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幾年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許多外資企業(yè)進入中國,而要想進入這些企業(yè)工作就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能運用英語和他人進行良好的交流。因此,中職英語教學對學生以后的工作起著巨大的作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存在很大的弊端,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中職英語教學帶來了多方面助力。本文將探究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有機整合的策略和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學生;有機整合
【作者簡介】陳雪梅,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yè)學校。
中職學生處于叛逆期,經常不配合教師的授課,導致課堂效率差,學生的各種英語技能得不到提升。而信息技術的融入能轉變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有主動性,也能帶來更多精彩、豐富的課堂元素,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除了課堂教學,信息技術融入課后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能全面改善傳統(tǒng)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使中職英語教學更具新穎性、高效性。
一、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在課堂中的有機整合
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使教育界意識到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是多么重要,信息技術條件下產生了像多媒體、電子白板等多種教學工具,對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知識形式都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從而使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1.轉變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由教師單方面地講解知識內容,教師是課堂的主角,選擇講哪里學生就需要聽哪里。這樣的被動聽講環(huán)境首先對學生的學習觀念會有不良的影響,會產生“要我學”的思想;其次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沉悶的課堂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無法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信息技術的運用能轉變教學模式,實施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教師”來講解知識,這樣開放、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才會更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設計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Stay in T ouch”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寢室為單位進行組隊,如何將單元內容分成與組數對應的部分,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利用PPT自己來制作課件講解內容,各自分工。在課堂上,各小組講解各個部分的知識,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營造趣味性課堂。教師則是作為引導者,比方學生對notice這個重點單詞沒講全面,只講到其作為名詞的用法而沒講到其作為動詞的用法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說明notice作動詞,意為“注意到,留心,看到”,常用于“notice sb. do sth”。這樣的課堂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講解能力和上臺演講表達的自信,同時也能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形成“我要學”的思想,從而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空間和動手空間,達到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目標。
2.轉變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能給課堂帶來更多的趣味性,而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由于缺乏教學工具的使用無法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大部分是開展小組討論,教學效果有限。而利用信息技術則能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音頻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情境教學更符合學生愛看動畫、愛看短視頻的特點,構建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場景使學生融入課本內容中。電子白板的運用可以開展游戲教學,具有競爭機制的游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激情,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教學“That must be hard on you”這部分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播放與原文相對的視頻內容,通過觀看視頻既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在回答“對與錯”的問題時,學生會更加積極和主動。在完善對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播放音頻來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讓學生仿佛真的拿到了好朋友的一封糟糕的電子郵件一樣,在完善內容時就能用正確的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閱讀也能更有感情。
3.轉變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內容 。英語知識內容是無窮無盡的,單單學習教材中的英語知識對于學生現實生活中運用英語其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傳統(tǒng)的課堂拓展主要靠教師的素質和能力,而利用互聯網搜索信息并以多媒體為媒介來傳播給學生,可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更充足,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到更廣闊、更多樣的世界,也能收集更多的英語單詞、英語語法和英語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學生在日后寫一些英語文案時就能游刃有余,使英語學習具有實際意義。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ir number again?”這部分知識內容時,主要是學習懷電話號碼有關的英語知識,教材中涉及警察、教師、醫(yī)生等等職業(yè),利用信息技術能有效擴展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講解emergency Phone、complaints hotline等,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行政單位的電話號碼,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他們到其他國家生活的時候也能有效地運用這些號碼。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利用英語服務學生生活,才是英語學習真正價值的體現。
4.轉變中職英語課堂知識形式。英語屬于語言類科目,因此教材內容基本上是英語單詞為主的文字形式知識。文字形式知識有利也有弊,利的方面就是簡單,直接地能讓學生記憶知識,但是這是理想狀態(tài)下的情況,現實的情況是學生看到眼花繚亂的文字形式知識感到乏味,從而不愿意學習英語知識,這也是弊端。而信息技術能將文字形式知識內容轉化成音頻、圖片等形式,圖片中利用具有色彩、美觀的文字展示知識,或者是觀看思維導圖,都能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課堂上看到多樣形式的知識也能感到更加有趣,提高學習自主性。
