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張君
摘要:隨著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安全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全面的安全機制來保障學生的安全和權利。在學校獲得一定的理論知識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yè)的生產和管理,并在現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體驗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這是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實用技能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安全保障機制;分析研究
前言
隨著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機構最高級別的實習時數將繼續(xù)增加,最高級別的實習將成為標準。但是,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安全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全面的安全機制來保障學生的安全和權利。因此,本文探討了如何為高等教育機構的高級課程建立保障機制,并希望加強對高級課程的體制保護。
一、頂崗實習中的人身安全保障問題
近年來,實習生的權利和利益經常受到各種人道主義和非人道的侵犯。最常見的現象,如缺乏勞動報酬、社會保障等。在實習期間,實習人員被各機構視為只提供基本生計或不給他們錢的廉價勞動力,而且很難解決最低生計保障問題;甚至有些學生在實習期間也要向學校支付一定的費用其他學員沒有簽訂雇用合同。在發(fā)生工傷、職業(yè)病或工傷事故的情況下,雇主認為實習生不是企業(yè)的正式雇員,沒有資格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學生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人身安全已成為專業(yè)實踐中保護權利的最大問題。有工作的時候有工作的危險尤其是,絕大多數大學生從事生產線上的技能操作,如果機器不準備運行,技術含量高,危險性高。他們在接觸這些作業(yè)程序時沒有資格,而且容易發(fā)生工業(yè)事故。目前,中國每年有數百萬學生參加實習,頻繁發(fā)生的學生實習事故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安全保障機制構建存在的問題
2.1立法上不完善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的法律關系、薪酬制度、相關管理制度和實習安全管理標準薄弱,學生權益受到侵害時缺乏有效的法律保護,最典型的例子是此外,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和學校在出現安全問題時逃避責任。因此,風險預防和法律意識薄弱。此外,實習協議中沒有權威性條款。合同對學生提供的保障很少,條款很多。存在安全問題,責任和賠償不明確。
2.2各方管理不到位
地方教育當局沒有協調努力,沒有明確規(guī)定課程的安全保障,也沒有相應的機制。高等教育機構沒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沒有完善的課程規(guī)則和條例,學校也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保護。公司的安全系統(tǒng)并不完善。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對實習生的安全管理重視不夠。
2.3安全保障機制執(zhí)行不到位
調查顯示,許多學校在高層崗位上“養(yǎng)羊”的現象嚴重,特點是短期、膚淺和功利化,管理松懈,戶外隨意奔跑的學生增多。高職安全教育的枯燥形式。不要猶豫選擇實習公司。成功畢業(yè)是企業(yè)和高等教育機構的首要目標。學生的安全不是第一高等教育機構沒有對工作條件、工作條件、安全措施等進行實地調查。在實習公司。
三、構建職業(yè)院校頂崗實習安全保障機制構建的措施分析
3.1明確三方聯動安全保障機制的總體要求
第一,加強安保概念,建立實習生安保服務平臺,加強安保職能;第二,建立安全相關組織,改進聯絡政策機制,發(fā)揮三方協同作用;第三,完善政府相關實習制度、學校實習管理制度和企業(yè)實習安全管理制度,共同構建符合業(yè)務規(guī)范和法律的三方協會安全模式。
3.2明確三方聯動安全保障機制的推進措施
有必要堅持學校組織、政府支持和社會參與的原則,完善三方保障機制,共同舉辦培訓班。建立由政府領導、學校和企業(yè)共同領導的課程決策機構,作為管理協調機構和執(zhí)行機構。出版特別課程管理文件和職業(yè)課程程序文件,改進職業(yè)課程制度,防止學員發(fā)生工傷事故。整合三邊安全部隊、加強安全職能和確保受訓人員的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國家機關、國有企業(yè)和協會應促進學生的學習。教育機構有義務嚴格挑選和檢查實習單位,并選擇具有法律資格、安全管理標準、更好地對待和指導實習人員、更好地樹立行業(yè)聲譽和為學生安排工作的企業(yè)作為實習合作單位企業(yè)應切實承擔職業(yè)實踐中的職業(yè)風險管理責任。
3.3三方注意事項分析
在學校與實習機構簽訂實習協議時,必須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就安全、工資、責任保險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為實習人員提供必要的實習條件和安全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切實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實習協議必須根據企業(yè)、崗位、工資等方面的知識來簽訂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預防能力,讓學生在簽字前做出選擇;如果只有學校和企業(yè)簽署協議,則必須事先與學生簽訂實習協議,以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并為實習管理奠定基礎;在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同時,需要掌握細節(jié),加強對整個實習過程的管理和監(jiān)督。
四、調研結果與原因分析
通過對與實習安全密切相關的28項調查數據的分析發(fā)現:京津冀及區(qū)內、盟外地區(qū)為我院學生主要實習地區(qū);住宿主要方式為實習單位外統(tǒng)一住宿;學生對我院實習管理工作比較滿意;在校期間進行的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的作用很大;我院整體實習情況比較安全。
4.1主要問題
1.學校與實習單位溝通較少,未建立聯動管理機制。
2.學院統(tǒng)一安排的頂崗實習學生,實習單位基本不提供住宿條件,大部分委托相關機構托管。
3.頂崗實習學生校外住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4.2原因分析
1.醫(yī)學院校外實習單位主要是通過委托相關機構進行聯系,缺少合作基礎。
2.學院未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或建立在實習學生較多的地區(qū)建立統(tǒng)一的住宿基地,配備專人管理。
參考文獻:
[1]王順順.高校師范生頂崗實習安全保障運行機制的構建[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32(1):106-109.
[2]于海波,王霄霞.高職院校防范學生頂崗實習傷害的制度建設探析[J].絲路視野,2018(18):20-20.
[3]張海松,陳寧.關于高職汽車專業(yè)學生頂崗實習安全事故預防機制的構建[J].內燃機與配件,2019(23).
[4]陳淑芬,程志剛,張春蘭,等.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安全的思考和措施[J].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4(1):40-4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內蒙古自治區(qū)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NZJGH2018122
錫林郭勒職業(yè)學院 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