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 要:目的? 總結運動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質量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濟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治療的9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運動康復方案。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SD)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LVEF高于對照組患者,LVESD低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運動康復護理,可促進患者心功能增強,加速患者身體恢復。
關鍵詞:運動康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1-0143-03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的患者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損的復雜臨床綜合征,患者受到身體上的巨大創(chuàng)傷的同時,也承受著心理痛苦,身體狀況和生活質量都較差[1]。慢性心力衰竭起初癥狀不明顯,并且由于很多老年人都存在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等病癥,使得治療的難度非常大[2]。因此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質量非常重要。本文以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觀察運動康復方案的實際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濟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53~73歲,平均年齡(64.46±2.56)歲;病程3~6年,平均病程(4.46±0.56)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20例、Ⅳ級1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齡52~71歲,平均年齡(62.86±4.28)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為(3.28±0.37)年;心功能分級:Ⅱ級15例、Ⅲ級16例、Ⅳ級18例。對比兩組基礎性數(shù)據(jù),未得出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與家屬均對各自護理手段給予認同。濟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此方案,并進行備案。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入院患者都經(jīng)過冠心病心力衰竭診斷確診[3];②同期未發(fā)生另外系統(tǒng)性疾病;③基礎數(shù)據(jù)齊全;④具有良好的配合能力。
排除標準: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②精神病患者以及哺乳期、妊娠期婦女。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基礎治療,吸氧、利尿、擴血管等,并盡量控制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維持在正常水平。
在上述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認真遵醫(yī)囑進行相應護理,對于患者飲食進行控制,建立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維持溫度達到最佳狀態(tài)。護理時間為2個月。
研究組患者采用運動康復護理,根據(jù)心功能分級情況進行運動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心功能Ⅱ級:在護士陪同下,患者在室內步行,500~1 000 m/次,2次/d,根據(jù)患者情況增加適當?shù)挠醒踹\動,比如太極拳、廣場舞等,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②心功能Ⅲ級:臥床休息,同時盡早練習床下的簡單運動,由護士或家屬幫助患者在床邊站立,站穩(wěn)后可以緩慢進行移動,持續(xù)5~10 min/次,3~5次/d,不能過量運動。剛開始在室內練習,要注意休息、保存一定的體力;囑咐患者進行溫水浴,用餐要合理。③心功能Ⅳ級:主要是臥床休息,但要進行床上練習,包括膝、肘及肩等關節(jié)的活動,5~10 min/次,2次/d。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可以在護理基礎上緩慢坐起或下床,30 min/次,2次/d。幫助患者翻身、洗漱甚至是床上排便等活動,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盡量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同時加強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防止出現(xiàn)意外,一旦患者發(fā)生胸悶、氣短等反應,要立即停止康復護理。護理時間為2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護理前、護理后對患者進行心臟超聲檢查,多普勒超聲(生產企業(yè):西門子,型號SC2000)檢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并進行比較。(2)用健康調查簡易量表開展生活質量測定,評定的內容有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身體疼痛、體能健康和精神健康等5項內容,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LVEF和LVESD對比
治療前,兩組LVEF、LVES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LVESD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在長期治療的同時,還會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老年冠心病患者已經(jīng)成為慢性病管理的高危人群,患者飽受疾病的折磨。年齡大和身體機能的下降,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因此針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消除緊張情緒都有積極影響[4]。
傳統(tǒng)觀念認為,在患慢性心力衰竭后,不應進行運動鍛煉,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制訂一套詳細科學的康復運動方案可以較好地降低預后風險。運動康復一種以時間為橫軸、康復內容為縱軸的先進的運動護理方法[5]?;颊呷朐汉笥蓪I(yè)人員根據(jù)患者自身的情況進行鍛煉指導,幫助患者身體恢復,有效減少治療時間,減輕經(jīng)濟壓力,使患者對治療更加認可,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心功能康復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整個運動康復護理干預中,運動計劃是根據(jù)患者的心功能分級為基礎的、非劇烈性運動,通過持續(xù)地練習,可以提升患者的運動耐力,提高患者交感神經(jīng)興奮,增強骨骼肌力[6]。同時,科學的運動能提高患者的心肌毛細血管密度及灌注量,能夠有效緩解心肌缺血、降低心臟負荷。運動康復治療是整個康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患者的整體康復。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運動康復護理模式的研究組患者LVEF高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對照組患者,且LVESD指標低于對照組。另外,研究組患者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身體疼痛、體能健康和精神健康評分情況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各項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運動康復護理干預,能較好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促進疾病早日康復,因整體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研究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梁小錦.運動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0,31(8):1024-1025.
[2]祝春麗.運動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20,31(5):837-838.
[3]馮彤.無創(chuàng)心臟影像學檢查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5):61-62.
[4]周玉琴.運動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3):252-253.
[5]宋佳.運動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11):129.
[6]吳昕.運動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級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40(8):11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