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這是開展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并且在新時期還要進行教學的豐富和革新,教師要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效滲透,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塑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科導向性質,有的放矢進行滲透,要把握時代發(fā)展脈搏,滲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應該通過開展合作實踐探究,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實踐教學證明,這都是提高初中思品教學的有效路徑,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思品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
引言:在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進步的過程中,青少年學生肩負著祖國未來和民族希望的重任,做好對他們的各方面能力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新時期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所以中學學校要進行深化教學改革,在教學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滲透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使他們更加健康的學習和成長。對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思品教學來說,教師就需要進一步豐富教學內(nèi)容,采取更為適合的教學方式,積極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滲透的必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格素質的重要課程,在推進教學改革進步的過程中,通過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具體來說:首先,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全面改革開放式的各種文化思潮也大量涌入,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更是會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意識產(chǎn)生重要影響,迫切需要正確思想價值觀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我國最重要的思想指南,將其滲透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才能有助于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其次,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對于傳統(tǒng)上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來說,教學內(nèi)容比較陳舊,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落后,并且教師的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所以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就會改變落后低效的教學局面,更好地發(fā)揮思想品德教育主陣地的作用,推動教學改革取得良好的實效[1];最后,有助于保障初中生更好的成長進步。初中生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對社會的了解和判斷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侵襲,造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矛盾,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思想引領下,就會更加的知禮明德,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必將會產(chǎn)生深遠的積極意義。
2初中生思品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策略
2.1明確學科導向性質,有的放矢進行滲透
價值觀可以對人們的認識產(chǎn)生導向作用,由于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那么對于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會存在著差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今最為主要的價值準則,建立了人們在思想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可以引導人們更好的認識國家、社會和個人,這對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2]。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思想品德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明確學科導向性質,關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在具體教學中要有的放矢進行滲透教育,開展相關知識、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包含了國家、社會和個人這三個層面的價值觀,所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之間的關系,要深入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內(nèi)容,從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出發(fā),融入社會事件,引入新聞熱點案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表達,引導把握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礎。
2.2把握時代發(fā)展脈搏,滲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初中生思品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把握時代發(fā)展脈搏,不但要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還要引入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探索與實際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結合點,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滲透教學效果[3]。例如,在“走進公共生活”單元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正確處于與他人的關系,能夠在平時社會生活中遵守道德規(guī)則,成長為一個“誠信”、“友善”的人,就可以引入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優(yōu)秀紀檢干部等人物的事例,生動詮釋他們是如何做的,將這些典型人物樹立為學習榜樣,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公民道德規(guī)范。再比如,在講授樹立國家總體安全觀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共同討論臺灣回歸祖國的話題,讓學生認識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獨”是逆歷史潮流,兩岸統(tǒng)一是必然結果。此外,還可以組織其他開放化的課外活動,比如圍繞熱點組織研討會、辯論會,或者觀看關于黨史百年的影視作品,這些都會促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確保滲透教育的實效。
2.3開展合作實踐探究,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初中生思品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出發(f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和交流機會,鼓勵合作討論和實踐探究,自主發(fā)表個人見解和看法,并且利用課余時間去實踐調(diào)查走訪,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取得更好的效果[4]。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針對依法治國進行社會調(diào)查,了解人們對知法、守法的認識,從而有效理解“民主”、“文明”、“和諧”和“法治”,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實踐中深化思想認識,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結語:總之,在新時期教學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開展,教師要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豐富德育教學內(nèi)容,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的有效方式和途徑,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未來的成長進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洪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祖國,2019(7):25.
[2]黃永福.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融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3.
[3]韋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4):36-37.
[4]張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路徑[J].新課程(中),2019(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