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慧琳
摘要:《機械制圖》是高職高專機械類專業(yè)的必修專業(yè)基礎課,學科內容理論性、操作性都很強,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jīng)具備了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為提高授課質量,適應企業(yè)崗位需求,本文利用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點,以具體案例對其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Abstract: "Mechanical Drawing"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mechan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tent of this object is very theoretical and operable. Whil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h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teaching system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n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will take advantage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d expound its application in Mechanical Drawing with specific cases.
關鍵詞:高職;項目教學法;機械制圖;項目設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project teaching method;mechanical drawing;project design
中圖分類號:G642.4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4-0247-02
0? 引言
《機械制圖》是職業(yè)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研究零部件繪制方法和識讀機械圖樣的技術基礎課,被稱為工程界共同的“技術語言”,在課程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課程內容有較強實踐性,因課時限制等諸多因素影響,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繪圖理論+課后練習”的公式化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制圖理論知識的學習,弱化了對動手能力及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轉換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資料收集、分析判斷、團隊協(xié)調溝通能力,培養(yǎng)繪制圖樣、識讀圖樣、查閱圖表、測量等專業(yè)素質,本文利用項目教學法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此目標。
1? 《機械制圖》課程傳統(tǒng)教學情況分析
1.1 學生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 《機械制圖》課程表現(xiàn)為理論和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有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但機械類專業(yè)學生有些文理兼收,部分學生理科基礎較弱,對于幾何知識很難理解,無法建立空間轉換,感到學習吃力,另一方面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也會時常感到課程枯燥乏味,失去學習興趣,積極性也不高,這就更難實現(xiàn)教學目標,也不利于邏輯思維能力和對零部件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
1.2 重理論輕技能? 本課程考核以理論為主,導致學生平時不學習,“期末突擊”、“劃重點”等現(xiàn)象嚴重,期末考試結束后成績合格,但學生自身的技術水平卻沒有得到明顯提高,[1]甚至有些同學學完《機械制圖》后,看不懂圖紙,更不懂如何去分析形體,面對稍復雜一點的零部件,無法構建基本視圖。如何選擇主視圖,剖視圖怎樣剖切,斷面圖從哪個角度看等,這對學生(以汽修專業(yè)為例)后續(xù)學習《汽車發(fā)動機原理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等課程造成畏難情緒,也對未來就業(yè)造成負面影響。
1.3 缺乏創(chuàng)新?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較為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授課時大多嚴格參照課本,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例如繪圖方面,學生大多以臨摹圖樣為基礎,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創(chuàng)新性,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課堂效率也不高。
2? 項目教學法
2.1 基本介紹? 項目教學法是指把對應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巧妙融入到若干個教學項目中,以項目內容逐步進行教學,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輔助來完成項目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確切來說,項目是指創(chuàng)建一個明確的、融入了課程相關知識點的、具有實際操作可行性的任務?!绊椖拷虒W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2]創(chuàng)造了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協(xié)同合作,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2.2 優(yōu)勢? 相比于以往的教學方式,項目教學法有三方面的優(yōu)勢:①以學生為核心,教師指導輔助參與,任務驅動學生積極解決問題,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3]②給予足夠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整個過程能過促使學生將課程內容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操作中,真正做到理實結合,優(yōu)化學生實踐能力,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③實現(xiàn)未來就業(yè)銜接,高職教育是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在校期間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應用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職業(yè)素養(yǎng)的發(fā)展。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可結合相應專業(yè)的崗位需求設置具體項目,增強學生的就業(yè)能力。
3? 高職《機械制圖》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設計
