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燕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方位發(fā)展有了更新的要求。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現(xiàn)在強調的是學生綜合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而不是只是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死記硬背,然后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學習,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不同,對學生情商,智商等多方面能力有著更高的塑造作用,也是對學生語言掌握、文章編寫、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鍛煉途徑,教師應當采用各種教學途徑來激發(fā)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熱情。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科素養(yǎng);課前預習;積極發(fā)言;素質拓展
語文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把教學目光局限在課本上,而是應該在課堂上適當為學生豐富課堂內容,拓展學科視野,讓學生產生自我探索的熱情,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拓展閱讀量,增加文章編寫訓練,只有這樣增加文化底蘊,才能夠讓學生在面對語文時產生共情能力,提高文學審美,本文將針對課前預習在初中語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策略做討論,希望本人的拙見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一、引導學生課前預習
有許多學生在進入初中階段,一時之間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容易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再加上自身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容易變成學科的學困生,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很好的克服這種困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就能夠對要講授的知識有初步掌握,還能夠明白教學的重點在哪里,能夠督促學生自身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參加課堂實踐活動,在吸收接納知識的同時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例如,我在進行講解《最后一課》這一課時,課本取材著眼點比較小,文章文字比較生動精煉,并且主題表達明確,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好的掌握文章主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我就在進行授課之前引導學生進行預習,我為學生提供了幾個方向,可以從文章編寫的歷史年代的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的人生經歷和基本信息進行了解,在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后,學生在對課本資料進行閱讀的過程當中就會有別樣的感受,在正式講課的過程中,我也會對學生預習的狀況進行檢查,給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把自己收獲到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增加這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生的學科自信,鼓勵了學生下一次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實踐,學生在集體交流當中就明白了這篇課文通過最后一堂課側面展示了整個戰(zhàn)爭被攻陷區(qū)居民的屈辱,以及對自己故鄉(xiāng)土地的深切懷念。
二、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
學生才是學習探索道路上的探險家,教師只是為學生指明方向,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判斷的引路人,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教師應當停止死板的知識灌輸,給足學生自我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學校的大舞臺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實踐和鍛煉過程當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個時候學生才會自主的進行探究解決問題,這對他們本身來說就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只有當自己面對問題的時候,才能會有成長。
例如,我在進行講解《紫羅蘭瀑布》這一課時,文章當中描寫景象的語句十分生動。充滿細節(jié)美,我在進行講課之前,除了想要讓學生能夠明白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還想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之后對于自己寫作能力有所思考,所以在正式教學的時候,我就特別在意學生對于這篇文章遣詞造句以及寫作技巧的意見和想法,在課堂上給學生舉行了一個交流會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文章中的文字以及編排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鑒賞。在教課的過程當中,我也給了學生很多向我提問的機會,我會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了解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困難之處,然后調整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表達的自信,還讓學生產生了問題意識,在之后的學習道路上更加嚴謹和充滿好奇。
三、進行課外素質拓展
現(xiàn)在的信息技術十分的發(fā)達,教師也應當順應這樣的時代變化,在課堂上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適當拓展學生的學科視野,對學生進行素質拓展,不要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科視野僅僅局限在課本當中,對于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文章編寫的能力,這些能力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共同作用促進了一個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這些能力。
例如,我在進行講解《背影》這一課時,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抓住人物特征,在進行寫作的過程當中對人物形象進行生動刻畫的方法,在講課的過程當中,為了讓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作者綿綿的情意,我就給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出了幾個問題,先是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文章當中有幾次寫到背影,每一次背影具體的事情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尋找在文中作者流了幾次眼淚,是為什么流淚,通過這樣的關鍵信息點的查找,學生對于文章的大概脈絡就很清晰,在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的時候,我?guī)ьI學生對于作者描寫人物形象的手法進行了解析,讓學生在情景當中體會到作者的用意,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理解水平。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教師應當著重對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進行提升,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積極發(fā)言,提出自己的問題,還應當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提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豐玉萍.淺談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教學[J].華夏教師,2016(11)
[2]雷浩.初中語文課型特征分布的實證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01)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龍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