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化的作用越來越強。當代中小學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受到的誘惑也越來越多,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德育工作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本文從實際案例出發(fā),對問題學生從德育方向開展教學進行對策研究。
關鍵詞:問題學生;德育方向;教學對策
在當前教育體系中,思想品德教育從小學生已經(jīng)開始實施。但許多學校并沒有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受網(wǎng)絡影響,問題學生時有出現(xiàn)。針對這些現(xiàn)象,基于問題學生的真實情況和改善案例,從德育方向開展教學,展開研究。
一、案例問題學生情況介紹
本案例中,問題學生家庭情況如下:父母離異并均已再婚,學生跟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屬當?shù)鼐用?,靠收租生活,家庭條件較為優(yōu)厚,但不重視教育。學生屬于轉(zhuǎn)學生,二年級插的班,好動調(diào)皮,對學習漫不經(jīng)心,成績倒數(shù),作業(yè)經(jīng)常不按時交,放學后喜歡到處去玩,不按時回家。
本案例中的學生正是處于人生最易受影響的階段,家庭的變故和突然的轉(zhuǎn)學使得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身邊親人并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和管理,造成了學生慢慢形成不愛學習、調(diào)皮、沒有基本的報備安全感、對學習無興趣等問題。
二、從德育方向開展教學的對策研究
(一)引導問題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雖然“生活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要用它尋找光明”。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問題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事情他們沒有辦法去改變,就只能把這種不利的環(huán)境看成檢驗自己、鍛煉自己的條件,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可以給問題學生講述偉人和名人的故事,讓他們明白從小經(jīng)歷挫折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也能有所成就;帶他們看相關的勵志電影;組織他們學習各類英雄人物、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的成長史,鼓勵和引導他們樹立人生榜樣,從小立下遠大的理想。
(二)開展“愛的教育”,從小培養(yǎng)他們愛祖國、愛中華、愛家庭、愛集體的精神引領
教師的偉大在于他們擁有無私的“愛”,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愛”,這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的德育品質(zhì)。特別針對問題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傾注更多的心血。案例中的學生,因家庭的影響,從小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感覺自己是被拋棄的,不被關注和關心;每周的班會,設立不同的主題,以“感恩”和“熱愛”為主,感謝爺爺奶奶的照顧,使其不致流浪街頭;感謝生長在中國,沒有戰(zhàn)火和硝煙的威脅;感謝還能在和平的世界里接受教育;感謝中華的強大給庇護;感謝家庭和集體,陪伴我成長。在感恩中升華熱愛,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懂得是祖國,是家庭,是班集體給了自己快樂生活的土壤。
(三)鼓勵他們從小樹立人生的目標和理想
21世紀是偉大的世紀,人類實現(xiàn)了真正的“上天入地”,太空、月球、火星、海底8000米、南極北極都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人生的目標和理想在于人要“敢想”。3D世界、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成果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天空之門,世界是屬于有理想、有目標的人。鼓勵他們從小開闊眼界、站在高遠的角度去感受世界的宏博和社會的進步,為他們樹立看得見的榜樣,才能啟迪他們足夠的興趣和信心。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學習先進,加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使他們能首善、尊老愛幼、尊師重道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淀,飽含著從古至今的人類智慧。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經(jīng)過了歷史的實踐,能開拓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他們讀歷史,了解中華文化,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教導他們尊老愛幼、尊師重道,只有在觀念中牢固樹立了“百善孝為先”“尊老愛幼”的信念,才能讓他們至誠至孝,心中有敬畏,有了誠善的本質(zhì)心和對基本道德的敬畏心,有了“尊師重道”的敬畏心,才能更好地糾正思想,走回學習的道路上。
(五)家庭、社會、學校結合,重視學生品德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中
學生的德育是滲透進生活和學習的點滴中進行的,特別是問題學生。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社會、學校三方的共同努力。雖然案例中的問題學生家庭情況比較特殊,但也要利用信息化社會的便利,加強家校聯(lián)系,加強與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日常聯(lián)系,通報學習、心態(tài)、課上和課后的動向,讓其能感受到家庭對他的重視,老師對他的期望。
經(jīng)過一個學期不放棄、不拋棄,遵照以上對策對該問題學生進行跟進和關心教育,學生的情況明顯好轉(zhuǎn),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不再是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了。其個人也樹立了長大要當“飛行員”的理想。
三、結語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每一個學生如每一朵花,花期不同,有早開有晚開,案例中的問題學生,通過德育,逐漸走回正路,燦爛茁壯成長,相信他會成為真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盧海寧.關于在初中德育教學中引導“問題學生”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0):11.
[2]張振偉.論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9(5):231.
作者簡介:戰(zhàn)媛(1986—),女,本科,就職于南京市南化實驗小學,職位職稱: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