3.1 項目要求? 應根據(jù)《機械制圖》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設置具體項目。不能純粹的照搬教材章節(jié),要以學生未來崗位技能為主線,通過項目制作承載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滿足專業(yè)技能所需。制作項目設置一般要求為:①制作項目的知識點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②在項目制作的過程中,具備趣味性。③作品與所學專業(yè)的銜接性,學生制作的項目作品符合專業(yè)特色。如對于汽車專業(yè)來說,裝配圖項目可選擇變速器,既讓學生學會了識讀裝配圖的方法,也讓學生認知了變速器的結構,提前為《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3.2 《機械制圖》課程項目設置? 項目設置把需融入的制圖相關知識點和實踐技能結合起來。實現(xiàn)教師邊教,學生邊學邊做,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具體設計為以下九個項目,如表1所示。
每個項目均以實際繪圖內容為設計依據(jù),按照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任務、制定方案、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展示成果和評價反饋等環(huán)節(jié)進行。[4]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完成項目任務,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3 具體案例? 以繪制軸承座這個項目為例,這個項目要學生在通過組合體三視圖的識讀和繪制練習中,掌握對應方法和技巧,從整體到細節(jié),整個過程引導學生制定計劃,確定方案。此方法既能提高學生形體分析能力、空間想象力及綜合識圖能力,又能發(fā)揮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簡化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本項目可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3.3.1 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項目任務書中先明確背景資料,創(chuàng)設具體工作環(huán)境,引導學生做好任務分工,在繪制軸承座這個項目中,先將軸承座實體結構以實物展示給學生,通過多媒體列出此項目要達到的圖形要求和繪圖的大概過程。在此情景中學生以部門領導和成員的身份融入到此項目中,提前感受產(chǎn)品設計員(制圖員)在從事產(chǎn)品設計、圖紙繪制任務時的切身感受,幫助學生提高責任心,養(yǎng)成主動學習、主動進步的習慣。
3.3.2 確定任務? 確定任務是將教學知識點轉變成具體的項目任務。教師給每個小組下發(fā)項目任務書,要求每個小組按照要求完成項目任務。具體任務書內容如下:①掌握投影相關理論知識;②軸承座構造和作用分析;③責任分工(誰分析圖形,誰繪制圖形,誰測量模具);④做好測量和繪圖工具及圖紙準備工作;⑤軸承座基本組成、主視圖方向選擇及基準選擇;⑥按確定方案測量繪制圖形;⑦作品評價。
3.3.3 明確視圖定位,制定方案? 學生通過討論明確軸承座主視圖位置后,結合所學零部件的表達方法(三視圖、剖視圖、斷面圖等)準確、完整、清晰地表達軸承座結構所需圖組,此方案要以結構合理,圖形數(shù)量少為基礎,選擇最優(yōu)方案。教師讓學生分成若干組后,要求學生對所繪草圖進行觀察、分析、討論,找到最優(yōu)制圖方案,保證最終圖形準確性。此過程需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商定完成,既培養(yǎng)了成員間的協(xié)作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
3.3.4 繪圖,實施計劃? 確定好視圖方案后,進行模具測量,依據(jù)所選繪圖比例合理布局,定圖紙幅面,確定定位基準線,繪制三視圖,進行尺寸標注,填寫技術要求,完成零件圖。此過程學生利用所學投影規(guī)律、繪圖方法理清思路,整體把控計劃步驟,通過小組討論,探討計劃過程,在探討中各抒己見,擴展思路,最終達成共識。
3.3.5 檢查控制? 各組依照自己設定的方案繪制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繪圖原則、尺寸標注原則等檢查作品,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檢查尺寸標注時,以長、寬、高標注的基準選擇、位置選擇等問題引導學生掌握尺寸標注的方法。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繪圖問題、修改、思索、再修繕,逐步完善作品。
3.3.6 展示成果? 各組完成作品后,進行成果展示。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展示作品進行講解。主要包括:圖紙布局、標題欄、形體分析、構圖分析、尺寸分析及技術要求。講解時細化每個部分如圖紙布局如何預留標注空間,比例如何確定,為何選擇此角度為主視圖以及在繪圖中遇到的困難及出現(xiàn)的問題等,引導學生對繪圖思路進行歸納總結,各組之間相互理解。如果有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疑問,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對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小組,幫助其理清思路,完善圖形。
3.3.7 評價與總結? 項目效果評價采取自我評、組間評價、教師評價相結合,三者分數(shù)比重分別為30%、20%、50%,[5]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自我評價可從對作圖思路的剖析,繪圖步驟的歸納總結方面來進行評價;組間評價是小組與小組間的評價,可從繪圖格式設置情況、界面簡明程度、主視圖繪制、剖視圖繪制、圖注情況(文字與尺寸的標注)、錯誤點情況來進行探討分析;教師評價是對學生自我評價和組間評價進行總結點評,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或個人給予肯定表揚,羅列出其在過程中的亮點,供享給學生,同時強調本項目所涉及到的重難點知識及在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錯誤原因。
4? 結束語
項目教學法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導輔助學生完成項目的教學活動。通過項目教學法,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既掌握了課程對應的重難點知識和實踐技能,又通過作品展示相互評價,增加師生間互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將項目教學法合理運用于《機械制圖》課程既可以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成為機械行業(yè)實踐型技術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猛.項目化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01):82-84.
[2]王海新.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教育,2011(10):63.
[3]陳慧群.基于“項目教學”理念的中專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015):80-81.
[4]梁建文,王波.思維導圖在職業(yè)院校機械制圖項目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21(03):29-30.
[5]吳帆.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02):156-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