例如,在教學“Could I change my life?”這部分知識內容時,學習bar這個單詞,教材中只有文字形式的內容和幾張圖片,而利用信息技術能直接展示對這個單詞的講解視頻,讓學生了解到many different bars,通過圖像、音頻、文字結合的方式對單詞進行記憶,從而使學生將這個單詞不同的用法記憶在腦海里,不容易混淆??梢钥闯?,豐富多樣的知識形式能有效地將抽象的英語文字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生活現象,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促進課堂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在課堂外的有機整合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原本的課后學習轉變?yōu)檎n后教學,教師輔助學生在線上進行課外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普及性,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習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后作業(yè)完成的質量。
1.轉變課后學習方式。中職生基本上沒有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和方法,需要別人的監(jiān)督才會認真學習。以前課后會有家長來協(xié)助學生學習,而進入中職后,學生學習既容易受他人的影響,還缺少監(jiān)管人,學生沒有自控、自律能力,因而課后大部分時間未用于學習。而利用教育平臺構建線上作業(yè)課堂,作業(yè)在線上發(fā)布,在線上作答,在線上的討論,既可以監(jiān)督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而且也能一對一地進行輔導,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嚴謹性。
例如,在作答“Isn't it wonderful?”這部分課后作業(yè)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教育平臺布置閱讀任務和聽力任務,在平臺上布置就可以避免學生抄襲或者不按時完成。這個單元的重點單詞有:blog(博客)、microblog (微博)、microwave(微波)、microsoft(微軟)、electronic(電子)等,平臺的閱讀系統(tǒng)會針對學生的發(fā)音問題進行指導,從而保障閱讀的正確性。聽力練習時也能有完整的素材可以觀看,而且可以隨意調動進度條,學習內容更有針對性,從而幫助每名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聽力能力,打好英語基礎,面對考試時才會充滿信心。
2.改善課外學習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影響著教學質量,學生和教師的感情越好,學生自然在課堂上更愿意配合教師授課,教學進程得到良好推進。而以往的課堂,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渠道受到局限,只有在課堂且學生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有交流的空間,導致教師和學生基本上相互不了解。而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后可以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課后學生有什么問題也能第一時間通知教師,通過頻繁的互動來增進雙方的了解,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在交流中如果能多使用英語,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聽力能力,提高教學的覆蓋性。
例如,在教學“It's being a long day”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布置課后寫作活動,讓學生以“the greatest day”為主題進行寫作。許多學生沒有良好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思路,就可以在線上和教師友好地溝通,教師給予引導。如果有充足的時間,教師和學生還能一起舉辦一次野營作業(yè) 作為寫作素材,通過真實的體驗以及教師的引導,使作文內容更有真情實感,使學生提高寫作實力、豐富寫作素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也能進行互相了解。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后,學生有不會的問題會主動向教師請教,教師也能清楚了解學生情況,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3.拓展課外學習資源。信息技術除了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在拓展學生課外學習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拓展課后學習資源能給予學生學習方向,學生可以觀看微課來學習知識內容,短視頻不僅不會耗費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能豐富學習內容,而且觀看方便,能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學生學習英語的途徑變得更多,可以通過玩一些游戲或者看英語電影,來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因此,信息技術給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轉變。
例如,在期末考試時,學生就可以通過觀看微課來進行復習,微課會將不同單元的知識內容專門做一個專欄,微課先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單詞和詞組,然后由教師專門講解考試的重點,從而一目了然,同時還會基于教材創(chuàng)新練習題目,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學生經常長時間的復習會感到勞累,信息系統(tǒng)會推送與教材內容相關的電影,并且對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性格思想都會帶來良好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幫助學生考取理想的成績。
三、結語
教師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將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有機整合進行教學,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利用中職英語轉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有主動思考的權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轉變教學方法,有效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調動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轉變課堂內容形式,使知識更容易保存和記憶,避免學生混淆理解英語知識。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融入能有效提升中職英語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各項英語能力,使學生取得更好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汪洋.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例運用——以“Unit 8 We'd like to check in”為例[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6):58-61.
[2]莊楷玲,林超.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應用研究——基于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的公共英語課程教學[J].校園英語,2020 (35):109-110.
[3]劉麗.論科技創(chuàng)新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以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為例[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2020 (5):190-191.
[4]彭丹.“變”則“通”,“通”則有效——中職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實踐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5):110-111.
[5]張桂英.“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作家天地,2020(2):62-63.
[6]孔琳琳.芻議中專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131.
[7]林秋雪.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在中職中專英語教改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