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王興豪 車苑溪 王冰冰
摘要:色彩是景觀空間營造的重要視覺元素,合理運用色彩美學對打造特色鮮明的空間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山水、建筑、植物、人工構筑物等景觀要素所組合的色彩空間具有不同的類型,不同景觀空間中的色彩又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本文以色彩美學的表達和應用為基礎,分析在營造景觀空間時各類色彩表達的原則與形式,歸納出色彩美學景觀空間營造的應用技術與方法。
關鍵詞:色彩;景觀空間;營造設計;方式方法
色彩美學在景觀空間營造中應用廣泛,影響深遠。以山水骨架、園林植物、園林建筑等景觀要素為載體,展示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景觀;以構筑物、鋪裝材料、雕塑等人工景觀要素為依托,展示色彩美學的視覺景觀效果與設計者的匠心獨具。色彩景觀空間營造正視人與自然、人居環(huán)境與自然的關系,是合理創(chuàng)造多種園林空間的重要因素[1]。園林設計將空間對色彩的需求與目的相結合,綜合考慮景觀元素的固有色、植物的季相變化、游覽者的合理需求,通過具有科學性、藝術性的規(guī)劃,創(chuàng)造出更多蘊含色彩美學的景觀空間。
1 色彩美與景觀空間概述
1.1 色彩與色彩美
色彩是指能夠引起我們情感共鳴的視覺效應,是游覽者在游覽過程中最直觀感受、最先映入眼簾的景觀元素。山水、植物、建筑、動物各種存在于景觀中天然或人為的要素都擁有各自的色彩,并引發(fā)游覽者的聯(lián)想。色彩美是指視覺器官所映射的景觀空間的美,所有色彩都是基于紅、黃、藍三種基本顏色按比例融合滲透產生的,每種色彩又具有不同的特性,在視覺、情感、意義上產生不同的藝術價值。
1.2 色彩景觀的分類
色彩在景觀空間營造中的分類按心理感受、蘊含顏色、色相環(huán)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暖色系和冷色系。暖色系給人愉悅、積極、興奮的心理感受,代表顏色包括紅紫、紅、橙、黃、紅棕、黃棕,在傳統(tǒng)意義上象征了太陽、焰火與土地。冷色系使人平靜,甚至產生冷峻的心理感受,代表顏色是綠色、藍色、紫色,象征森林、天空和海洋。
第一,暖色系景觀空間。暖色系景觀空間是我們熟知的空間[2],設計者為增強游覽者的游憩體驗,會選用暖色調的景觀元素進行組合與搭配。廣場綠地、綜合性公園綠地的活動區(qū)域,通常選用色彩鮮艷的花朵與景觀構筑物作為主空間的輔助元素,這類具有高對比度、高明度的造景要素會帶給游覽者積極、愉快的游覽體驗,與景觀空間結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二,冷色系景觀空間。冷色系景觀空間并不常見,冷色系的景觀元素應用卻較為廣泛,例如深色石材、顏色樸素的陶瓷瓦片、古樓建筑等,配合植物、素土等低對比度、低飽和度的景觀要素形成了空間的主基調。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設計者會使用暖色系元素對其進行調和,有意打破這種冷寂、壓抑的空間氛圍。
1.3 色彩對景觀營造的影響
在景觀空間的營造中,色彩是視覺傳達的關鍵組成因素。景觀的色彩美學是空間給人的第一印象,結合不同色彩的影響,設計者更趨向于建造低飽和度、中等明度的色彩空間,讓大多數觀賞者產生舒適溫暖的游覽體驗,色彩豐富而不繁雜、奪目而不耀眼,從而達到美化人居生活環(huán)境、改善街景、融合自然景觀的作用。色彩還體現在景觀營造的各個要素方面,例如磚紅色的透水鋪裝、以綠色為主基調的景觀植物、人為調和顏色的構筑物,運用不同的色彩組合營造不同的空間氛圍進而突出空間特色、地域特征甚至是文化的傳達。
2 色彩在景觀空間表達的形式與原則
2.1 色彩的表達的形式
根據色彩使用的方式可以把景觀空間中的色彩歸納為基準色、同類色、對比色,每種色彩美學的表達形式不同,對營造景觀空間的作用也大不相同。多種色彩有機搭配使用,運用不同的色彩美學藝術手法,共同營造出優(yōu)美的景觀空間。
第一,基準色的表達?;鶞噬部梢苑Q為主色調、背景色,基準色在空間中明確地表達出整體的空間基調,是整個空間的主要色彩,影響游覽者的感官印象。例如白色空間給人的印象為清凈、簡潔,橙色空間給人的印象為溫暖、親密,紫色空間會帶給人神秘感,黑色空間則可以表現重量感,紅色空間會讓人感到充滿熱情等。每個景觀空間中必須有一種顏色作為基準色,其在色彩組合中重要的地位與體量決定景觀空間的特征與類型,傳達不同的情感,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
