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教育改革當中對于美術課程教學的重視度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更好的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素養(yǎng),助力學生以后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當前階段的問題,并且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觀念,轉(zhuǎn)變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方式,同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加深知識印象,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就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策略實施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實施
在現(xiàn)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不僅強調(diào)了學生仍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建立大量的知識,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而在小學階段的各種教學當中,是幫助學生打好堅實基礎的重要階段,所以在這一時期的教育過程中不能僅僅注重文化課程的教學,同時還需要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方面的發(fā)展。鑒于此,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綜合發(fā)展需求,設計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促進其他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同時為學生們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行積極自主的探索。
一、信息技術教學
在當前階段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背景下,信息技術方式不僅廣泛普及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同時也被應用于社會各行各業(yè)中,為各行各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提供了原動力,而教育行業(yè)當中,也已經(jīng)融入了信息教學模式,許多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方式開展了有效的活動,并且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所以,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為學生們帶來良好的體驗,并且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重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無形之中推動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對印的圖形”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充滿興趣,同時促使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形成更加直觀的認知,首先,筆者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整理了兔子、雙手等對稱的圖形,并且在課堂中應用了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們進行展示,促使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形成了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為學生們構建出了更加直觀的學習情境。然后,結合課本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內(nèi)容,筆者進行了詳細化的講解,促使學生們能夠?qū)⒍嗝襟w中的資源與課本知識相結合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整體的課堂教學資源也比較豐富、多樣。由此可見,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信息技術形式,為學生們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們形成主動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同時有效實現(xiàn)更加科學化的小學美術課程教學。
二、問題引導思考
問題引導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滿足新課程改革中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這種方式有利于他們的綜合發(fā)展,同時可以加強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因此,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提出問題引導的方式,結合相關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思考,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體現(xiàn)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給予學生們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們更加深入的理解美術知識。
例如,在進行“會轉(zhuǎn)的玩具”教學的過程中,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nèi)容,筆者引導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進行了探究,并且提出了:用紙做會轉(zhuǎn)的玩具可以做成什么樣子?要注意些什么?要怎樣做才漂亮呢?外形是圓環(huán)形的玩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想玩具轉(zhuǎn)得快、轉(zhuǎn)得穩(wěn),還要注意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其次,筆者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中進行了獨立思考,并且在學生們思考的過程中給予他們一定的引導,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有效提高了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與此同時,筆者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有效活躍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大腦,對于他們后續(xù)的發(fā)展有著基礎作用,并在無形之中加強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三、開展實踐活動
美術課程的教學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加強對于技能的掌握程度,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時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但是實踐教學活動也是教師比較容易忽略的部分,大多數(shù)教師過于注重傳統(tǒng)的方式應用。所以,小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實踐活動,結合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掌握程度,并且在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
例如,在進行“漂亮的花邊”教學的過程中,首先,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班級當中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等,讓他們進行了合理的分組,并且組織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了實踐操作活動,要求各小組的學生選一件周圍的物品進行裝飾,筆者在這一過程中對各小組進行了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最后,筆者引導各小組進行了作品展示,要求全班同學可以加上自己對作品的看法和評語,筆者及時表揚制作精美的花邊圖案。如此一來,通過這種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了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同時加強了學生對于美術技能的應用。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課程在現(xiàn)階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受到了重視,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方式,同時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推動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肇勝.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數(shù)碼設計,2017,6(10):167.
[2]馮珍飛.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169.
新疆和田地區(qū)洛浦縣第四小學 凱麥爾妮薩·烏布力喀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