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榜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網絡時代的來臨使越來越多的惡性校園暴力事件在網絡上得以曝光,而這些事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教育學界,對于惡性校園暴力事件更是提起了極高的關注,作為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地預防校園欺凌現象,本文將圍繞此話題展開校園欺凌預防策略方面的討論。
關鍵詞:校園欺凌;防治措施;預防策略
前言:
惡性的校園欺凌事件會給被欺凌學生帶來極其嚴重的惡劣影響,會給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極為不好的影響,嚴重阻礙學校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而這也要求學校教育工作者在綜合管理學生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幫助全體學生營造一個積極陽光的校園環(huán)境,徹底擺脫校園欺凌。
一、利用時事熱點,積極開展道德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為了獲得教師和家長的認可,可能會做出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甚至是過激的舉動,這其中就包括校園欺凌。要從根本上預防校園欺凌,就要求學校教育工作者必須理解校園欺凌產生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夠從最根本處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經過長時間的教學探索,筆者發(fā)現,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其他同學進行校園欺凌,一種情況是因為討厭班級內部的某位學生,于是糾結其他同學一起來對該學生進行校園欺凌活動,另一種情況就是學生本人的家庭原生環(huán)境以及校園學習生活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成就感和存在感,缺少自我認同,只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外界的注意。對于這兩種情況,教師都可以從預防的角度進行預防教育。
例如: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準備教學材料,比如在教學“團結同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積極發(fā)揮個人的逆向思維,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校園欺凌的視頻,并且對這種行為進行嚴肅的批評。無論是站在道德批判的角度,還是法制預防的角度,教師在課堂上開展這種模式的教學,都能夠比較有效的預防校園欺凌現象的產生。當視頻播放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重點提問班級里日常表現比較調皮的學生,詢問他對于“校園欺凌”這件事情的看法。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學生自己也會主動思考校園欺凌的危害,從根源處預防校園欺凌現象的產生。當然,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教師也應當注意,并不是只有日常表現比較活躍,調皮的學生才有對其他人實施校園欺凌的可能。教師應當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日常表現,平時在學校中表現比較沉悶,自閉的學生也有可能會對他人進行暴力行為。這也要求教師在工作中要留意學生的性格特點,可以每隔一段時間主動找班級內部的表現異常學生進行談話,從根源處解決校園欺凌問題。
二、建立嚴肅校規(guī),懲治校園欺凌學生
初中階段嚴肅的校規(guī)校紀是避免校園欺凌現象產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教規(guī)時,學校應當重點針對校園欺凌問題進行校規(guī)闡述,明確如果一名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對其他學生進行了限制惡劣的校園欺凌,就一定會受到學校校規(guī)的處罰,嚴重者需要回家反省。在嚴肅的校規(guī)影響下,學生會更加注意自我約束的問題。
班主任教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般來講,一個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對于學生的日常言行來講影響是比較小的。因為通常情況下校規(guī)約束的是學生的總體言行,而有效的班規(guī)班級卻可以約束學生的細節(jié)言行。因此,教師在對班級內務進行管理時,應當注意建立細節(jié)化的班規(guī)班紀,根據本校校規(guī),在班規(guī)中依然重點強調不可以對任何同學施加校園欺凌。一旦有學生遇到校園欺凌現象,馬上向教師或學校匯報,施暴者就需要受到懲罰,這樣也有利于加強學生的防范意識,有效避免校園欺凌現象的發(fā)生。
三、重視家校合作,兩個方面預防欺凌
在上文中已經提到,初中階段的學生之所以會對他人進行校園欺凌甚至是校園暴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其心理沒有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沒有得到身邊同學的承認。受到這種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要學生才會想到通過施暴來獲得周圍人的關注。對于這種現象的預防,一方面需要教師去從道德教化的角度出發(fā),從思想層面預防校園欺凌現象的發(fā)生,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和家長聯起手來,幫助學生徹底解決心理問題。
例如:班級中有一名叫李剛的學生,因為父母離異,目前缺乏對李剛的關注,李剛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直接導致其上了初中之后性情開始變得暴躁,經常在校園學習的過程中對其他同學指手畫腳,甚至是出現暴力行為。這種情況的出現,需要教師提起重視,但是僅僅從校規(guī)校紀和班規(guī)班級的角度對其進行行為規(guī)范,并不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甚至一味的壓制,只會導致李剛同學陷入更加自卑的心理狀況之中,從而產生反社會的人格心理。為了預防校園欺凌,并且?guī)椭顒偼瑢W重塑自信,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學校的學習生活中來,教師可以嘗試和李剛的父母聯系。善意提醒父母李剛同學最近在校園生活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并且叮囑李剛的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溝通交流,不要試圖用暴力解決問題。
教師在學校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應當尋求機會多和李剛同學進行單獨對話,為李剛解開心結。當然,在這過程之中,教師還應當和家長緊密配合,家長及時告知教師李剛在家中的表現,而教師也應當及時告知家長李剛同學在學校里的表現。雙方進行信息共享,共同幫助李剛同學完成人格上的進步和轉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很多時候順著初中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教育,更有利于達到教學育人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能夠在合理剛一對一溝通的過程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而家長也能夠在一步步引導李剛轉換性格的過程中重塑親子關系。不僅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而且能夠讓學生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校園學習中來,提高學習成績。
總結:
近年來,我國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fā)生,部分偏遠地區(qū)學校的校園欺凌事件性質極其惡劣,令人發(fā)指,嚴重阻礙學校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為保障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校園欺凌情況的遏制應刻不容緩。本文根據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提出具有實踐意義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夠有效的遏制我國校園欺凌現象。
參考文獻:
[1]靳奇志.初中校園欺凌的成因及防治策略[J].甘肅教育,2020,(3):31.
[2]涂根鳳,胡老七.初中生校園欺凌的預防與管理探析[J].文淵(高中版),2020,(8):532-533.
廣西省柳州市柳江區(qū)穿山中學?54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