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婉茹
[摘要] 當下,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多適用于英語閱讀教學實踐,即教師以主題意義為切入點,圍繞文本主題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本文基于主題意義下的英語閱讀教學,結合相關的教學實例,具體介紹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主題意義;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實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主題意義探究的意義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建立在英語課程內容的基礎之上,并涵蓋六大要素。其中主題語境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旨在為學科育人提供語境和話題。主題語境不僅提供了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等學習內容,還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有機糅合并滲透到意義語境中,潛移默化影響著語言學習者的思想情感發(fā)展。
現(xiàn)代初中英語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板塊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教師側重講解詞匯、語法等知識,片面強調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感知及其主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我們應意識到閱讀語篇不僅是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重要載體,其蘊含的主題意義對于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更具有長遠的意義。在對主題意義的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語言實踐活動激活已有的知識背景,學會主動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思維品質,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不僅如此,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在英語學習上維持較長的學習動力。
基于以上對主題意義探究的分析與理解,筆者明確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思路:圍繞相關主題,在真實的語境中展開教學活動,并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通過一系列有意義的語言活動,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認知和非認知的學習目標,升華對語篇的理解與感悟。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案例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取自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Reading。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話題,主題意義突出。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模塊話題是films,閱讀教材題為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主要描述了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奧黛麗·赫本的傳奇一生以及她在電影和慈善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
文本脈絡清晰,結構完整。開篇以a great beauty,a great actress,a great humanitarian對奧黛麗·赫本進行定位,再通過時間軸介紹她在不同階段的經(jīng)歷和成就,歌頌奧黛麗·赫本真善美的可貴品質。同時,在敘述手法上,文章采用倒敘的手法,先是引入奧黛麗·赫本的逝世以及全世界人民對她的悼念,進而回顧她不平凡的一生。文本賦予了她三個角色定位,突出強調“great”這一核心詞,主題意義明確。再結合當下青少年現(xiàn)狀,不少學生對奧黛麗·赫本并不熟悉,他們的偶像觀也在與時俱進,標準不一。通過對文本的研讀和學情的分析,筆者明確本節(jié)課的主題意義——世界的偶像,永恒的真善美;同時制定相關教學目標和學習計劃,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意義探究活動,旨在借由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不僅感受到她的外在之美,更感動于其內心之美,明白偶像的定義,激發(fā)他們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二)教學過程設計
Step1 Lead in
課前呈現(xiàn)許多時下的明星照片,師生互動。
T:Who is your favourite star?Why do you admire him/her so much?
S:I like…best because I think he/she…
T:Well,my favourite star is Audrey Hepburn. She is a famous Hollywood film star.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er?
教師通過視頻和照片引入對奧黛麗·赫本的介紹。
[設計意圖]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結合對學情的了解,導入時下學生喜愛的流量明星的圖片,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直入主題,探討學生喜愛的偶像以及喜歡的緣由,側面了解學生的偶像觀,進而引入教師的偶像——奧黛麗·赫本。通過師生互動,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她不甚了解,對主人公生平的知識只停留于表層信息。因此,教師通過視頻和圖片介紹,提供相關信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視覺上感受到第一個關鍵詞——奧黛麗·赫本的外在之美。
Step2 Pre-reading
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引入本章標題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 圈出三個關鍵詞Hollywood,all-time,best。
T:Lets read the title together. What do the three words mean?
Hollywood—She is a Hollywood actress.
all-time—People like her and keep her in mind all the time.
best—greatest
教師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把握文本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本標題的預測,教師圈出三個關鍵詞幫助學生大膽解讀,把握文章內容的主線。學生在通讀全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上下文或同伴合作的方式推斷詞義,掃清生詞障礙。如此,把握文本大意是理解文本主題意義的第一步。
Step3 While-reading
教師引導學生快速閱讀第一段,找出人們對奧黛麗·赫本的三個稱謂并追問指導閱讀。
T:What do people consider Hepburn as?
S:People consider Audrey Hepburn as a great beauty,a great actress and a great humanitarian.
教師呈現(xiàn)三個關鍵短語,提示學生三個稱謂分別是從外在和內在對人物進行評價,并圈出關鍵詞great進行追問。
T:Why do people feel sad about the loss of Audrey Hepburn?
S:Because she is great.
T:Do you know how great Hepburn is? Now Lets learn more about her.
