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干化學法與速率法獻血前初篩ALT的結果。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間在本血站進行無償獻血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采集血液標本400份,同時取兩種定值標準物質(zhì),分別給予干化學法與速率法篩查ALT,比較兩種檢測結果。結果:本組獻血者經(jīng)干化學法檢測ALT的符合率是97.50%(390/400),與速率法檢測相關性良好;兩種定值標準物質(zhì)不適用干化學法檢測,相比之下,速率法檢測精密度更高。結論:兩種方法都可應用在獻血前ALT初步篩查中,因干化學法操作簡單便捷,快速準確,更適用于采血車與獻血屋,可推廣至臨床。
關鍵詞:干化學法;速率法;獻血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70-01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臨床檢測肝功能狀態(tài)的關鍵指標,亦是血站檢測無償獻血者的主要項目之一,一旦發(fā)現(xiàn)ALT檢測不合格,便可說明血液檢驗報廢,只有積極采用合理的方式降低ALT不合格血報廢率才可大大提高血液資源的合理利用,確保血庫用血安全[1]。干化學法與速率法都是血站檢測ALT的主要方式,為了進一步比較這兩種檢測方式在獻血者初篩ALT中的效果,本文將本血站2021年上半年度收集到的血液標本納入此次研究,并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把結果匯報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
將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間進入本血站進行無償獻血的400例獻血者納入此項研究,共計采集血液標本400份,其中男性212份,女性188份,年齡分布范圍20~45歲,平均年齡是(33.42±3.27)歲。本組對象獻血前經(jīng)體格檢查未見異常,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相關規(guī)定。
1.2儀器與試劑
XC-100 ALT干式分析儀和配套的ALT測試條(英科新創(chuà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RIT-803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配套的ALT試劑(桂林優(yōu)利特醫(yī)療電子有限公司);ALT標準物質(zhì)中值,ALT標準物質(zhì)高值(北京康徹思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檢測方法
1.3.1干化學法檢測操作:獻血前應用毛細吸管對獻血者手指末梢全血進行吸取,劑量30uL,滴入測試條加樣區(qū)域的中央部位,把測試條放置到ALT干式分析儀中,自動檢測,記錄結果。
1.3.2速率法檢測操作:取獻血者5ml EDTAK2抗凝全血,充分混合,經(jīng)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漿,放置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對記錄加以詳細記錄。同時檢測中值標準物質(zhì)與高值標準物質(zhì),ALT參考范圍分別是(41-59)U/L、(99-121)U/L,分別在URIT-803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連續(xù)重復檢測,共計20次,計算檢測平均值與批內(nèi)變異系數(shù)(CV)。
1.4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與檢測精密度,合格判斷標準[2]:ALT ≤50U/L即為合格;批內(nèi)變異系數(shù)(CV)<15%即符合要求。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以()描述計量資料,檢驗值t;以[n,(%)]描述計數(shù)資料,檢驗值X2;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析兩種檢測方式的檢測結果
本組400份獻血標本中,分別經(jīng)干化學法與速率法檢測,結果相符標本共計390份,總符合率是97.50%。如下表1所示。
2.2分析兩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精密度
ALT標準物質(zhì)在經(jīng)過干化學法與速率法檢測后,發(fā)現(xiàn)該標準品不適用于干化學法檢測,速率法檢測結果與CV值符合要求,檢測精密度更高(P>0.05)。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ALT不僅是臨床判斷獻血者肝功能有無異常的關鍵指標,也是血站《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的必檢項目之一,若獻血者ALT檢測不合格,會造成血液報廢。就目前而言,血站主要通過街頭采血車與獻血屋鼓勵社會人員獻血,此時極易受到條件限制,而造成ALT檢測不合格現(xiàn)象,最終血液資源報廢,流失獻血員。在以往血站檢測中,多應用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ALT,但因檢測時間較長,操作相對繁瑣,設備不便攜帶等因素,增加其血站限制性應用程度[3]。隨著研究的深入,當前血站主要選擇干化學法與速率法進行檢測,干化學法主要是把待檢樣本滴入測試條加樣部位,使其自動均勻擴散至反應區(qū)域,測試條上的反應物質(zhì)和顯色劑在標本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作用下發(fā)生反應,顯示顏色變化,從而準確讀取檢測結果。通常情況下,這一檢測方式設備體積較小,易于流動獻血車攜帶,且檢測操作簡單,不用處理檢測樣本,結果出具速度快,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獻血流程。另外,相較速率法,干化學法檢測樣本量較少[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方法檢測獻血標本的總符合率高達97.50%,10例血液標本檢測結果不符,其原因可能是[5-6]:兩種檢測方式的原理不同,速率法的檢測原理在于紫外—乳酸脫氫酶法,而干化學法的檢測原理是丙酮酸氧化酶法;干化學法檢測反應藍綠色,若標本溶血,血紅蛋白會減弱測試條反應,引起檢驗結果偏差;樣本中加樣量少,會減少生物反應,降低檢測結果,反之檢測結果升高,而針對加樣量超過標本量1.5倍的血液樣本,檢測結果較低;檢測人員的操作技術部規(guī)范,或者加樣完成的測試條未能及時放置到檢測儀器中,都會引起結果偏差[7]。除此之外,速率法檢測結果與CV值符合要求,干化學法檢測精密度低于速率法,差異不高(P>0.05),提示干化學法在獻血者ALT初篩中的誤差較小,有助于提高獻血者ALT檢測合格率,避免血站因ALT不合格引起的血液資源報廢現(xiàn)象,節(jié)約檢測、分離、運輸成本。
綜上所述,干化學法與速率法在獻血前ALT初篩中的價值均較高,但相比之下,干化學法初篩操作簡單、結果準確,可有效解決血站血液資源報廢問題,更加適用于流動采血車與獻血屋初篩ALT工作,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穎,楊建英,涂麗梅. 成都市單采血小板獻血者血液初篩不合格原因分析[J].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2019,42(3):201-206.
[2] 木尼拉·葉爾漢. 血站ALT初篩方法不同對血液檢測合格率的影響[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30(33):371.
[3] 楊素英. 血站ALT初篩方法不同對血液檢測合格率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22):174-175.
[4] 虞莉,胥灝. 速率法復檢獻血者ALT初篩不合格標本的探討[J]. 揚州職業(yè)大學學報,2019,23(1):44-46.
[5] 張國一. 血站ALT初篩方法不同對血液檢測合格率的影響分析[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89):115-116.
[6] 黃玉偉. 血站ALT初篩方法不同對血液檢測合格率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9,19(79):135,137.
[7] 余桂華. 干化學法與速率法獻血前初篩ALT的結果比較[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9,32(4):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