第二,同類色的表達。同類色是單一種類色彩,但并不單指某個顏色,指同一個色相中明度、飽和度、冷暖不同的兩個或多個色彩之間相互搭配。同類色的使用主要起補充說明的作用,在單一顏色所表達的景物不夠清晰的時候,可以選用相似明度、對比度的同類色進行搭配。通過同類色的使用表達明暗變化,影響色彩與游覽者的心理距離,打破色彩突變帶來的不協(xié)調感,美化空間或景物,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效果。
第三,對比色的表達。對比色主要是指補色的對比,因為補色的對比在色相等方面差別較大,對比效果強烈、醒目,在室外景觀環(huán)境設計中使用較多[3]。對比色的使用更多起強調突出景物的作用,通過色彩強烈的反差烘托出特定景物的造型藝術與色彩藝術,吸引游覽者的視線。對比色在景觀營造中通常使用在廣場、公園集散地和重大的節(jié)日場地,利用色彩對比強烈的花壇、花境、鋪裝、雕塑等展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凸顯某種情感或氛圍。
2.2 色彩表達的原則
營造具有特色的景觀空間是當代景觀設計師的責任之一,在營造景觀空間時,綜合運用統(tǒng)一與變化原則、比例與尺度原則、比擬與聯(lián)想原則、均衡與穩(wěn)定原則這四點色彩表達基本原則,打造具有整體性、協(xié)調性、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的新時代景觀空間。
第一,色彩的統(tǒng)一與變化。統(tǒng)一指在景觀空間的色彩表達中,應該有一種或幾種相近的顏色組成主要色調,將景觀空間各個要素組合成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同時應用變化的思想,打破完全統(tǒng)一的空間帶來的單調感[4]。景觀空間中的各種色彩聯(lián)系而又分割,相互對比又相互調和,形成有主有次的色彩美學空間。
第二,色彩的比例與尺度。景觀空間營造的比例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各景觀要素整體或局部的長寬高的大小關系;另一方面指空間要素各部分與整體空間的比例關系。如何把控好色彩在空間中的比例,是營造舒適景觀空間的關鍵控制因素之一。尺度感則因人而異,取決于人們心中對色彩的喜好標準。比例與尺度原則要求設計者在營造景觀空間時,合理控制各種色彩在空間中的體量與地位,服務于絕大多數游覽者。
第三,色彩的比擬與聯(lián)想。景觀空間營造過程中應運用比擬與聯(lián)想的方法。從色彩美學出發(fā),藍色代表天空,深黃代表大地,綠色象征植物,搭配使用相應的景觀實體,模擬大自然的山水風景,創(chuàng)造出咫尺山林的勝景。設計者應該有意識地運用比擬與聯(lián)想原則,藝術化地聯(lián)想到景觀深處的美,賦予景觀空間色彩,產生深遠的象征意境。
第四,色彩的均衡與穩(wěn)定。由于景觀空間是由一定體量和不同色彩材料組成的實體,因而常常表現出不同的重量感,探討均衡與穩(wěn)定的原則,有利于提升所營造景觀空間的完整度和安定感。均衡指景觀色彩布局的關系,不同色系、色相相差大的色彩不應相鄰使用而使景觀中色彩產生突變。穩(wěn)定則指色彩所表現的輕重關系,一般而言,暖色系的顏色在景觀空間中應占少數,并應處于立面景觀結構的中上部;冷色系的顏色在景觀空間中占多數,但更多作為景觀底界面,營造穩(wěn)定的視覺空間。
3 景觀空間營造的色彩應用技術
3.1 景觀新材料的應用
現代園林景觀工藝不斷改進,技術不斷進步發(fā)展,在景觀材料的使用上較之傳統(tǒng)園林有了巨大的改變。金屬材料、軟質材料、塑料、有色玻璃的使用進一步豐富了景觀空間的色彩,提供了更精妙的視覺感受,增強了景觀功能區(qū)的協(xié)調性與藝術性。金屬材料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經過不同的處理形式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造型效果,是極具工業(yè)現代感的景觀要素[5]。金屬元素擁有獨特的固有色,加之金屬表面的光澤與反光作用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色彩明暗效果,打造色彩斑斕的空間,因而在雕塑、標識牌、造型小品等造景要素中應用越發(fā)廣泛。軟質材料包括合成纖維、新型橡膠等材料,可以根據設計者的需求添加不同的色彩,有利于配合景觀空間的基準色或與已有色彩形成強烈對比,突出獨特的使用功能。例如城市公園或廣場中的游步道與健身步道,兩者更多使用紅色、黃色等暖色系色彩起到突出功能的作用。塑料與金屬材料相似,但與金屬相比擁有更強的可塑性,色彩可以人為進行控制,有利于設計者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的考量,是一種具有非傳統(tǒng)雕塑感的景觀要素。有色玻璃在豐富景觀色彩空間的同時可以透出景物的輪廓并添加一層“濾鏡”效果,產生意料之外的美感。
3.2 涂色技術在景觀中的應用