教師組織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找出有關奧黛麗·赫本生平的時間線,勾畫出關鍵的時間狀語,并找出對應的生平事件。呈現(xiàn)出完整的時間軸后,學生完成相關練習。
根據(jù)時間軸對應的時間狀語和事件,教師對每部分的具體信息進一步追問,帶領學生深入學習奧黛麗·赫本的生平,并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挖掘文字背后的隱藏信息,感受她的獨特魅力。如在指導第六段的文本學習時,教師進行了如下提問。
T:Why do we think that Hepburn is a great humanitarian?
S:Because her achievements went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
(板書go beyond,鼓勵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
T:How can you prove that her achievements go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
S:…
T:Can you find the key phrase to prove that Hepburn took it seriously?
[設計意圖]通過對第一段的快速閱讀,學生找出奧黛麗·赫本的三個關鍵身份——a great beauty,a great actress and a great humanitarian。教師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核心詞“great”,明確全文的主題基調,由此整體感知人們悼念她的主要原因,并為進一步深入探究文本的主題意義做好準備。本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梳理和整合文本信息,厘清思路。時間軸的引入,便于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奧黛麗·赫本一生的幾個關鍵時期;對主要事件關鍵詞的提取,既直觀清晰地呈現(xiàn)了文章脈絡,同時也考查了學生的信息查找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在分段落的細節(jié)閱讀方面,教師巧設有意義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主題意義理解并保留自己的獨立思考。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局限于who、when、what、where等表層事實性信息設計的零碎問題,而是借由why、how等問題不斷追問,激發(fā)學生思考并深化他們對主題意義的理解,感受她在不同時期的艱難和抉擇,明白奧黛麗·赫本的魅力不僅僅是外在的美麗,更多的是內在的善良與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
Step4 Post-reading
在解讀完每部分的細節(jié)閱讀后,教師布置了以下兩個討論任務。
Task1(discuss in pairs):How can we prove that Hepburn is great beauty,a great actress and a great humanitarian?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鼓勵學生從文本中找出依據(jù)并表達自己的觀點)
Task2(discuss in groups):brain storm
Q1:What good personalities does Hepburn have?
Q2:What makes her beautiful in peoples mind all the time?
Q3: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
Q4:Do you think she is a real idol?
(小組成員各抒己見,總結觀點)
[設計意圖]在讀后環(huán)節(jié)第一個討論中,筆者重現(xiàn)了奧黛麗·赫本的三個稱謂,并要求學生同伴合作尋找依據(jù),實則是對文本核心內容的總結。同伴討論探究中,感悟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是其魅力的主要源泉;而在第二個討論中,需要小組合作進行頭腦風暴,探究她的優(yōu)秀品質以及永恒之美的秘訣——內心的善良與偉大。筆者不僅僅分析文本,更鼓勵學生進行語篇之外的深度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什么才是永恒之美?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該環(huán)節(jié)是對文本的主題意義的輸出和升華。在整個探究活動中,輸出任務是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度理解,提升主題表達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以問題驅動促進學生形成整合性復述能力,并在掌握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就主題意義進行分析評價與自我反思的能力。學生在對奧黛麗·赫本進行評價與思考的同時,也在反思自我的偶像觀,構建正確的認知框架及價值觀、人生觀,從而對“世界的偶像,永恒的真善美”這一主題意義有了進一步的感悟與思考。
Step5 Summary
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對文本內容進行總結,并引入赫本的一段話,插入背景音樂Moon River,渲染氣氛、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圍繞主題,整合文本內容,總結核心思想,給予學生更為清晰直觀的認識。結合赫本的歌曲、圖片和留下的話語,從情感上升華文章內涵,激發(fā)學生共鳴。
(三)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探究實踐中,筆者緊扣主題,基于語篇,整合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引導學生解讀文字背后的信息并對人物進行深層分析,形成對文本主題意義的理解。為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語篇的主題而非語言的形式。這就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突破文本表層信息,升華對語言的深層理解。
閱讀教學需要根據(jù)文本特點充分挖掘文本信息。本節(jié)課所學語篇為人物傳記,對人物的性格分析以及通過主人公的相關事跡,正確引領學習者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應是教學重點。筆者通過由易到難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文本,又由“how”“why”等推理判斷型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思維拓展,解讀文本并深化文本理解,實現(xiàn)由信息獲取到思維訓練,由閱讀策略到情感滲透的遞進式閱讀訓練,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語言
能力。
對主題意義的探究過程,既是學生運用語言技能進行分析解讀的過程,也是其內化語用能力和理解深度的實踐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深入解讀文本,努力將不同板塊的內容與主題相聯(lián)系,并盡可能以主題和內容為主、以語言為輔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促使學生在語篇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體會語言運用的價值,形成自我認知和情感態(tài)度,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