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云
摘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重要內(nèi)容,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融入到初中物理實驗情境之中,教學老師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和日常生活物品,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引領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實驗探索,并進行實驗合作討論、評估和反思,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初中物理實驗素養(yǎng)和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265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常需要通過實驗驗證獲悉物理規(guī)律,要關注和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合理創(chuàng)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情境,使之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到初中物理實驗之中,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探究和合作討論,深入理解初中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剖析
(一)缺乏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足夠重視
盡管教學老師和學生均認為物理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然而由于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教學老師對于物理實驗的設計不夠嚴謹和完整,沒有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設計實用新穎的物理小實驗,大多是開門見山、空洞地講解物理實驗過程,無法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存在欠缺
一些教學老師不重視演示實驗的操作,認為演示實驗存在于學生既有的知識經(jīng)驗之中,沒有太多的演示意義,在演示實驗的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同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忽視探究性實驗的現(xiàn)象,教學老師大多關注實驗結(jié)論和做題內(nèi)容,沒有引領學生深入到探究性實驗之中,缺乏對探究性實驗的獨立思考、深入探究和總結(jié)反思,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物理實驗評價相對單一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物理實驗評價相對單一的問題,局限于實驗測量的層面,而沒有測試學生在實驗中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分析
(一)合理創(chuàng)設演示實驗教學情境
考慮到部分學生對生活的感性經(jīng)驗不足,教學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物理實驗情境具有趣味性和真實性,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觀察和感受,在正確講解的同時進行實驗規(guī)范操作,幫助學生厘清實驗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實驗參與興趣。以“光的色散”演示實驗為例,盡管學生平時看到過雨后的彩虹,然而對于彩虹的顏色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學老師可以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用棱鏡對白光進行色散,教室里瞬間呈現(xiàn)出彩虹般的顏色,引發(fā)學生的強烈興趣和學習熱情,然后再講解光的色散知識,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理解光的色散現(xiàn)象,思考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最后教學老師再揭示彩虹形成的過程,通過陽光在棱鏡中的折射,使折射后的太陽光分解為七種單色光,在一定角度下形成彩虹。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做實驗的習慣
要轉(zhuǎn)變刻板的實驗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動手試一試,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物理實驗相鏈接,抓住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使生活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相整合,設計出與生活密切相聯(lián)的物理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隨手試一試的習慣,增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熱情。
例如:利用眼鏡做物態(tài)變化小實驗,學生在寒冷的冬季由室外進入室內(nèi),眼鏡鏡片上會產(chǎn)生霧氣,教學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眼鏡上會有霧氣,讓學生用嘴向鏡片呼氣,眼鏡也會出現(xiàn)白霧,當學生明顯看到鏡片上有潮濕的小水珠時,教學老師適時拋出問題:“究竟是什么使呼出的氣體變成附著于鏡片上的小水珠?”由此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獲悉液化的過程,鏡片上的小水珠主要是由于氣體溫度和鏡片溫度的溫差而導致的。繼而,讓學生繼續(xù)觀察鏡片,過了一會后鏡片上的霧氣逐漸消散了,教學老師讓學生思考:“鏡片上的小水珠到哪兒去了呢?”,學生思考片刻后回答:“小水珠變成氣體消散在空氣中了?!庇纱丝梢?,教學老師利用生活中操作簡單的小實驗,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物態(tài)的變化,了解液化和汽化的過程,并在自己動手嘗試、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
又如:在“流體壓強實驗”之中,學生看到夏季時的教室窗簾通常會飄到窗外,不少學生想當然地認為這是風將窗簾吹到了窗外。然而風在室外,假若是風吹動窗簾,則應當飄向室內(nèi)。由此可以引入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物理教學之中,教學老師可以引入簡便易行的生活物理實驗:當向兩張自然下垂的紙的中部吹氣,這兩張紙會怎樣呢?學生可能會不假思考地回答:“兩張紙會被吹開?!比欢?,在教學老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會驚訝地觀察到兩張紙不但沒有被吹開,反而是相互貼近了,由此引出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體會到流體壓強和流速的物理規(guī)律: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還可以借助于乒乓球和漏斗做流體壓強實驗:讓學生動手將乒乓球置于漏斗中,以手扶住小球再將其倒置,用嘴向漏斗細管口吹氣,撤除手指,觀察到乒乓球仍未脫落,而當停止吹氣時,乒乓球即向下墜落。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實驗探究
教學老師要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物理實驗方法,直觀明了地觀察到物理實驗效果,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用科學實驗方法進行自主思考和靈活運用。
例如:在“浮力”物理實驗之中,將乒乓球放入水中,小球漂浮于水面,分析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小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且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乒乓球必然受到豎直向上的力,也即浮力的方向。為了更加直觀地表現(xiàn)浮力的方向,教學老師可以用短繩將乒乓球與燒杯底部相連,向燒杯注入定量水,由細線反映浮力的方向,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在注水的過程中,乒乓球?qū)⒓毦€拉直,小球帶細線由彎曲到豎直向上,由此可以判定浮力方向為豎直向上。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結(jié)合學生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物品,設計趣味性、知識性的物理實驗,使學生積極融入到物理實驗情境之中,進行物理實驗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振山.芻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思路[J].中國新通信.2018(16)
[2]柴巧英.初中物理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應用[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1):132.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城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