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李銀霞 萬廷信 路新強 徐成亮 陳建麗 李洋
摘? 要:目的? 探討對慢性腎臟病患者檢測血清胱抑素C對腎小球濾過率評價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武威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患者血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C)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免疫酶法和免疫比濁法實施檢測,對升肌酐清除率進行計算,以內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為依據(jù)進行分級,即<19 mL/min、20~49 mL/min、50~79 mL/min、≥80 mL/min,分別命名為A組、B組、C組和D組,對四組的BUN、Scr和CysC水平進行對比,并對Scr、Cysc異常率進行對比。結果? 針對BUN,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對CysC水平,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對Scr水平,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對Scr、Cysc異常率,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腎功能變化血清CysC水平會隨之而提升,CysC越高,Ccr越高,兩者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ysC越高,Scr水平越高,兩者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ysC越高,BUN水平越高,兩者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CysC對早期腎損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此指標可靠、敏感,可用于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
關鍵詞:慢性腎臟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腎小球濾過率;內升肌酐清除率
腎小球濾過功能在臨床上評估指標中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內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較為常用,但是BUN、Scr敏感度較低,在指標檢測時,攝入蛋白質量、體內代謝水平、藥物因素會對檢測造成影響,進而無法對腎小球濾過功能進行有效評估。Ccr雖然呈現(xiàn)一定的敏感度,然而在記錄不準、不合理儲存、收集尿液等影響下易呈現(xiàn)不準確的檢測結果。相關研究表明,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C)可對濾過功能(腎小球)進行評估,而且兩者關系密切[1]。CysC為非糖化蛋白的一種,組成成分為氨基酸,產生于核細胞中,在體內呈現(xiàn)恒定的濃度。本次研究分析腎小球濾過率中血清CysC的檢測價值,分析內容和結果進行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武威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包括男58例,女32例,年齡區(qū)間45~75歲,年齡平均(58.12±4.16)歲;糖尿病腎病29例,慢性腎盂腎炎25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3例,腎病綜合征13例。以Ccr水平為依據(jù)進行分級,即<19 mL/min、20~49 mL/min、50~79 mL/min、≥80 mL/min,分別命名為A組、B組、C組、D組。四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在同意書上簽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批準和通過。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影像學檢查均明確診斷為慢性腎臟病,與診斷標準相符;腎臟功能和結構異常在3個月以上。
排除標準:感染性嚴重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肺、肝、心血管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檢測前要告知患者靜脈血采集的注意事項,保證空腹狀態(tài),在清晨對患者靜脈血進行采集,采集量為3 mL,離心處理血液標本,對血清進行分離。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BUN、Scr、CysC水平。利用公式Cockcroft-Gault[2],對患者Ccr水平進行計算。
1.4? 評價指標
對Ccr水平不同患者BUN、Scr、CysC水平,對CysC、SCr異常率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指標間的關系。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不同Ccr水平下BUN、Scr、CysC水平
針對BUN,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對CysC水平,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對Scr水平,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趨勢,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對比不同Ccr水平下Scr、CysC異常率
針對Scr、Cysc異常率,A組到D組,呈現(xiàn)不斷下降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CysC與BUN、Scr、Ccr關系
腎功能變化血清CysC水平會隨之而提升,CysC越高,Ccr越高,兩者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 =-0.506,P<0.05);CysC越高,Scr水平越高,兩者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 =0.865,P<0.05);CysC越高,BUN水平越高,兩者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 =0.740,P<0.05)。
3? 討論
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半胱氨酸),也為堿性蛋白的一種,表達于有核細胞中,產生速度較為恒定[3]。通過腎小球濾過之后,腎小管對CysC進行降解和再吸收,基本相同于低分子蛋白。腎臟作為人體中的重要器官,在體循環(huán)中可發(fā)揮清除血清胱抑素C的作用,血清胱抑素C直接受到腎小球濾過率的影響[4]。并且,外源性因素如飲食、肌肉量、炎癥感染、性別、年齡均不會對血清胱抑素C造成影響,其呈現(xiàn)穩(wěn)定的血濃度水平、恒定的生成速度,因此作為內生標志物較為理想,被應用于臨床上可評估濾過功能(腎小球)是否正常,此指標較為理想、可靠[5]。在臨床上濾過功能(腎小球)也應用GFR進行評估。因此,本次研究利用公式對血清Ccr水平進行計算,對GFR進行推測[6]。相關研究顯示,以Ccr為基礎,對GFR進行計算,與單用Scr相比,效果更佳,然而在Scr水平提升的條件下,腎小管會對血清肌酐進行分泌,證明Scr水平提升的同時,Cr也會分泌更多,從而提升Ccr比值[7]。另外,營養(yǎng)不良或肌容量降低,也會降低生成肌酐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CysC可直接反映GFR變化,與血清肌酐相比,呈現(xiàn)較高的敏感性,且呈較高的相關性。本次研究結果中表明,以Ccr水平為依據(jù)進行分級,各個濃度間BUN、Scr、CysC水平對比差異性明顯,Scr、CysC異常率對比差異性明顯,可見患者腎功能發(fā)生變化時,CysC水平也會提升,CysC濃度越高,Scr、BUN水平越高,Ccr水平越低,證明血清胱抑素C評估濾過功能(腎小球)價值較高。談晶晶[8]研究中選擇70例慢性腎病患者進行研究,也以Ccr水平不同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9 mL/min、20~49 mL/min、50~79 mL/min、≥80 mL/min時,CysC異常率分別為100.0%、80.0%、64.7%、20.0%,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證明血清CysC的檢測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血清CysC對早期腎損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此指標可靠、敏感,可用于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
參考文獻
[1]張婭,黃文輝,吳鵬霞,等.血清Hcy水平與慢性腎臟病性心衰預后的分析[J].甘肅科技,2018,34(22):127-128,93.
[2]劉運雙,張彬,張亞梅,等.健康人群和慢性腎病患者基于血清CysC水平估算腎小球濾過率公式的適用性評價[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8,33(3):54-59,64.
[3]馬紅雨,董磊,全首禎,等.視黃醇結合蛋白、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腎臟病中的診斷價值[J].空軍醫(yī)學雜志,2018,34(1):45-47.
[4]喬曉亮.血清SCC與CysC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的變化及臨床價值[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7,38(10):31-33.
[5]代俊偉,唐曉磊.血清中CysC、RBP、Hcy、CRP水平與糖尿病腎病分期相關性研究[J].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2020,40(3):385-388.
[6]郭淑英,祝建輝,曾牡云,等.體重指數(shù)對胱抑素C公式法估算腎小球濾過率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進展,2019,9(11):1247-1254.
[7]徐百升,李惠,王慧超,等.血清免疫球蛋白輕鏈、胱抑素C、SCr對慢性腎臟病治療預后判斷的評估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20,38(2):385-388.
[8]談晶晶.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中的價值分析[J].系統(tǒng)醫(yī)學,2018,3(2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