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學生的體能教育也越來越受關注。在新課改下對小學體育田徑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當前小學體育田徑教學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田徑訓練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田徑訓練中?;诖?,本文就新課改下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措施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 新課改;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03
1 引言
在教育體制逐步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也在廣泛推行,體育屬于小學素質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科目,是實行素質教育的有效措施,田徑屬于體育教學中的訓練項目,科學設置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可為小學學生身心的良好發(fā)展起到明顯的積極作用。
2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國家對于學生的體育教育十分看重,而體育項目中田徑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而言,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內容比較單一,趣味性不高,學生明顯缺乏興趣。根據(jù)生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單一的課程刺激下,很容易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而且學生的教學評價始終基于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也很難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為此,豐富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內容,提升訓練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1]。
3 新課改下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措施
3.1強化思想認知
新課改背景下,仍有許多地區(qū),教師和學生還停留在“文化成績決定其他能力”認知上,教師依然進行“填鴨式”教育,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降低。在文化學習中,學生投入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少、健康水平不高,適應不了學校和社會日益競爭的環(huán)境。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學習和研究國家新一輪教程改革,充分認識到在時代發(fā)展下,素質教育的正確性、科學性與必要性。田徑訓練作為小學基礎體育基礎科目,教師要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在緊張的文化學習中,積極并輕松地投入田徑訓練和體育鍛煉中,提高田徑訓練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保持前進動力,使教師的教學效益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3.2堅持以學生為本
新課改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有些老師仍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自己才是課堂上的主體,而學生只需要聽自己講解即可,這種教學方法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導致田徑訓練教學的效果不高。老師應該積極地吸收先進的教學觀念,堅持以生為本,在課堂上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并且要積極地聽取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一些意見,對他們的意見進行及時地反饋,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交流互動的方式可以是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可以通過留言本的方式進行交流,總而言之就是老師要采取實際行動進行溝通交流。在聽取學生的意見之后,教師就要對自己的體育訓練計劃進行調整,體育訓練計劃的核心就是科學合理,按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調整。例如,老師如果按高中生的身體素質要求去要求小學生,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在課堂上有一部分同學可能存在特殊的身體情況,例如,患有心臟病的學生。老師要積極地對這些同學進行詢問,并且針對他們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當同學們進行田徑訓練的時候,這部分同學可以在田徑場的一旁做一些簡單的健身運動。
3.3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運用創(chuàng)新性的體育教學方法是保證體育教育質量的關鍵,對于田徑這種枯燥單調的體育學習項目來說,更是要通過革新教學方法來保證課程實施質量。教師首先需要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與田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第一,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進行田徑理論知識的教學,保證理論教學質量。田徑理論的掌握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講解理論,讓學生在形象直觀的學習中獲得深刻感受。比如在學習跳高技巧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跳高技巧,然后利用慢動作回放、動作分解等一系列的方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跳高運動員在競賽場上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被其中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氛圍帶動,對理論課程學習產生興趣[2]。第二,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學習法來優(yōu)化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加強學習和訓練,可以明顯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讓學生互幫互助,享受田徑運動的樂趣。例如,在學習跳遠時,教師在完成了技術動作的講解后,就可以把空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分組練習,并彼此指出各自在訓練當中存在的不足,輔助學生共同進步。
3.4 趣味性教學
學生只有對某件事情充滿樂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進去,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體育田徑教學中也需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精心設置每一節(jié)課,在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的形式來提升田徑訓練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在田徑訓練中感受到樂趣,并提升訓練的效果。在田徑訓練中開展趣味性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快樂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教師開展趣味性教學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游戲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樣不僅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4 結束語
田徑課程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進行田徑學習指導,能夠讓學生初步接觸并了解田徑運動,并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為了保證田徑訓練的實施效果,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特點和實際要求,科學制定恰當?shù)奶飶浇虒W訓練方法,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組織精彩紛呈的運動實踐活動,以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給學生提供一個公平而又有質量的田徑課程。
參考文獻
[1] 李姣. 關于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相關探析[J]. 體育時空, 2017(3).
[2] 曹駿.探討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田徑訓練開展措施[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6):74-75.
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柏合九年制學校 四川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