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萍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重視起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同時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的關鍵。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內容,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不同學習基礎,積極地創(chuàng)新當前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本文將從一下幾個層面探討局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策略
在當前社會經濟與文化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知識的進步也是與日俱增,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發(fā)展的不斷的變化,對于人才的要求變?yōu)槟軌蚪K身學習與進步。因此,這就要求小學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積極地運用靈活積極、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手段,有效的調動學生對于數學的強烈成就感,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動力,以及能夠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啟發(fā)自主思考與探究
小學生數學教學由于所涉及的數學知識比較簡單,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例如教師先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課前預習接下來的教學內容,然后逐步啟發(fā)學生根據預習的數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并嘗試自發(fā)地運用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和剛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教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能自發(fā)地進行對問題的思考,在課堂教學時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也提高了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時,就需要充分重視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位置,并且通過優(yōu)化當前的教育方式,利用靈活高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與探究。如在講解互質數的意義的時候,教師首先向學生講解什么樣的數字是互質數,并講解互質數的判定方法。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質數與互質數的區(qū)別與聯系,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出,質數是一種數的類型,既是只有兩個因數的特殊類型的數,兩個因數分別是1和這個數本身;而互質數是相對兩個數之間的關系而言的,是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才被稱為互質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還有效地啟發(fā)自主思考與探究,從而達到了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
二、教授學生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
數學這門學科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整體的知識體系與結構已經非常龐大,如果只是讓小學高年級學生單純的自我學習,學生往往因為使用不科學的學習方法,雖然花費了很多的精力與時間,但是整體的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針對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授學生科學有效地自主學習的技術,幫助學生快速地培養(yǎng)和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向的積極學習反饋,最終達到高效率地培養(yǎng)數學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約分與最簡分數》時,這一部分的內容相對于之前相對簡單,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首先帶領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習的分數的基本性質、互質數的意義等知識,然后引導學生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將分數約分為最簡分數,然后教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數學能力,看一看學生都是如何進行約分的,并將學生的不同約分方法總結歸納到到一起,并引導學生思考具體那種約分的方式最為簡便,通過這種先自行思考,然后進行總結探究的方式,教師不僅教授了學生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還引導學生全面感知分數約分的原理,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
三、通過學以致用,強化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希望學生能偶熟練掌握數學的概念與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數學問題背后蘊含的數學思想,并且讓學生利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未來能夠利用所學,獨立自主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有效地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自然而然地就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與意愿。
比如,教師在講解“最大公因數的應用”數學知識時,先教學生如何用短除法求解4和8,15和5,7和8,6和13等兩個數之間的最大公因數,然后引導學生在能熟練掌握找出每個數最大公因數的數學方法的情況下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利用最大公因數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例如小明家需要對于房屋進行裝修,其中一間屋子長16分米,寬12分米,如果要是用邊長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磚鋪地,同時要求使用的地磚必須是整塊的且不能切割,那么小明家應當選擇邊長是幾分米的地磚?在眾多的選擇當中,邊長最大可以是多少?這時學生就可以利用所學到的求公因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然后讓學生分析具體的解決思路,以及最終的答案是邊長1分米、2分米和4分米的正方形地磚,邊長最大是4分米。通過這種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還引導學生面對問題開展自主思考,并勇敢嘗試利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高年級的教學互動中,教師需要重視起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的養(yǎng)成,這不僅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長期地影響學生并形成持久的正面效應,還能夠為社會貢獻出更多急需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紅霞.小學高年級數學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C]//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2019.
[2]徐彩琴.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淵(高中版),2018,000(012):636.
[3]曹靜.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yǎng)中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小學生(下旬刊),2017(7).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長集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