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國玉
摘要:建立初中班級文化不僅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同時也有利于建設良好的外部學習環(huán)境,初中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建設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班級文化,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打造以人為本的班級文化。本文主要針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策略
1開展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積極意義
1.1豐富學生課外活動
部分地區(qū)初中學校為了塑造嚴謹?shù)膶W習氛圍,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時間開展主要課程教學,大幅度削減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導致學生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學習狀態(tài)中,身心無法得到放松,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初中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增添了一抹色彩,有利于初中生在緊張的學習環(huán)境中得到短暫的放松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習壓力,使其在參與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享受成長的樂趣。
1.2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學習環(huán)境
當前我國初中班級文化建設成果主要以外在物質的形式體現(xiàn),隨著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學校的樓道走廊與班級內部的墻面都張貼了許多名言警句與勵志故事,板報內容也變得豐富多彩,有利于初中生群體在無形之中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熏陶,充實內心的精神世界,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外部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以往消沉的學習環(huán)境。
2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策略
2.1重視師生互動
教師是學校各級關系的主體,在初級中學班級文化的建設中,必須重視師生間的互動。首先,教師要設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是朋友、家長代理人的關系;其次,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贊賞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提問,促進學生小組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最后,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情境教學的作用,引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把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
2.2安排團體輔導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初步形成以團隊意識為主導的班級文化核心。班級文化建設對培養(yǎng)學生品性至觀重要。團體心理輔導在團體動力的原理下,運用一定的心理輔導技術,促進團隊成員自我認知、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團體心理輔導創(chuàng)設團體情境,強調人際相互影響,其互動性較強,能夠實現(xiàn)學生的全體參與。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形成全面考慮合理設置的班級制度?,F(xiàn)實工作中班主任和學生都習慣于管理傾向處理班級各項事務,班級制度也多為管理性的,并不能合理而全面的考慮班級個體的成長需求,甚至在很多時候學生的個人利益和訴求被“集體利益”道德綁架,學生因此內心產(chǎn)生埋怨,慢慢疏離班級制度的建設。因此要制定全面考慮、合理設置班級制度,首先要改變班主任控制主義的意識,在班級中形成師生共同制定班級公約,人人敢于對不合理的制度提出意見,并善于溝通取得相對應支持的思想意識。
以團體輔導為核心開展班級建設,一方面培養(yǎng)"人人參與"意識,實現(xiàn)人人參與班級建設,從而實現(xiàn)每位學生受到大家的注意和尊重,獲得一種"存在感",更樂于參與班級制度的討論;另一方面學生在團體輔導中對分享、傾聽程序的反復練習培養(yǎng)善于思考,敢于發(fā)表真實想法,并從他人和團隊整體考慮問題的思維,由此發(fā)表更有建設性的班級制度建設的意見。只有這樣發(fā)自內在對制度制訂、完善、遵守的局面形成,學生成班級建設的旁觀者成為班級真正主人,才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班級民主",班級制度建設也才能有實際。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形成以平等交流的班級組織結構。在初中學校班委組織和團支部組織一般是合二為一,工作內容多以班級事務為主。班干部的選擇多以班主任意志為導向選出,選出的多為學習好,紀律好,思想好的“三好”學生。班干在工作中很多時候只是班主任意志的傳聲筒,缺乏獨立思考、自我管理的鍛煉。并且班干部與普通同學之間也常無形中形成管理與被管理的上下關系,阻礙了普通同學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團體輔導的形式更注意鼓勵全員參與,形成平等對話的組織結構。
2.3構建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
首先學校要成立班級文化建設支持平臺和強有力的領導小組,統(tǒng)籌規(guī)劃,制定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要指導思想,發(fā)揮教育教學的力量,根據(jù)指導思想各個班級創(chuàng)建出具有自身個性特色的班級文化,學校定期對班級文化建設的情況進行及時總結和輔導,組織參觀和學習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建設案例,確保班級文化建設有效的實施。
其次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班級布置、板報和標語等在育人作用方面不容小覷,及時更換板報內容,創(chuàng)設具有特色的班級環(huán)境,設計具有班級獨特的標語,會使學生得到比較強的歸屬感。板報的制作,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可以先把學生分組,板報的內容可以是知識展示、有關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宣傳、節(jié)慶節(jié)日和時事新聞等??梢悦吭赂鼡Q一次,根據(jù)每期主題組內設計出板報內容,然后班級內部投票評選出每期的最佳,評選出的最佳就可以作為本次的板報內容進行實施,這樣的做法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性地位,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營造出好的班風。
最后班級墻壁的美化是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班級墻壁的裝飾我們要打破教條式的標語,可以是凸顯本班特色的內容,也可以是彰顯本班級特色的內容。根據(jù)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班主任要多發(fā)些學生潛在的優(yōu)點,啟發(f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種植花草,不僅美化了班級,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4豐富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內容與形式
針對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內容與形式長期以來一成不變的情況,教師群體應借鑒先進地區(qū)文化建設工作推進情況進一步改進本地區(qū)文化建設工作,例如在內容方面增添能夠引發(fā)學生共鳴的真實案例分析與情感故事講解,讓學生們真正融入班級文化建設中;在形式方面,可以通過制作統(tǒng)一的班服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們的班級榮譽感,提高其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增強其對班級統(tǒng)一文化與標志的認同感。同時,還可以通過拔河比賽、歌唱比賽的形式拓展班級文化建設領域,引導初中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學校應將班級文化建設作為評比榮譽班集體的重要考核內容,鼓勵在校內開展文化建設比拼活動,調動學生們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2.5打造以人為本的班級文化
我們要建設以民主平等和科學管理為基礎的班級文化。這種文化是一種人人共同成長的文化,是個體之間凝聚共識、促進個性成長的文化。而認識到這一點,是我們重新塑造班級文化的前提。首先,建立新的校園文化機制。校園文化塑造班級文化,我們只有在校園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其次,確立新的校園管理原則。要在校園文化建設、校園組織管理、教師課堂行為、學生行為養(yǎng)成、學生作業(yè)評價全過程中做到以人為本,并以此原則為指導,建立校園評價機制,促進學校人性化發(fā)展。學校還可建立教師獎勵制度、學生參與校務管理制度,逐步實現(xiàn)教育的網(wǎng)絡化、互動化和人性化管理。最后,實施新的班級文化規(guī)定。如建立班級事務公開與學校事務公開相結合的制度,建立學生民主決定班級事務制度等,實現(xiàn)班級的良性運作。
2.6充分發(fā)揮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tǒng)的班級文化建設以教師主導、學生參與為主,這種方式不利于激發(fā)初中生的主人翁意識。教師應鼓勵學生成立文化建設小組,指導初中生對文化建設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性改革,鼓勵其自主進行文化建設工作,減少教師的過度干預。通過組建文化建設活動小組的形式有利于進一步增進學生之間的情誼,提升其團結合作意識,在班級中形成和諧合作的良好氛圍。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學校應鼓勵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并將其開展的作用效果列入班級和教師個人評比選優(yōu)的考核范圍內,逐步轉變“惟有讀書高”的觀念,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打造以人為本的班級文化,豐富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內容與形式,構建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潘又保.基于信息化視野下初中班主任班級文化建設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0.
[2]張鶯.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實踐與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
[3].龔自芬.淺談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
惠州市第二中學 5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