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上春樹是日本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其獨特的疏離而奇異的文風展示了日本“團塊一代”的精神世界。動物作為村上作品中頻繁出現(xiàn)的意象,不僅模糊了小說虛幻與現(xiàn)實的界線,又蘊含了作者對人性、歷史、社會等問題的深思。本文將對村上作品中一系列的動物意象進行分析,探究其背后蘊藏的深意。
【關鍵詞】村上春樹;動物意象;隱喻
【中圖分類號】I1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4-0036-02
時至今日,村上春樹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傳遍世界各地,受到不同讀者群體的追捧。形成這種“村上春樹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村上筆下的文字既洋溢著當代都市人的孤獨感和虛無感,又不僅僅浮于無病呻吟。作者對于惡、暴力、歷史等社會問題的思考經(jīng)由怪誕離奇、亦虛亦實的文字傳遞給了讀者,繼而引起共鳴。
其次,不同于傳統(tǒng)的東方式的日本文學,村上的作品則介于東方和西方之間。作品中塑造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沖破了東方傳統(tǒng)男女不平等觀念束縛,廣受日本女性讀者群體喜愛。在這種意義上,東方社會和西方社會的分界線逐漸模糊,村上作品中的背景就成了全人類共同生活的社會,多數(shù)人都能有同感。
村上行文的一大特色即為善于運用各種意象,如羊、貓、品川猿、森林、冷酷仙境等等。其中,尤以動物意象為甚。村上借由種種動物意象營造一個個亦真亦幻的世界的同時,也融入了自己對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這使得他筆下的動物不單純是一種象征,更成為了貫穿其作品的一條暗線。而像《尋羊冒險記》中的羊博士、先生、鼠等能被羊附體的“人羊”意象,則具備了更深層次的意義。本文將梳理村上春樹作品中出現(xiàn)的幾類動物意象,分析其中的隱喻,通過不同角度探索村上的小說世界。
一、善于運用動物形象的原因
村上春樹生于京都,成長在兵庫縣蘆屋市。由于雙親都是國語老師的緣故,村上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幼時起便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然而,村上并沒有被日本文學吸引,而是沉浸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在與村上龍的對談里,村上春樹直言雖然從小父母就希望自己讀《枕草子》或《平家物語》,甚至時至今日腦海中仍記得當初讀的內容,但村上卻并未產生太大的興趣。
1968年,雖然村上因為希望成為一名電影編劇而考入了早稻田大學電影戲劇專業(yè),卻幾乎不去學校,而是邊在新宿的唱片店打工邊泡在一家歌舞伎町的爵士咖啡廳。之后在學生時期便結了婚,和妻子攢錢開了一家地下爵士咖啡廳,并以自己曾養(yǎng)過的一只老寵物貓“彼得貓”命名,店內的裝潢也處處是貓咪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貓作為村上作品中頻繁出現(xiàn)的動物意象并非巧合,而是有意識地安排。
林少華在其著作《為了靈魂的自由——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說:“村上喜歡動物,也非常喜歡動物園。去外國旅行也會經(jīng)常去動物園。村上說他非常喜歡小動物,意識到動物不能講話,這點讓他喜歡得不得了??v然擁有某種自我,但是不能將其化成語言——而對于這樣的存在我則懷有極大的同情。另一個原因在于能夠以動物為基軸傳達許許多多的事情。因而他的作品屢屢有動物出現(xiàn),如貓、狗、馬、熊、象、袋鼠、獨角獸等等”。在進行《尋羊冒險記》的采風時,村上親自去北海道調查了當?shù)仞B(yǎng)羊和棄羊的歷史。如此羊便不再是單純的羊,而是成為承載了厚重歷史和作者思考的載體。自身生活經(jīng)歷和動物意象的特殊性,即雖擁有自我卻無法言語這一點,使得村上傾向選擇動物作為小說里的一個重要元素。
二、作為符號的動物意象
村上作品中的動物意象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無須言語,僅僅作為某種符號的動物意象。如《看袋鼠的好日子》 《袋鼠通信》中的袋鼠,《conder - 禿鷹》中的禿鷹,《象的失蹤》中的大象,《山魯佐德》中的七鰓鰻等等。村上筆下的角色是站在觀測者的角度觀察這些動物的。可以說這一類動物意象在村上作品里屬于偏向“實”的一類。
《象的失蹤》中,“大象”象征著還未在急功近利的世界里殘存的純粹。面對一頭年老又耗費成本的象,鎮(zhèn)上的人爭論過后還是決定收養(yǎng)它。這代表著此時的人們還殘存一部分真誠,并未完全被利益支配。而后,大象的失蹤短暫的引發(fā)了關注,時間一長便無人問津。而“我”作為唯一注意到大象的身體逐漸變小的人,對象的失蹤之謎投入了大量的關心,可以說是最后一個保留純粹之心的人。“我”在經(jīng)歷大象失蹤事件之后,變得無法分辨“這一行為可能帶來的結果與回避這一行為所可能帶來的結果”之間的差別,世界變得更加急功近利??僧a品越是賣得飛快,殘存的空虛感就越鮮明,心中空洞也變得更大——因為大象和飼養(yǎng)員徹底失蹤,再不可能返回這里。
