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莉?董婭麗
【摘要】在世界一體化格局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變得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輔助手段,極大優(yōu)化英語授課模式,豐富英語教學課堂內容,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內涵,進而逐漸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诖?,本文將針對跨文化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相關對策進行分析,以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優(yōu)化對策
【作者簡介】馮曉莉,董婭麗,甘肅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高等院校外語教師發(fā)展研究項目一般項目13號“跨文化視角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究”的研究成果。
作為一門語言,英語科目考察的不僅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對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若想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需從文化層面入手,以知識教學為輔,全方位、多角度優(yōu)化教學流程。跨文化交際的本質在于異種文化下的人際交流,其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和持續(xù)性,需要教師長期堅持。事實上,語言并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脫離文化背景的英語教學如無本之木,難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英語內涵,進而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一、跨文化的內涵
跨文化教育是在全球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出現(xiàn)的,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后半葉提出的。大學生的跨文化教育是指大學生在日常校園學習和生活實踐的基礎上,隨著個人在受教育過程中所見識和思考的內容越來越多,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發(fā)展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精神層面內化的、對他們未來的長遠發(fā)展會發(fā)揮正向促進作用的品格和特性。跨文化教育通過互相進步、互相溝通以及互相理解,讓學生在自我發(fā)展、自我認知的過程中形成開拓進取的精神。相比于多元文化教育中被動性和消極性共存的特性,跨文化教育是一種互動性和主動性更強的教育。
學生的英語跨文化教育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學生在英語視野下跨文化教育中所培養(yǎng)的開放性意識,又包括學生在實踐中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流時形成的團隊合作意識,并且跨文化教育還讓不同英語教育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互利共享,接受過系統(tǒng)性跨文化教育學生的責任意識都比較強,這對他們未來的整體發(fā)展會提供許多幫助。
二、跨文化背景下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意義
對于高職生來講,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就是幫助其正確看待英語語言的差異性,從而達到客觀看待語言文化之間的不同。利用英語閱讀教學的契機,教師可以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深入了解英語語言,以達到學生英語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實現(xiàn)正常的交流與溝通是英語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舉措。
1.跨文化意識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層次了解文章的內涵。英語學科涉及的知識內容十分廣泛,學生僅僅學習英語基礎知識是無法滿足英語學習需要的。從閱讀層面來講,學生只能夠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針對閱讀文章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尚且不能夠有效地解決。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認知的缺失,甚至很多學生對于英語文章一無所知,這樣學生自然而然無法深入了解文章。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上升到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高度,將閱讀文章與其所處的背景狀態(tài)進行結合,讓學生對文章的內涵有深層次了解。
2.跨文化意識有助于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利用英語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可以提升學生的與人交往能力。東西方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長期沉浸在東方文化之中,對于西方文化的認知有限,難免會陷入文化交流的誤區(qū)之中。為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運用跨文化交流的意識來認識到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進而利用英語閱讀來拓展知識面。因為傳統(tǒng)英語課程教學理念的束縛,教師關注的內容只是單詞、語法和解題技巧,對于語言文化內容涉及比較少,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比較薄弱。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實現(xiàn)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限制英語跨文化教育的因素分析
1.中西方文化背景之間的差異。因為生活環(huán)境以及地理文化背景不同,漢語與英語在表達方式、表達內容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就漢語的發(fā)展過程來看,中國數(shù)千年積淀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包含在漢語中,形成了極具民族色彩以及文化底蘊的成語、歇后語語、俗語。英語在讀音、主謂賓的順序等多個方面與漢語的表達形式存在差距,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英語表達內容在不同國家有所不同,如美國的英語表達與英國的英語表達在讀音、表意上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生活背景的不同加之理解能力有限,導致出現(xiàn)教學失誤的現(xiàn)象。
2.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思想認知不同。東方與西方的語言、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生活群體之間的溝通受到阻礙,如很多中國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因沒有結合當?shù)厝说乃枷胝J知而出現(xiàn)教學失誤、語言障礙的現(xiàn)象。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存在一定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商務英語在教學時有明確的目的,且部分詞匯被賦予新的內涵。為了避免出現(xiàn)教學過程中的失誤,相關人員需要將這些內容置于正確的語境中進行理解。
3.思維模式存在一定差異。在語言形成的過程中,思維模式對語言的表達形式具有較大影響,最為突出的是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導致其語言表達各方面都存在差異。東西方人思維方式存在的差異對英語教學造成一定阻礙,這些差異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不同語言的用語習慣來進行調整、組合,進而表達出句子的原有含義。
四、跨文化背景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對策
1.轉變教學思維,在教學目標中融入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內容。思維決定行動,高職英語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思維,認識到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才能夠付諸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將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工作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學目標是各項教學活動的導向?,F(xiàn)階段,教學目標往往是三維,即知識、能力和情感。為了讓英語教師有針對性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應該將跨文化意識融入英語閱讀教學目標之中。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深入挖掘英語文化,豐富英語語言文化的內涵,進而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思維和英語素養(yǎng)。學生在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會逐漸養(yǎng)成從跨文化的角度看待英語語言文化的習慣,實現(xiàn)英語教學質量的升華。
2.強化跨文化意識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新時代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應將提升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作為教學的關鍵點,在文本和情境教學中滲透跨文化意識,讓學生們自覺地發(fā)現(xiàn)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并嘗試了解具體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化背景,為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礎。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個體在教育背景、成長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同學生對跨文化理念的認知和理解也有所區(qū)別。一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消極的學習心理,對英語教學缺乏重視。也有部分學生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較強,容易忽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也就不能積極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和發(fā)展背景。因此,教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辯證、平等地看待不同地域的文化差異,使其樹立正確的文化意識,并引導其了解和探索西方文化,促使其認可多元文化的價值,激發(fā)其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拓寬對英語文化的認識。
3.借助跨文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學生通過發(fā)展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能更好地將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從而逐漸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這對學生愛國精神、民族自豪感等素養(yǎng)的形成有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可在英語課堂中結合部分英語單詞的延伸含義展開分析,進而幫助學生更具體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紅色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表示血腥、暴力,而在中國文化中,紅色通常代表喜樂、安康。藍色在西方文化中常與憂郁相關聯(lián),但在中國文化中藍色則代表深沉、高貴。通過此類對比,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還能逐漸提升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心,這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有很大促進作用。
4.通過跨文化教育,抵制錯誤文化傳播。國際視野下的跨文化教育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新要求。隨著跨文化教育的不斷深入,一些不良思潮涌入我國,面對復雜而多元化的新思潮的沖擊時經(jīng)常無法辨出信息的良莠。這時候他們急需正確的價值觀為導向,從而避免因為不良思潮的引導而做出錯誤的行為?;诖?,高校在進行跨文化教育的時可以選擇一位思想正、能力強、業(yè)務精、受學生歡迎、影響力較大的老師引導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接受跨文化教育的時候能夠站穩(wěn)立場,勇敢而又堅定地對不良誘惑說“不”。
五、結語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fā)展趨勢,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具備跨文化意識,以國際化視野和要求切實加強高校學生跨文化教育,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綜合素養(yǎng)過硬、具備國際化視野的優(yōu)秀人才,為我國的高質量發(fā)展獻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春霞.從跨文化視角探索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4):179-180.
[2]韓玲.文化自信視閾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四維路徑[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0(35):65-69.
[3]馬鼎.大思政格局視野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路徑[J].智庫時代,2019(4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