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天 孫先洪
【摘要】近些年來,一些地方相繼開始對中考英語進行改革,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來考查學生口語能力素養(yǎng)。但目前來看,語音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尚未獲得足夠的重視。本文以提高學生的語音能力為切入點,以案例闡明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語音教學;案例
【作者簡介】李澤天(1998.3-),女,漢族,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孫先洪(1977.12-),男,漢族,山東泰安人,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外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
一、 引言
英語課程標準是從事教育職業(yè)者首要研究的根本遵循?!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對語音教學提出了二級及五級的要求。它不僅指出要保證學生做到語音的正確性,還要求學生熟知Prosodic Features 的規(guī)律,達到能根據(jù)不同Prosodic Features的變化形成的不同語調,判斷及傳遞出想要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及觀點的目的。近些年,一些地方相繼開始對中考英語進行改革,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口語考試儼然成為中考英語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無論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還是從具有選拔功能的考試的角度而言,初中英語語音教學更值得被重視。本文從提高學生的語音能力水平出發(fā),試談在初中英語語音課堂上有關音準、語調方面的教學設計與實施。
二、 初中階段語音教學的重要性
英國著名語音學家Gimson認為,“學會說任何一種語言,一個人僅需要語法的50%至90%和其詞匯量的1%,但是必須掌握100%的語音知識”。只有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我們才能理解他人的言語,使他人理解我們的意圖,才能實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梁金梅和王謀清認為,為了更好地做好學生進入高年級后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學習鋪墊,語音教學最好始于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流。羅立勝和張萊湘提出,在開始階段,學生能否奠定良好的發(fā)音和語調基礎對他們的繼續(xù)學習有重要影響。因此,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語音是一項重要的加分項。
三、 初中英語語音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大量地觀察初中英語語音課堂,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語音教學實踐中存在以下問題:
1. 教學觀念不足或尚未轉變。不少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堂時并不會把語音教學作為課堂內容,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語音的講授。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把音段音位作為語音教學的內容。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只是教授元音與輔音,對Prosodic features卻很少提及。
2. 教學方法有待更新。教師不論是在教單詞的拼讀還是在解讀音標時,大多采取老師讀一遍,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聽到的來進行跟讀模仿。但是,這種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師的語音素養(yǎng)較高,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模仿提供盡可能完美的示范音;二是要求學生的耳朵要靈敏,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聽力來辨音。事實上,受到語言環(huán)境的限制,初中生的耳朵并沒有受過正統(tǒng)的訓練,很難根據(jù)自己的聽力來獲取正確的讀音;再者,大部分老師沒有達到幾近完美的發(fā)音水平。所以,實際教學并沒有取得十分樂觀的成果。
3.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學習語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這與老師的授課過程有著很大的關系。反復重復的機械操練,學生的興趣會陡然下滑,激情也沒有剛開始時那般高漲。
4.語音作業(yè)評價不足?,F(xiàn)在智慧課堂活躍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語音作業(yè)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學生和家長的視線中。但是,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對這項作業(yè)存在一定的應付心理。學生在錄音的過程中,并沒有認真地將每一個音都發(fā)到位,“一遍過”的現(xiàn)象很普遍。筆者認為,教師不重視這項作業(yè)的點評是引起這個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
四、 初中英語語音教學設計原則及案例分析
1.漸進性原則。每種學科都有其內在的邏輯結構,按照學科的順序來進行學習,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把握新的內容。英語語音是一門內容豐富、體系復雜靈活的學科。因此,在授課時,可以按照音標→單詞重音→語句重音→音變現(xiàn)象→語調的順序來進行講解。
[案例1]在進行音標的講解時,可以按照發(fā)音部位、發(fā)音器官的特點來進行有規(guī)律的講解。例如,后元音/ɑ:/、/u:/、/?: /可以為一組進行對比講解。這三組音的相同點即舌頭根部都是高度拱起,發(fā)音肌肉集中在舌根;在嘴巴形狀上都類似為聚攏的圓形,但是/ɑ:/的圓形更大,嘴唇更為放松;其次是/?: /、/u:/;在下巴的開合程度上,依次是/ɑ:/、/?: /、/u:/。教師在講解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一個小鏡子,對著鏡子來糾正自己發(fā)音器官的位置,體會舌頭肌肉的力量變化。在學生做到單獨的音發(fā)準之后,下面就可以跟進單詞、句子以及tongue twister的訓練,以形成肌肉記憶。
接下來可以讓學生練習以下語音材料(以元音/?: /為例):
單詞:storm、door、horse、 corpulent 、sordid、 organic、 awe 、law、 dawn lawn、 sprawl、 caustic、daughter、 almost、ball、walk、talk、wall
句子:George was falling asleep awkwardly in a sprawl.