涂色技術在景觀空間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景觀涂色的應用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指通過調整色彩的色相、明度、飽和度生成一系列相近的色彩,通過涂色技術在兩個色彩中間增加第三種色彩,減輕由于色彩突變帶來的不協(xié)調感,這種色彩的連續(xù)變化可以增強景觀要素的吸引力[6]。二是指應用涂色技術保護原有的構筑物,人工增添一道具有色彩美學價值的保護層。小到景觀中座椅坐凳的涂漆保護,大至亭廊花架的增色處理,應用涂色技術改變景觀要素的色彩或為景觀“換新裝”以達到營造景觀空間整體美的效果。三是指運用涂色技術改變景物固有色,達到控制成本或解決景觀實體應用困難的問題。例如城市廣場中的水池景觀,將混凝土池噴涂成花崗巖的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模仿自然界水池的色彩;為登山步道的金屬、混凝土欄桿噴涂色彩,形成與木欄桿相同的視覺效果;在提升景觀空間效果的同時節(jié)省了經濟成本。
3.3 植物配置在景觀中的應用
園林植物種類眾多,色彩豐富,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營造色彩景觀空間,體現景觀空間的色彩美學。植物配置時要考慮配置形式,以孤植形式為核心的植物色彩空間,色彩對比強烈,有利于展現單體植物的色彩美[7];列植與對植形成的色彩空間,更注重色彩的節(jié)奏與韻律,形成成行成列的帶狀色彩區(qū)域,充分體現植物色彩的節(jié)奏感;散植與群植形成的植物色彩空間布局靈活,形成大面積色彩區(qū)域,表明景觀空間的色彩基調。植物配置要考慮植物的季相變化,園林植物中的春色葉樹種與秋色葉樹種會展現出不同的季節(jié)性色彩,例如雞爪槭在一年中會出現淺綠、淺黃、深綠、紅、紫紅等多種色彩,每種色彩都會與周圍景觀相結合,展現不同的景觀色彩氛圍。植物配置也要考慮植物組團的季節(jié)意境,不同植物組團有不同的色彩基調與景觀內涵。碧桃和垂柳形成桃紅柳綠的春景;滿堂荷田象征綠意蔥蘢的夏景;高大挺拔的銀杏傳遞宜人的秋景;光禿禿的樹干體現蕭瑟的冬景。
4 結語
在景觀空間的各種構圖要素中,色彩要素是視覺傳達的首要因素,因此營造景觀空間應該充分考慮色彩美學的藝術價值與實際應用,選擇合適的色彩營造景觀空間,遵照多種色彩應用原則,綜合考慮,科學規(guī)劃,把色彩美學所蘊含的情感與內涵表現出來。因地制宜,綜合運用各種色彩應用技術,在利用的基礎上適當改造景觀中的色彩,營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特色景觀空間,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曹燁.解讀景觀空間中的色彩藝術——葉淺予舞蹈人物畫芻議[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2(03):28-30.
[2] 馬融.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冷暖色系搭配[J].建筑結構,2020,50(15):151-152.
[3] 張丹丹.色彩在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鴨綠江,2020(21):130.
[4] 牛曉繁.淺談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21,39(05):54-55.
[5] 秋靜.園林景觀設計中金屬鑄造的應用探究[C]//香港東南冶金礦產有限公司. 2017冶金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香港東南冶金礦產有限公司: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1.
[6] 湯佳佳.探究漸變色彩的視覺審美價值[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01(21):45-46.
[7] 李娟.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和規(guī)劃研究——以太原市玉門河公園為例[J].居業(yè),2021(03):28-29.
作者簡介:李成(1968—),男,山東沂水人,碩士,教授,研究員,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與理論。
王興豪(1997—),男,山東濟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車苑溪(1997—),女,山東煙臺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
王冰冰(1997—),女,山東菏澤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