的教學,僅能提供非常有限的幫助。偏遠地區(qū)一般較為貧困,教師非常缺乏教育基金,沒有硬件設施,教師在小學教學中,往往都是用粉筆在黑板上板書,很難利用上信息技術,從而使得教學課堂顯得過分單調,教學過程也枯燥無味。
3.部分教師需要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也為了跟上信息化時代教學的腳步,很多學校也組織了不少信息化教學設備的培訓。很多的教師也是逐漸掌握了多媒體教設備,可以對其熟練地運用。但是,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綜合素質也有需要提高。提高國民素質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小學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中打好基礎的關鍵。陳舊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師根本無法利用信息化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的重要及完善
1.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動態(tài)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靈活的運用和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小學的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圖片和文字都變得豐富多彩,在相互陪襯之下,更加相得益彰。語文的教學由傳統(tǒng)教育下的靜態(tài)轉變?yōu)樾畔⒒虒W中的動態(tài),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還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得到凝聚,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引導小學生更好的認知和思考問題,在最大的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深奧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
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促進教育資源的最大化。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就可以豐富課堂上小學的教育資源,通過布置課外實踐練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其家長的幫助下,在信息網(wǎng)絡上搜集有關于學習內容的資料,在平常生活中展開調查和分析,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教學資源,運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拓展教師的教學空間,使學生的眼界得到極大的開拓。
2.教師的培訓要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
以人為本不僅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也是素質教育的理念。人不僅是教育的主要對象,也是其主要的載體。所以教育工作是否可以發(fā)揮巨大作用就取決于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需要組織小學語文教師在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員下學習多媒體的使用方法,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情況,從而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其運用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
3.數(shù)字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信息化教學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得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數(shù)字化,從而做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信息化教學,是在新時期下順應社會發(fā)展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隨著教學方式的逐漸轉變,將教學環(huán)節(jié)數(shù)字化也開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緊握小學生的目光,引起其注意力。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們相對復雜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們播放含有教學資料的音頻和視頻、展示與教學有關的圖片等,這樣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可以成功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更加簡單的學習到更多復雜的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讓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得以有效的改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講解者,而是轉變成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才是整個課堂的中心,教師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協(xié)助學生探索問題等讓學生更加主動、更加充滿激情地學習知識。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才能勝任信息化教學。
4.通過信息技術追蹤教學成果
小學的教育對于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實施素質教育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yǎng)提出挑戰(zhàn)的回應。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事業(yè),也是一項偉大的綜合工程。對于語文的教學工作,教師更應該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不能夠僅僅建立于語文課堂之上,還應該通過多媒體技術,使其融入學生們的生活之中。目前,社會中多媒體技術發(fā)達,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才可以讓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PPT課件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視線轉移到課件上,從而有效的進行學習。素質教育促成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同的學生也有著不一樣的個性和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因材施教,編制不同的教學方案和個性化的教學形式。
5.教學考核要做到信息化
說到教學考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會聯(lián)想到考試,一般的教學考核是教師通過平常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根據(jù)測驗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分,以分數(shù)為主要依據(jù)來推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考核雖然簡單明了,但是也明顯的存在不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沒有科學合理的評測每一位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信息化教學考核方式就能夠彌補這些不足,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好信息技術,為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電子版的教學檔案,以此來記錄和更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考核,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做好相關評定,從而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
6.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就是他們各自的家長。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也不可缺少家長的緊密配合,同時也需要家長們積極參與進來。此前,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由于信息技術沒有廣泛應用,往往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比如教師和家長缺乏一個有效的途徑進行聯(lián)系,所以導致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太少,教師也很難了解到學生課后的學習狀況。但是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方便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溝通,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xiàn)面對面的交流,縮短了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
總而言之,只有讓小學語文的課程與信息化教學進行深度的融合發(fā)展,才能讓學生們對事物探討的好奇心得到最大的滿足,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小學語文的課堂生機勃勃,助力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于新淼《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構建》,《文理導航》2020年第11期。
[2] 梁萍《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年第10期。
[3] 孫淑才《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學周刊》2019年第24期。
[4] 張志飛《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年第1期。
[5] 徐偉飛《人才培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成才之路》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