Four hundred and forty-four storks flying home in the storm.
Verses:: As I was going by Mr king's yard;
I saw a man sawing;
And of all the sawyers I ever saw;
I never saw a saw saw like that saw sawed.
這種集中的訓練促使學生肌肉記憶的形成,能夠更快地掌握每種音素的發(fā)音要素。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正音訓練之后,教師此時可以跟進下一階段的任務。
2.互動性原則。秉承互動性原則,要做到互動的有效性。這既包括師生之間的提問互動,也包括同學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實現(xiàn)互利共贏。
[案例2]在對學生講解了英語語音的降調和升調概念之后,給學生一組對話進行操練,教師可以實時進行語調的指點。練習材料如下:
A: He / llo.
B: Is that James /Smith's house?
A: ?/ Yes.
B: Could I speak to/ Mrs Smith, please?
A: I'm afraid she's not / here.
B: Has she been gone / long?
A: ?/ Oh,∣ for about an / hour.
B: Could I leave a / message?
A: Of / course.
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提高他們學習語音的熱情,也體現(xiàn)了將課堂的主體歸還給學生,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有所體現(xiàn)。
3.交叉性原則。學科整合的概念在近兩年成為專家學者的熱議話題。學科間的互動性不應該被忽視。英語作為一種語調語言,具有鮮明的音樂性特點。教師不妨在教學過程中,將音樂的節(jié)奏、節(jié)拍、音調等概念引用過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音、Fall、Rise、Fall-Rise等。
[案例3]以讓學生感知重音節(jié)的概念為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可以這樣來設計:
(1)◎to ◎a ◎the ◎some ◎
◎are ◎were ◎was ◎have ◎
◎that ◎shall ◎and ◎would ◎
“◎”代表重音節(jié),要求學生第一遍正常來讀;在第二遍,加入節(jié)拍和手部的動作,要求學生有節(jié)奏地拍一下手,然后弱讀出后面的單詞(假設學生已經(jīng)熟知了弱讀的概念,并在意識上已經(jīng)有了提升,讓學生知道to的弱讀為/t?/,a的弱讀為/?/,以此類推)。在學生領會單詞重音形成節(jié)奏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以下進階操練:
A pig a dog a cat a duck
I think he wants to go there too
The snow is falling thick and fast
A pig and a dog and a cat and a duck
We ought to be grateful we haven't to pay
He tied up the parcel and took it away
A pig and then a dog and then a cat and then a duck
I shouldn't be surprised if they forgot
I think it was an excellent affair
以上運用了音樂上的一些概念,打破了學科的界限,實現(xiàn)了學科之間的互通。此外,將手的動作也加入語音教學中,也打破了學習語音只憑借一張嘴的傳統(tǒng)觀念。
4.趣味性原則。趣味性應當貫徹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在這里,筆者想重點探討英語語音作業(yè)的趣味性設計。
[案例4]
(1)挑選一條合適的英語視頻給學生觀看,時長控制在一分鐘左右;
(2)教師篩選出視頻中的陌生單詞并進行解讀;
(3)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配音模仿,完成作品(軟件可以采用英語趣配音);
(4)教師在次日隨機抽選學生的配音作品,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在展示完成后,可以讓學生們進行點評。
例如,在英語趣配音中,可以選擇一條難度水平適中的視頻內容,此處選擇標題為“法國人竟然喜歡吃蛙腿”的視頻作為示范。首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將grill、colonize、be done with、gross作為難點單詞進行講解;其次,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作品。需要補充的是,這條視頻偏向幽默風趣,教師可以留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fā)揮空間,可以適當?shù)販p少對音準的要求。當然,教學是靈活的,根據(jù)不同的配音材料,教師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最后是翌日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欣賞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的評價反饋,既能活躍課堂氛圍,也能融洽師生與生生之間的關系。
筆者認為,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作業(yè)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學生完成作品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此外,在展示學生配音作品的過程中,一些幽默搞笑的片段也會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增強了語音學習的趣味性。
五、結語
語音學是一個非常龐大且復雜的系統(tǒng),由于能力和篇幅有限,筆者在本文沒有對每個發(fā)音規(guī)則進行闡述。例如,在語調方面,筆者將語調的降、升調的選擇直接標明,以一種幾乎現(xiàn)成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但是,對于為什么此處用降調,為什么又用升調的原因并沒有詳細地解釋。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講解過程中,必須擁有較為完備的語音知識,能夠讓學生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語言的可理解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Gimson A 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3rd ed[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0.
[3]梁金梅,王謀清.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0(34):144-145.
[4]羅立勝,張萊湘.英語語音教學的回顧及對目前英語語音教學的幾點建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21-23.