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山魯佐德》一文里,即使是自稱前世是七鰓鰻的“山魯佐德”,實際上也不過是個缺乏父母關愛,渴求愛而短暫迷失自我的普通少女?!吧紧斪舻隆边@個名字本身就富有傳奇色彩。這個名字起源于《一千零一夜》中宰相的女兒。她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國王,每晚講到最精彩處,恰好天明,著迷的國王渴望聽完故事,便不忍殺她,允許她繼續(xù)講。沒想到,她的故事一講就是一千零一夜?!吧紧斪舻隆辈皇悄硞€特指,而是千千萬萬曾因愛狂熱,迷失自我的少女。
村上利用傳說和七鰓鰻的意向,使小說縈繞著神秘的氣息,深究其內涵,卻包含了落寞和失意,以及獨屬于少年人的迷茫?!吧紧斪舻隆睂W生時期的愛比作一場“發(fā)燒”,這份畸形的愛暴露之后宛如退燒一般迅速降溫,失去了光芒。這份愛也只能在成年后傾訴于她生活圈之外的羽原,而字句之間充斥著失去感知自身存在意義的悵然。
三、異化的動物意象
《尋羊冒險記》中的星紋羊、《海邊的卡夫卡》中和中田老人對話的貓、《青蛙君救東京》里的青蛙君、《品川猿的告白》中的猿、以及出現(xiàn)在多部作品中的“鼠”“羊男”等意象,其具備的共同點是與人息息相關,或是能言人語的動物形象,或是具備動物特征的人。這一類可劃分為異化的動物意象。
它們和第一種動物意象不同,并非是被觀察的獨立的意象,而是或多或少都依附于人的。它們能與人交流,甚至可以說是擁有人格的。例如在《青蛙君救東京》中,片桐對青蛙君的出現(xiàn)雖然震驚,反應卻不算過激,并且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只儀表堂堂的青蛙君會說話一事?!镀反ㄔ车母姘住分小拔摇背醮闻c猿見面時,猿主動詢問“水溫如何”,“我”在震驚之余自然而然答復“非常好,多謝了?!倍陂_口之后“我”才對這種非自然現(xiàn)象產生些許懷疑。而后更是不忍駁了猿的好意,怕它認為自己是故意疏遠。村上小說中的人物在對待動物時,總是與對待人別無二致。這種設定讓小說呈現(xiàn)出一種虛幻的氛圍,造就了村上文章的特色——善于描繪存在的不存在感,非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感。
“羊”是村上系列作品中代表性的意象之一,在多達七部小說中登場。已有學者圍繞“羊”意象進行深入了的研究。由于環(huán)境和歷史原因,日本經(jīng)歷了養(yǎng)羊—棄羊—養(yǎng)羊的過程。由于環(huán)境原因,日本本不適宜養(yǎng)羊,于是在明治時期政府第一次學習西歐國家,引進并鼓勵養(yǎng)羊的計劃沒有成功。作品中的明治三十五年,政府幾乎以白給的價格將羊賣給十二瀑鎮(zhèn)的居民,并派專人指導如何養(yǎng)殖。這當然不是為了民眾著想,而是軍部為了以后攻打中國大陸,能自給自足羊毛大衣進行的準備。當年日本引進羊幾乎與民眾的生活沒有關系,僅僅是希望追求西化過程中的經(jīng)濟效益和發(fā)動軍國主義戰(zhàn)爭,羊成了極權的象征。在英語文化中,溫順的綿羊代表了好人,山羊則代表了惡人。而好人也有可能是逆來順受、趨附他人、無獨立自主性的;惡人則可能掌握著權力和財富。這種出現(xiàn)在羊文化中的多樣性也造成了兩種可能:有些人被羊主動選擇,成為了“羊殼”,如羊博士、先生、鼠。而另一些人則為了逃避現(xiàn)實主動成為了羊——即羊男。村上通過描寫這些異化的動物意象,輕易打破了小說作品虛實的邊界。這一點對于追求精神交流、更加渴望靈魂碰撞的現(xiàn)代社會來說,無疑是極具時代價值的。
除了上述兩種典型的動物意象,還有一些屬于作者獨具的匠心。例如《海邊的卡夫卡》標題中的“卡夫卡”一詞,在捷克語中有烏鴉的意思?!镀骧B行狀錄》的開頭則是以找貓展開,“我一向喜歡貓,對這只貓也很喜歡。貓自有貓的生活方式。貓絕非等閑之輩。貓的失蹤,不外乎意味貓想去某處。等它餓得饑腸轆轆,遲早自然返回。不過,歸終我恐怕還是要為久美子找貓,除此別無事干?!贝迳想m是借角色之口說出的這段話,恐怕也借機抒發(fā)了內心真實的情感。而文中每當暴行發(fā)生之際,都會響起聲音如同擰發(fā)條一般的“發(fā)條鳥”的嘶鳴。文中的“我”在結束了羊之暴力傳承者——綿谷升的生命之后,最向往的卻仍然是鴨子人的水塘。
綜上所述,充分了解村上春樹筆下形形色色的動物意象,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作品中的隱喻,從而更好地把握作品內涵。否則很容易流于表面,無法真正領會作者想傳達的情感。本文淺析了村上筆下一些經(jīng)典的動物意向,今后的研究將從不同角度剖析各個動物意向背后蘊含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代反思。
參考文獻:
[1]丁杰.從《海邊的卡夫卡》看村上春樹的貓情結[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林少華.你的靈魂是自由的嗎——關于《為了靈魂的自由——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J].出版廣角,2010,(5):65-65.
[3]陳夢凡.村上春樹作品中“羊”系列意象探析[D].西北大學,2018.
[4]納莎.村上春樹作品中的動物形象研究[D].云南大學,2011.
[5]小山鐵郎.「村上春樹を読む」(100)動物と話せる日本人「品川猿の告白」[D].大分合同新聞,2020.
[6]村上春樹.奇鳥行狀錄[M].林少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陳星月,女,漢族,湖北十堰人,碩士在讀,現(xiàn)就讀于天津財經(jīng)大學人文學院,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